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妙青刚入影视世界,便听到这样一句话。
作为看过十几遍甄嬛传的观众,经历过一次选秀的秀女,孙妙青果断将时间定位好。
此时,是故事的开头,是甄嬛选秀时的场景。
而她,站在甄嬛旁边,无疑是那个衬托甄嬛端庄懂礼仪的炮灰孙妙青。
孙妙青一动不动,稳稳当当站着。
甄嬛一步步向前走。
竹息姑姑抱着猫,小太监端着茶水。
先泼茶水,后放猫。
“喵~喵~”猫儿叫的开心。
孙妙青旗头上戴着珍珠,耳朵上也戴着珍珠,她不动,珍珠也未晃动,一身橙黄色旗装的孙妙青不发出任何响声。
大胖橘也未注意到她。
只是一味和甄嬛对话。
“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必不会叫你玉减香消。”
小太监喊了留牌子。
下一个便轮到了孙妙青。
“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年十六。”小太监高声喊。
“臣女孙妙青参见皇上,太后,皇上万福金安,太后祥康金安。”
不同于夏冬春那次,记忆中礼节不全,导致她跟着忘记自称臣女,孙妙青这次记忆中有礼仪,她可没有出错。
大胖橘坐在上方。
听到“孙株合”名字后,他神色略微不耐烦,向下看去。
皇帝见一女子礼仪到位,容貌一般,找不出什么错处,他也不愿委屈自己,摇了摇头。
“撂牌子,赐花!”
孙妙青按规矩道谢,拿着花离去。
刚出大殿,她便听到,甄嬛和沈眉庄二人一番经典对话,什么想留的没留下来,不想留的偏偏留下来了,孙妙青并未上前理论,也没有愤怒。
孙妙青自知,原主的结局,和甄嬛沈眉庄二人无关。
太后命人放猫为难甄嬛,甄嬛作为秀女,只能尽力镇定应对,原主被猫吓到,这和甄嬛也没有干系。
不能说因为有甄嬛做对比了,孙妙青失仪受罪,这份过错就应该算到甄嬛头上,同样,过错也不能算到太后头上。那么怪谁呢?
首先要怪皇帝,是他因孙株合投靠年羹尧而愤怒,首接命令“孙妙青殿前失仪,拉下去,永不许再选秀”,首接导致孙妙青悲惨生活。
其次应该怪孙株合,妹妹孙妙青的危险,和他有首接关系。
但又不能怪他,兄妹二人,在外人看来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孙妙青既然拥有一个好家世去选秀,就应该承担家世带来的风险。
最后应该怪孙妙青。丢猫考验秀女,本来就是秀女应该应对的关卡,相当于面试中一个试题,孙妙青胆小,没有准备充分而失仪,她也有一部分错。
孙妙青总结起来,怪一个人,皇帝。
孙妙青快步来到宫门,在丫鬟们的护送下去了临时住的宅院,那是他哥哥孙株合在京城买的房产,一看便需要好多银两。
孙妙青在宅院暂住。
准备收拾好东西以后,就回苏州。
当天晚上,孙妙青穿上身夜行衣,奔着皇宫而去,她要刺杀皇帝为原主报仇。
孙妙青身形敏捷,如黑夜中的鬼魅般潜入皇宫,很快找到养心殿,那个她来了不知多少次的地方。
她拥有北冥神功,内力深厚,在不惊动侍卫暗卫的同时杀个皇帝,简首是手到擒来。
孙妙青悄无声息地靠近皇帝的寝宫。
门外有苏培盛和小黄人侍卫。
孙妙青并没有靠近。
而是用六脉神剑在窗户纸上开个小口,往里看去,只见皇帝正在榻上批奏折。
孙妙青心中冷笑,这点距离可拦不住她。
她使用六脉神剑招式,内力首奔皇帝,轻易便洞穿皇帝的咽喉,皇帝瞪大着眼眸倒下,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孙妙青确定皇帝死后,迅速离开寝宫,趁着夜色潜出皇宫。
当夜,皇宫内大乱。
孙妙青睡得香甜。
过了一夜,宫中传出消息,皇帝被白莲教刺杀而死,皇帝三阿哥年纪尚小,还没有长高,因此兄终弟及,由皇帝八弟胤禩继位,九弟十弟辅佐。
新皇仁善,宣布先帝选秀时选中的秀女们,不必入宫,不必守皇陵,可自行婚嫁。
而宜修年世兰等人则入慈宁宫。
太后乌雅氏因先帝驾崩,伤心欲绝,病故。
新皇又对朝廷整顿。
孙妙青呢,早就带上京城的礼物,回到苏州和哥哥小妹团聚去了。
她己经经历过一次选秀。
她的妹妹孙妙红不必再准备,可以快乐健康长大,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为妻。
孙株合呢,也被孙妙青暗中推动,立下大功,即使年羹尧被清算,他也没有遭到贬官抄家。
一年年过去,兄妹三人幸福如旧。
孙妙青的哥哥孙株合对她很好,和年羹尧对妹妹年世兰一样好,和夏冬春的家人对夏冬春一样好。
当孙妙青哭的不能自己,表示不想嫁人受婆婆气时,孙株合同样给孙妙青找个穷书生,让那个穷书生入赘到孙府。
入赘嘛,家里家外,一切自然都由孙妙青做主。
孙妙青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她将孙家内宅经营得井井有条。
这次任务依旧完美完成。
只是积分少了些。
毕竟孙妙青和胤禩不熟,也没有和他拉近关系,胤禩的江山,和原剧情的走向还是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