两个小娘子低声说笑间,冰沙芋圆牛乳上来。¢6¨1!看`书?网· .更?新,最^全/
精致的瓷碗里,雪白牛乳里有各色芋圆,多块芋头,又点缀红豆,清爽中夹杂着丝丝甜意扑面而来。
魏熹儿舀一勺红豆沙冰,入口清凉甜爽的红豆味,眼睛瞬间亮起来。又吃了个粉嫩芋圆,入口爽滑,似乎还有淡淡的桃子味。碗里的芋圆吃了个遍,红色的樱桃味,黄色的枇杷味,紫色的葡萄味,绿色的青团味。配上牛乳奶香,丝丝凉凉的,好吃又凉爽。
不禁边吃边感叹,怪不得堂哥和祖母都喜欢吃沈记的东西,心思巧妙上,就赢了许多食肆酒楼。
“另一家沈记也有这个冰沙牛乳吗?”
若是有,她想给祖母也带回去一份。
沈听禾听到,笑着回道:“两边食肆都是一样的,都有的。”
陆锦蓉想,也要给姨母带一份回去,虽然她嘴上不说,但有两次都和林伯偷偷打探表哥又在沈记吃了些什么。
魏熹儿二人吃完付钱,与沈听禾道别,上了街边等候的马车。
正是饭口的时候,食肆里进来个的穿着白布罩衫,带着青花布手巾的小厮,怀里抱着小白瓷罐,进来卖辣菜。
食肆里六七张桌子己经坐了人,小厮挨着桌的推销,有食客要品尝,他就给夹上一些。?·白§d马d_#书u&院}\ ?ˉ?更¢;新#`{最-¨快1t
最后有两桌都买了一小碟,收五文钱一碟。
小厮一张喜庆脸,十六七的样子,又朝着沈听禾笑:“掌柜娘子要些辣菜吗,我家是东边张家腌菜铺,东西好吃不贵。”
沈听禾见他罐子干净,里面飘出腌咸菜的味道,伸头看了眼,里头是芥菜片头切片,和白萝卜细丝一起腌制的,有淡淡的发酵之后的味道,还有酱油糖味。
小厮又道:“还有芥菜和姜的辣菜,若是贵店要,我这就回去取一些来。”
沈听禾笑道:“小哥不必麻烦了,就先尝尝你瓷罐子里这个,好吃的话,我再打发人去铺子里买。”
小厮笑着应下,放下罐子后给沈听禾夹了巴掌大的瓷碗上尖儿一碗,收了二十文钱。
沈听禾见他会做生意,笑着送他出门。
其实观色香味,就知道这家的辣菜错不了,配面吃正好。
明日鱼鲊就己经腌制了半个月,把汁水做成鱼露,再做之前做过的蒜蓉辣酱,就可以推出梅州腌面了。
梅州腌面在客家是和及第汤一起吃更加美味。`兰*兰\文?学· _更/新-最/全·
眼看八月科考,如今己经有学子陆续进城,正是喝三及第汤的好时候。
晌午用餐高峰过去之后,沈听禾和大家简单吃过饭,回到后院,发现小八趴在棚子里兴致不高。
问才知道,原来是认识了新的小美,但不到十日,又分手了。
“我哪里不好?还是对我的喜欢太浮于表面了?”
沈听禾笑得无奈,“不准你这么说自己的内在,你可是一头有着有趣灵魂的驴。”
小八感动地泪眼汪汪,还得是它家小娘子,人美心善,且不论这话里有几分真。
沈听禾拍拍它脑袋站起来,“走吧,街上逛逛去。”
马杭街似乎不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刮风下雨,都是人头攒动。驴拉车的,马拉车,坐马车的,坐轿子的,井然有序的朝着两个方向涌动前进。
沈听禾带着小八上街,是想在街上找家品质高一些的豆腐坊。
之前每日都去的那个豆腐坊家的小娘子成婚了,成婚后搬出了汴京,去了外县,她的父母也跟着一起去了。
那么好吃的豆腐没了,她只能另寻一家。
街上看了几家流动小车上叫卖的,都不符合预期。还是个热心的大娘,给沈听禾指了个巷子,说巷尾一家姓刘的,他家卖豆腐好吃。
沈听禾和小八沿着青石子巷子,路过
到了巷尾,一户人家大门敞开,小院数十丈见方,打扫的干净,各种生活用具,包括做豆腐的用具都一览无余。
一头驴正在拉磨磨豆子,边上一个妇人在往里添水,带着沫子的浆水从磨沿流入桶里。
一个三西岁大的孩童拿着棍子在地上刨坑,挖了一会儿喊‘娘,娘,蚂蚁逃走了——’
沈听禾往院子里走,回头见小八双眼发首,盯着人家院子里的驴看。
见异思迁的驴。
“娘子,可还有豆腐卖?”
磨浆的刘氏见
有客人,赶紧停下,双手在腰间围裙上擦了把,道:“今日的卖没了,小娘子若是要,我明早给你留一些。”
妇人不到三十,模样温婉柔和,说话的感觉叫人如沐春风。
沈听禾回道:“那就多谢刘娘子了,不过我要得多,需要一板,可以吗?”
刘氏见是大生意,道,“当然可以,小娘子给的地址,做好了之后给您送上门去。”
两人就这么敲定,沈听禾又问:“娘子怎么这个时候磨豆?”
刘氏回道:“这几日天儿好,再做些豆腐晾晒,卖豆干。”
沈听禾一问,知道刘娘子这里还卖各种口味的豆腐干,很迎合百姓们的不同需求。
她便也要了些原味的豆腐干,让明日一起送去。
离开的时候,沈听禾有点不忍心打扰小八。
刘娘子家的驴在拉磨,它就跟着人家一圈圈的转,哦啊,哦啊的,不是心声她也不知道小八在跟人家驴唠啥。
不过看情形,是没怎么搭理它。
刘氏看到后惊奇,忍不住莞尔一笑,“小娘子这驴子好看,养得毛色溜光水滑,定是舍不得用来拉磨的。”
小八登时不敢跟着转了,回头眨巴驴眼看沈听禾。
沈听禾笑道,“是啊,平日也就拉拉菜,不过看它好像对拉磨也很感兴趣,倒是让我想买个石磨回去,让它试试了。”
小八吓坏了,心里咆哮:
“小娘子你也不会点豆腐啊!不要为了省那两个钱为难自己了。”
沈听禾忍着笑,和刘氏告辞,不用她叫,小八麻溜跟上,也不围着人家驴转了。
回去的路上,还是不放心问了好几遍,不会真要拉磨吧。
沈听禾怎么舍得呢,语言相通,小八在她这就不仅仅只是一头驴了。
翌日一早,刘十郎把一板豆腐送到了沈记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