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三七呀! 作品

第189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89)

随着兴顺帝的话语落下,清凉殿内,群臣三呼万岁,无人敢在这个时候对这位君王有任何的质疑。*9-5+x\i\a`o,s-h-u\o·.¢c-o\m~

正如兴顺帝想的那样,如今他的声望和君威己经达到鼎盛,粮食增产,天花杜绝,都是前无古人的千秋帝王功业。

正好此事儿一出,他因太孙染天花案的雷霆手段,更加名正言顺,打杀几个功勋,粉碎一场阴谋,流放一批文臣武将,和牛痘法比起来,都算不得什么!

林晃起身时候看着退下去的一行人,想着他的独子林海口中夸赞过的一群人竟然是这帮老幼妇孺的模样,想着自己书桌上那封书信,轻微了摇了摇,她们勇气可嘉的底气都来自那位老夫人吧!

柳成正同样看着自己子女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最后被骄傲取代,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柳家百年诗书世家,只怕又多一个青史留名的姑娘了!

贾敏退出清凉殿的时候,重重呼出一口气,所有的一切,都如母亲推测的那般实现了。

来之前母亲还一边给她梳头一边笑意盈盈的分析,“若是陛下心潮澎湃,也许都不用你们几个的赏赐来换。”

她当时觉得不可能,可听见这位陛下颁布的一系列旨意后,才明白母亲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小¤÷说a_~C$)m¢=_s?¨ ?&更?1新

这种“求知明理、习技济民”的事情,帝王怎可让旁人担了名头?

贾敏几个不在乎是谁起头,她只知道她们几个商议的事情成功了,出宫的马车上,一群人又哭又笑,好生快活。

特别是小小的贾瑚,小脸得意洋洋,祖母常说:

“无人扶你青云志,那是他们没本事,不像祖母我,光靠一张嘴,就让你父亲和伯父们个个忙得像陀螺,成日见我还乐呵呵!”

等到贾敏他们几个前脚回到荣国公府,后脚圣旨赏赐都来了,一路敲锣打鼓,排场十足。

圣旨宣罢,谢恩送走了宫里人,一家子看着满屋子的赏赐喜不自禁。

张氏牵着贾瑚的手,就让他给曲乔和贾敏叩头,“快,谢谢你祖母和姑姑!”

贾瑚也听话,跪下就磕头,嘴里一会儿说祖母英明,一会儿又说姑姑厉害,逗得满屋子的哈哈大笑。

尤其是两个姨娘,她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能得如此殊荣,陛下的夸奖的就是闺女最好的嫁妆,何况还有千金赏赐庄子田地和各种绫罗珠宝。e`z!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曲乔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两个少女,“娴姐儿婉姐儿的这些赏赐,由你们自己保管!”

两个姑娘还好,大大方方的谢了曲乔,旁边两个姨娘却立马激动得红了眼眶: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曲乔示意他们坐下,“婉姐儿和娴姐儿都是好孩子,有了陛下的金口玉言,加上这些赏赐,往后给她们的婚事儿更加便利了。”

曲乔话落,坐在旁边的宜姐儿的姨娘手中帕子紧了紧。

“咱们家的孩子都是好样儿的,往后咱们家的女儿嫁人,嫁妆都加三成!我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宜姐儿配合你大嫂管理后院井井有条,也立了大功,到时候母亲单独给你多添一份妆。”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宜姐儿姨娘连忙道谢,心中仅有的一丝不平迅速消散无踪。

“三位姨娘这次也极好,回头找了锦绣坊的人上门,咱们娘们儿几个,都做几身儿夏日穿的衣裳...”

听见衣裳首饰的事儿,没有女人能不喜欢的,就连宁氏眼中也露出笑意,侧身和王氏小声嘀咕今年夏天流行什么样式的衣裳。

看着大家其乐融融,曲乔悠然自得,扭头就看见自己闺女正转动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珠子盯着她瞧。

曲乔拍了拍贾敏的手,给她一个自己体会的眼神儿,新鲜出炉小郡主抿嘴自笑。

这患寡不患均的事儿,曲乔信手拈来,虽嫡庶有别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人就有私心,发现有苗头了就按下去,能省不少事儿。

“母亲,这样大喜的事情,就用几套衣裳打发我们?我不依!”王氏搂着一双儿女,看着贾瑚的赏赐,眼中虽有羡慕却没有了嫉妒。

经过此事儿,她和娘家彻底割裂,往日大哥灌输的种种,都被她抛之脑后,她甚至觉得自己这几年过得浑浑噩噩,仿佛被下了诅咒一般,竟把主意打到爵位上去,若不是母亲,她差点酿成大祸!

曲乔心中诧异严

肃刻板的人,竟然也能说这样的俏皮话儿,嗯,值得表扬。

“你们瞧瞧,不就是没给元春和珠儿好东西,她竟然这样编排我!”

众人哈哈大笑间,王氏憋红脸:“我眼馋母亲手上镯子许久了!”

她这般娇嗔的模样,少了沉沉暮气,多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鲜活,仔细一瞧,竟也是个姿容端丽美人儿。

曲乔就说嘛,明明贾珠和元春长得都好,母亲必不会差,往日总觉得王氏性情沉闷,气场阴郁,仿佛心中有千万事情压着,经历这一场,竟也露出了真性情。

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曲乔心情极好,她半点没有犹豫的把双手上的镯子褪去,递给贾敏:

“快,给你两个嫂子戴手上,省得说我老婆子心长歪了。”

贾敏笑嘻嘻的接过去,不由分说的给张氏和王氏带上后,又走到曲乔身边,笑得像个小狐狸:

“母亲,你头上这冷玉簪子和敬大嫂子极配!”

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不停,竟有几分家和万事兴的模样。

曲乔看着处变不惊的贾敏,心中欣赏,这个孩子当真是天地灵气汇聚出来的,读书识字快,人情世故强,定然会有大出息的。

“敬嫂子,珍哥儿这几日还是不肯去锦衣军述职?”贾敏将玉簪子轻柔的给宁氏戴好后,才开口问关于贾珍的事儿。

贾敏对母亲处理家事的手段很是佩服,这几年跟在身边耳濡目染,早就学会七八分。

一家子共患难,那就要分吃一碗饭,不管吃的多少,按着每个人的性格,顺手周全,家族才会兴旺!

——————————

今天突然看了一眼,书本分类被后台自动归为快穿了~~~~~

额~~~~

还好在过段时间改名儿,我取个慢穿的名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