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414章 善后事宜

在众人的注视中,桓冲如大家期待般的站了出来。

“会稽是琅琊王封国,东阳、临海二郡归扬州管辖,叔平你有何权力分配这三处的土地?”

王凝之再次转向他,“就凭你们搞出的烂摊子,是我率军收拾的,这还不够吗?”

桓冲提高音量说道:“朝廷可不曾下旨让你前来,就算没有你,朝廷一样可以平叛。”

“自己捅出的篓子自己解决,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吗?”王凝之冷笑道:“叛军的残部眼下仍在南逃,怎么不见你率军去追击?”

桓冲气道:“若不是你抢占了三郡,我早就将叛军平定了,怎么会发生南逃的事!”

王凝之哦了一声,“你是不是还想说我养寇自重,居心叵测?”

“我可没这么说,”桓冲回敬道:“但事实如何,大家心中自有分晓。”

王凝之不屑道:“事实就是你身为扬州刺史,治下出现叛乱之事,不想着解决问题,只知一味地招抚纵容,上对不起陛下的重托,下对不起百姓的期待,有何颜面在这里和我说那些空言?”

说到这,王凝之不再和他争辩,转头向司马曜行礼道:“扬州此次动乱,桓幼子难辞其咎,陛下当免除他的刺史之职,另选贤能。”

他话说到这份上,桓冲本不是恋栈权位之人,立马道:“我可以让出扬州刺史之职,但那也轮不到你王叔平,而且三郡之地你必须得交出来。”

王凝之面露嘲讽,“我又没说我要,扬州这样的位置,自然得一位众望所归之人,天下唯有谢安石可以胜任,舍他其谁?”

谢安苦笑,闹来闹去,又扯到自己身上来了。

桓冲对谢安继任并无意见,坚持道:“如此甚好,但刘道坚必须交出三郡之地。”

王凝之无所谓地坐了下来,“那是朝廷和刘道坚的事了。”

朝会进行到此,时间已经过午,谢安适时地出言道:“诸事繁琐,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商议完的,不如今日就到这里,大家回去都再想想,明日再叙?”

小皇帝司马曜用行动表示了赞同,一脸不开心地起身离席而去。

众人起身恭送,然后各自散去。

王凝之独自一人离开皇宫,没有去找范宁等人叙旧。

“叔平慢些,等下我。”

他正想着离开建康的事,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谢安慢悠悠地走了过来,问道:“你这性子,怎么越来越急,莫不是北方出事了?”

王凝之点点头,“秦国从汉中、潼关和峣关三路出兵攻我,我急着回去,实在是没功夫和桓幼子在这里扯皮。”

“那你为何在这个时候说收回土地的事,”谢安不解道:“如此一来,各家都反对你,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王凝之笑道:“这可是在帮你,我吓唬一下他们,说不定他们就愿意将拖欠的税给补交了,这帮人不能惯着,只有拿出拆房子的架势,他们才会同意我开窗户。”

谢安闻言,一边摇头一边笑道:“尽给我惹麻烦,刘道坚占的那三郡怎么办?”

“我会让他交出来,由朝廷委任三郡太守,”王凝之说道:“但孙恩在逃,朝廷要给道坚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责令他继续抓捕。”

谢安倒吸一口气,“叔平你这要求可就过分了,加上晋陵,扬州一半的军事都归了刘道坚,朝中众人如何睡得着?”

王凝之笑道:“这就睡不着了,我还没说完呢,郗嘉宾回来了,以他的能力和资历,入朝当个尚书仆射或者侍中,不过分吧?”

谢安停下脚步看着他,“要不你直接留在建康得了,还折腾这些做什么?”

“快了,”王凝之坦然道:“等这次北方的战事结束,我就会过来,陛下有些不安分,我可不想让他再生事端。”

言下之意,谢安还是太宽厚了,换王凝之或者郗超在朝,这次的叛乱压根就发生不了,怎么可能由着那两个无知小儿瞎胡闹。

谢安叹了口气,“你倒是不遮掩了,那今日何必还将我推出来,让郗嘉宾接任扬州刺史也说得过去。”

“我不想江南乱起来,有叔父你在,一切才可以平稳过渡,”王凝之表情真诚,说道:“这天下已经乱得够久的,就不要再继续乱下去了。”

谢安面露苦涩,“可我不想当这样的人。”

王凝之劝道:“叔父应当看到了我的志向和能力,假以时日,我一定可以重新一统天下,甚至进一步开疆扩土,叔父为何不能留下来与我共创盛世呢?”

“可能是我老了吧,”谢安叹息道:“我年轻时都没有这个志向,现在就更是只想退隐了。”

王凝之点到即止,不再勉强,“谢家人才辈出,叔父后继有人,可以无忧矣。”

谢安看了他一眼,“我要真答应留下,你又该头疼吧,以叔平你的行事作风,我就不是个称职的宰执人选。”

王凝之笑道:“你们谢家人说话,非要这么直杵杵的吗?就不能彼此留点面子,让大家都好过点。”

谢安点点他,“你比桓元子强的,除了更坚定,就是这份放刁撒泼的无赖了。”

王凝之大笑,“叔父这份表扬,我受之有愧。”

谢安举步前行,“你赶紧走吧,扬州的事我会处理好的。”

王凝之在他身后躬身说道:“既如此,多谢叔父了。”

谢安摆摆手,没有回头,登上牛车,吱呀吱呀地去了。

王凝之没有待在城中,出宫之后,径直来到石头城,回到战船上。

郗超正等着他,问道:“今日舌战群臣,可还顺利?”

“没有对手啊,”王凝之在舱内舒服地斜靠着坐下,“桓幼子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清楚,他就不可能跟我彻底撕破脸,至于其他人,更是不值一提。”

郗超笑道:“你这就有点不谦虚了,若是谢安石站出来反对你,你还能这么轻松吗?”

“那是不能,但他为何要反对我,”王凝之说道:“事情发展到今日,他就算反对,也不过是给我增添点麻烦,还要将谢家给搭进去。”

郗超赞同道:“以他的性格,确实不会,你与谢家的关系,本身就是你的优势之一。”

王凝之没有否认,说道:“但他已经决定离开了,只要我回建康,就是他归隐的日子。”

郗超并不意外,叹息道:“好人容易做,坏人不易当啊。”

王凝之的入朝,意味着朝局的重大变动,谢安不想经历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