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经你这么一说,倒是有些道理,看来不管是试探还是真的出手,洛州都是最好的选择了,既然如此,那就立刻回复荀攸他们,出兵洛州!”
郭嘉下了决心。
“奉孝,如今我们长弓商会前往西域也走了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情况如何?另外这萧瑀父子也暗中返回了大唐,更是不知道他们联络世家的情况!”
田丰有些担忧的说道。
郭嘉点了点头,的确是没有消息传来。
“如今我们只能等着消息了,想必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前去西域的商会有百余人的护卫,而且还是精挑细选经历了的几次大战的将士,至于萧瑀和萧锐父子,应该也问题不大,萧瑀老大人可是一个老狐狸,另外他们与各大世家之间关系还算是不错,就算是谈不拢,也不会反目成仇,另外一路上影杀卫追随左右,若是出事,定然是会向襄州求救的!”
郭嘉缓缓的说道。
田丰听了后,心里总算是也放心了一些。
就在此刻,王越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奉孝,元皓,正好你们二人都在,老夫要出去一趟!”
王越脸色凝重的说道。
“可是出事了?”
郭嘉有些疑惑的问道。
“刚刚接到密报,萧瑀父子二人行踪可能暴露了,大唐不良人仿佛盯上了他们,而我们影杀卫一直在监视着,可是人手不足,再加上他们没有把握将不良人诛杀,特意前来求援!”
王越说道。
郭嘉脸色一变,这件事的确是很急切,不良人得知了消息就意味着长安的李世民也一定会清楚。
他对于萧瑀父子恨之入骨,如今得到了消息岂能让他们逃脱呢。
“好,你小心一些,多带一些人手!”
郭嘉嘱咐了一声后,王越微微颔首便是离开了。
“看来这萧瑀他们的确是危险了。希望王越能够解决了他们的麻烦!”
郭嘉低声的呢喃一句。
……
大唐河北道。
清河县。
萧瑀和萧锐二人在一座古朴的院落门外等着。
这院落并没有富丽堂皇,反而平淡无奇,不过到了门前便是能够感受到了这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
“父亲,我们这次前来崔家拜访是否有些唐突了!”
萧锐有些担心的问道。
“唐突与否,倒是无所谓了,关键是人家不一定会见我们。”
萧瑀苦笑一声。
他现在所在的地方乃是清河崔氏的府邸。
清河崔氏分支很多,各房各支皆出自面前这崔家祖宅。
萧锐刚刚说的唐突也不无道理,尽管萧瑀之前乃是大唐的左相,也是萧家的家主。
萧家更是有南梁皇家血脉,历经三朝!
可是在这崔家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大唐五宗七望,乃是真正的世家!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这五姓七家才是真正属于流传几百年甚至更久的大家族。
就是李唐虽然出自陇西李氏,也不被其他几家所另眼相待。
因为他们每家每户培养的文武重臣已经数不尽数了,甚至皇帝也不是没有过。
李世民登基以来,感觉世家对于皇权牵制很大,他一直在削弱世家的影响力和实力。
可是最终也是只能拿一些小世家来开刀,涉及到五宗七望的事情,他只能点到为止。
他不敢也不能过分逼迫!
如今萧瑀想要拜见的正是清河崔氏的族长。
相比于人家这种大家族,他萧家流传不过百年,自然是比不上的。
其实大家族中弟子在朝为官,为将,亦或是文人雅士之流在如今大唐中并不算是显赫。
大唐此刻的重臣中除了李世民的陇西李家,并没有真正的五宗七望弟子。
相比于家族的钱财,影响力来说,真正让人们对这几家畏惧的乃是他们家族的底蕴和人脉。
流传几百年之久,他们所拥有的见识,学识,能力远不是常人能够理解和比拟的,最可怕的还是他们的人脉。
谁都不知道他们拥有多少弟子,门徒,更不清楚他们有多少盟友和助力。
另外几大家族之间联姻几百年,互相之间亲戚套亲戚,已经完全可以算做一家了。
他们之间攻守同盟,互为借力!
就是面对皇权他们也是风轻云淡,因为皇权在他们看来也是一时的,更可怕的在于有些皇帝他们扶持的。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岂会害怕什么皇帝威势。
而他们对于血脉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就是李世民也是苦恼几大家族居然不愿意娶他的公主。
其他人哪怕是重臣,宰相之流想要联姻五宗七望也是机会很小。
历史上李治即位后,为了分化几大家族,直接下令不许他们之间联姻,想要用这种办法来改变几大家族之间的联系,可是最终迫于压力无奈只能作罢,由此可见,皇帝在大家族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这也是李家本来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还算是情况不太艰难,若是换做他们扶持的人成了皇帝,怕是最终只能沦为几大家族的掌上摆布之物。
嘎吱!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门开了。
出来一个青衫老者。
萧瑀不敢怠慢,虽然这老者可能就是下人,管家之流,可是也不能有所轻视。
“老兄!如何?”
萧瑀行礼问道。
“萧相爷,万万不敢如此,老夫只是崔家一老朽,如何敢与相爷称兄道弟,说来也是不巧,我家老爷近日身体不适,这不才好转一些休息了,不敢打扰,还望相爷海涵。”
这青衫老者说完后,萧瑀点了点头。
看来相见崔家家主不容易。
自己这身份,在大唐已经算是顶尖了,可是面对崔家这等庞然大物,依旧是不够看,这不一个下人便是打发了自己。
“原来如此,倒是老夫唐突打扰了,既然如此,老夫也不敢惊扰家主了,就此告辞,请老兄代老夫向家主请安!”
萧瑀行礼后,这老者也还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