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踏实些。首发免费看书搜:86看书 ”
药禅明笑吟吟的抚摸着林兮的头。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哎啥辛苦不辛苦的,药前辈诶,您就给我解解惑吧,别拿我当小孩儿哄了。”
药禅明笑容更灿烂几分,嘴角却也露出丝丝苦涩。
“和尚没说谎,那俩确实都是他儿子。”
“这位施主屋后应该是一些陪葬品,所以会带着些许阴气,小槐带和尚过来之前,我们围着他家转了几圈。”
听完药禅明的解释,林兮感觉老和尚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毛一样。
见林兮还是一副愣眉愣眼的笨比表情,宋槐接过话头,继续解释起来。
“这么说,林兄弟,你相信两个人会有一模一样的dnA吗?”
“也不是不可能啊,我初中学生物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同卵双胞胎还是有这种可能的。”
“不对,阿志说过,他是独生子,这种有钱人家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事情搞错,真当网剧说的千万富豪还能丢孩子呐!”
林兮说出自己的猜测,立马又被自我否定。
“是的,他家确实是独生子,但是这种情况也确实出现了,证明什么?”
“证明什么?证明闹鬼了?”
林兮敢抠着肚脐眼发誓,自己从没有现在这么痛恨过谜语人,此刻感觉自己距离谜底就差一步,急的抓耳挠腮。
“我找到这两具尸体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岩洞里,自然生成的那种岩洞。”
“洞口在水里,非常狭窄,根本不可能同时通过两个人,我就算给他们带出来,也得用绳子牵引才行。”
“没有人溺水的时候还有心情谦让,这种娇生惯养且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毛头小子更不行。”
“你试想一下一个葫芦嘴朝下扣在水里,差不多那个岩洞就是这样。”
“洞口窄,且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如果当时在水里就两个人的话,最保守的估计被我发现时应该一起卡在那个岩洞口,而不会己经进入洞中,还能坐在石头上。”
“也就是说,这小子是进到洞里之后,才被什么影响后变成的两个人。”
“药叔,还有酒了吗?”
车后方最后一排座椅传出幽幽的声音,语速极快,透着一股子不耐烦。
随着声音,传来一股浓浓的酒味,其中还夹杂着药香。
“小然,你与水打交道多年,虽然有捞尸匠秘术,但是随着年龄,身体终究还是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给你喝的是药酒,祛除湿气的,可不是用来解馋的啊。”
药禅明有些无奈,语气中带着对后辈的宠爱回答道。
“哦,还挺好喝的,就是少了点。”
莫然依旧侧躺在后排座椅上,咂咂嘴,似乎又沉入梦乡。
林兮虽然半知半解,但依旧敏锐的抓住了莫然口中的重点,赶忙抓住药禅明的胳膊问道。
“那莫大叔说的‘被什么影响’,那是什么东西?”
“那就得看,这位阿志施主究竟把什么东西收藏在家了。”
药禅明苦笑着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一个二十年前的故事。
二十年前,己经算是改革开放后,社会进步飞速的时候。
发展嘛,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支撑。
其中一种物力,就是矿产。
某天,一个矿洞正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一滴水,毫无预兆的滴到了一个年轻矿工的脸上。
正当他借着微弱的头顶询问是哪个工友和他开这种无聊的玩笑时,几位老矿工纷纷神情巨变。
矿道中出现水滴,要么他们挖到了水脉,要么是出现了渗透。
无一不代表着,这矿道,恐怕是要塌了。
“所有人,有序的尽快撤离,千万不要再触碰到矿洞!一定要有序!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为首的老矿工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声音微小的警告着在场的众人,似乎怕高声一点,就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连锁反应一般。
“要塌了!快跑啊!!!”
不知是谁感觉到了水滴也洒在了自己身上,随着一声惊恐的呼喊,恐惧在这个昏暗的矿道内,开始肆意蔓延。
“跑啊!!!”
当有一个人起了头,其他人纷纷疯狂的朝着出口的方向涌动,本就狭窄的矿洞内,众人不断地发生碰撞,不免的会撞到一些矿道内的支撑结构。
一些金属拱架在不断地推搡下,开始摇摇欲坠,更多的泥土混合着水洒落在身上,使得众人恐惧的氛围再次加剧。
“闪开啊!”
“快走啊!”
此刻,所有往日的情分全部烟消云散。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朝着出的方向挤去,什么感情,有自己的命重要吗?
头顶的泥土己经变成了泥浆,甚至可以听到脚下踩出的声音。
“完了。”
老矿工感受到周围的墙壁和脚下越来越柔软,整个矿道也开始扭曲
变形,嘴角抽动着,眼神尽是一片绝望。
不堪重负的矿道,终究还是塌了。
矿下的所有人,生死不知。
不知过了多久,在无尽的漆黑中,有人苏醒了过来。
有的人被砸在碎石下,己经无法分辨,有些人运气比较好,身边都是柔软的泥土。
但是无论如何,还能思考的几个人清楚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几人掉到了不知哪个矿层中,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救援。
幸运的是,空气虽然浑浊,但不算稀薄。
一天,两天,三天。
暗无天日的矿层内,似乎时间都没了意义。
只有还活着的几人腹中不断传出的声响,和出现干裂的嘴唇,证明着他们己经快濒临油尽灯枯。
长期又渴又饿的状态下,人还能算是人了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所有活着的人都不再吼叫,不再悲戚,整个矿层下陷入了死一般寂静。
只有偶尔窸窸窣窣的声音,证明着下面还是有人活着。
脚步声,拖拽声,沉重且无力。
后来,逐渐传出撕咬和咀嚼的声音。
人生来是有兽性的,只是在后天的教育下,逐渐形成完整的三观,融入这个世界。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无粮。
故寻得可食之物,烹之,鲜美,谓之“不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