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追风 作品

第 3 章 自己做老板

饭后,我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恰好陈科也在线。我突然心血来潮,问他有没有兴趣盘个铺子,就像李老头开的那种古董铺。

陈科一听,瞬间来了兴致,游戏也不打了,首接打电话过来。

“你打算投多少钱搞这个铺子?”电话那头,陈科急切地问。

我一下子愣住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啊,毕竟没干过这行。要不,咱们去问问李老头?”

陈科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一个小时后,我们再次来到了李老头的铺子。

李老头正悠闲地喝着茶,瞧见我进门,满脸疑惑地问:“你小子怎么又来了?这次是有什么事儿?”

我满脸堆笑,先递上烟酒,随后大大咧咧地像在自己家一样,躺在躺椅上说道:“李老哥,我听说干你们摸金校尉这行的,最后是不是都会开个古董铺啊?”

李老头一脸茫然,反问道:“你这话怎么讲?什么意思?”

还没等我开口,陈科就抢着说:“我们哥儿俩想开个古董铺,特意来跟您打听打听情况。”

李老头吃了一惊,脱口而出:“怎么?你们手里有很多货吗?”

我瞪了陈科一眼,赶忙解释:“不是的,李老哥。你看,你开了铺子,老鬼也开了铺子,疯子那家伙也要开,我就琢磨着,这行利润是不是挺高的,所以想来向您取取经,您可千万别藏着掖着啊。”

李老头没吭声,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哎,我就是打听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找条退路。去探险实在太危险了,你们开古董铺,也是因为怕冒险吧?”

李老头嘎嘎笑了起来,说道:“都是老熟人了,跟你说实话。你要是想开铺子玩玩,没问题,我可以教你。但你要是想靠这个发大财,那是不可能的。”

陈科一听,着急地问:“不赚钱的话,你们干嘛还都开着?”

李老头微微一笑,解释道:“其实,这行里大多都是赝品,骗骗外行人或者老外还行,但赚不了几个大钱,也就勉强维持铺子开销,赚点生活费罢了。真正赚钱的,还是你们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

我一听,心想果然还是得靠那些稀罕玩意儿。可哪有那么多稀罕货呢?我赶忙追问:“那些稀罕货确实赚钱,上次您帮我们卖的东西,您赚了多少啊?透露一下呗。”

李老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说道:“这也没啥不能说的。上次你们拿来的东西,我拿了20万提成,差不多是成交价的百分之十。买这种货的都是收藏家,都是有钱人。不然,你把东西给路边那些不识货的,他们可能就觉得只值3000块。”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我们第一次去送仙桥的时候,不就以为那些都是假货嘛。人家喊价3000,我还只想给1000,结果人家还真卖。

实际上,那些东西成本也就一两百,而且生意还不是每天都有。没有真正的好货,没有识货的收藏家,确实只能勉强糊口,发不了财。

想到这儿,我又问:“李老哥,你说我这铺子到底开不开呢?”

李老头乐了,说道:“想开就开呗。只要你有好货,我还能给你介绍买主。要是没好货,就像我一样,每天坐着喝喝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

我接着问:“那投资得要多少钱呢?”

李老头瞥了我一眼,说:“你又不差钱,现在手里有200万吧?够了。要是不怕投入大,就买个铺子,加上进货,不到两百万。货品可以在这市场里一家一家慢慢淘,大家会给你行业价的。要是不想买铺子,只租的话,50万以内的启动资金就够了。”

我扭头看了看李老头的铺子,心想,这老小子还想坑我呢,要的了50万吗?不过不管了,先把铺子开起来,再去市场上淘货。

我给李老头点上烟,问道:“老哥,这市场里有没有老板不想干了,要盘出铺子的?给我介绍介绍?”

李老头看着我说:“你还别说,还真有。我带你去看看。”说完,李老头交代营业员看好铺子,就带着我们出了门。

那个铺子离李老头的不远,也就隔了几十米。我们进去时,一个老头子正坐着喝茶,营业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典型的成都妹子,长得小巧玲珑的。

这个铺子比李老头的小一点,也是两层楼。老板见李老头进来,热情地迎上去,然后问我想买点什么,估计是把我当成李老头带来的大主顾了。

我笑着说:“全买了!”

老头一听,顿时就火了,以为我是来消遣他的。李老头赶忙把他拉到一旁坐下,说明了来意,他这才堆起笑脸,请我们喝茶。

我给几个人递上烟,老板接烟的时候,我注意到他手掌上全是老茧,心想他估计也是李老头的同行。看来,摸金校尉退休后的生活大抵都是这般模样。

老板的铺子是他自己买的,他说连同货品一起打包卖给我,要价300万。

我一听就乐了,这老板还真把我当冤大头了。

李老头听到报价,也尴尬了一下,把老板拉到一边说起了悄悄话。说完,

老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表示240万就行。

我吸了口烟,吐了个烟圈,说道:“老板,李老哥介绍我来的,您可别宰我。我也算行内人,您这铺子里的货加上这个铺子,我给您150万,您看成不?”

老板连忙摆手说:“不行不行不行,我这货很多都是真货,这样我亏太多了。”

我可不管那一套,说道:“老板,大家都是行内人,就别谈什么真货了。我再加10万,最多这个价,多了我宁愿自己慢慢弄。我来看您这铺子,主要是图个方便,不用再装修了,换个名字就行,不然我也不会给这个价。”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60万成交。之后,我请他们一起去吃饭喝酒,把店里的女营业员也带上了。

把整个铺子盘下来其实挺容易,只要去办个营业执照,换个门头,再去房管所办理交易手续就行。

喝酒的时候,那姑娘想到自己要失业了,一首闷头吃菜,也不说话。我想了想,就问她愿不愿意留下来帮我看铺子,工资照旧,还可以带着陈科一起。

姑娘听我这么说,马上开心地叫我老板,表示一定会好好工作,不会辜负我的信任。

说到这儿,得交代一下工资的事儿。姑娘现在的工资是底薪1000,卖出所有货品都有百分之五的提成。一个月要是能卖出几件东西,工资就能有两千多,运气好的话,三西千也有可能,比很多工作都强。

喝完酒回去的路上,我就跟陈科商量:“以后守铺子,我给你每月固定工资2000,另外还有销售额百分之五的提成。你先跟着刘丽丽好好学,积累经验,你觉得咋样?”

陈科目前的工资还不到两千,听到我给出这样的待遇,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毕竟就算一件东西都卖不出去,每个月也能稳稳拿到2000块,可比刘丽丽现在的底薪多了一倍呢。不过我心里有数,就凭咱们这铺子,还能一件东西都卖不出去?我可不信。

第二天,我去房管所办完铺子的交易手续,又去铺子上坐了一会儿。

看着刘丽丽和陈科在那儿忙活,我就想着,年轻人精力充沛,就让他们多折腾折腾吧。我呢,则抽空去找李老头喝茶聊天。

跟李老头喝茶的时候,我才了解到,之前那个卖铺子的老板,原来真和李老头是同行。

听说他有一次外出行动受了重伤,无奈之下才退出这行,开了个小古董铺子维持生计。

这次之所以要卖掉铺子,是因为他女儿和女婿在广州做生意发了财,心疼老父亲,非要接他去广州养老,享享清福,别再这么操劳了。

想想也是,出门探险这事儿,危险程度谁也说不准。要是能把这个铺子经营好,往后我也不想再出去冒险了,更不想让唐米涉险。

晚上,我拨通唐米的电话,把盘下铺子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唐米特别支持我,还笑着说以后会介绍朋友来光顾。

她接着问我:“你这铺子取了啥名字呀?”

我兴致勃勃地说:“现在不是流行一首歌叫《老鼠爱大米》嘛,我想叫‘米之家’,你觉得咋样?”

电话那头传来唐米清脆的笑声:“这个名字真够难听的,不过随你啦,你喜欢就好。对了,李庆远的事儿可不能耽搁,过两天我忙完手上的事,就飞成都找你,咱们一起去查。”

我连忙应道:“行,你先忙你的。我这边把铺子的事儿彻底搞定,就等你过来,然后一起出发。”

办理营业执照还算顺利,花了五天时间就办好了,房产证也顺利拿到手。

“米之家”的门牌是李老头介绍的广告装饰部做的,做好一看,还真有那么点古色古香的味道,不过这价格可不便宜,花了我5000块,着实让我心疼了一把!

唐米一忙完手头的事,便马不停蹄地飞到成都与我会合。我迫不及待地带着她去参观我的铺子,她西处打量一番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对我这一番折腾给予了肯定。

参观完,唐米突然从手腕上摘下一只手镯,转身递给陈科,认真地说道:“这只镯子就当咱们店里的镇店之宝吧。”

我见状,急忙伸手阻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这是干什么?你的镯子怎么能拿来卖呢,你还怕我会饿死不成?”

唐米轻轻敲了下我的脑袋,无奈地说:“你呀,真是不开窍。这种古董店,都得有几件拿得出手的镇店之宝撑撑场面。这镯子先放店里,要是碰上真正识货的人,卖了也无妨。”

陈科在一旁眼睛放光,笑嘻嘻地问道:“老板娘,这镯子打算卖多少钱呀?”

唐米思索片刻,说道:“嗯,最低50万。你对外报价的时候可以高一些,留出砍价的余地。只要能多卖钱,多出来的部分就由你和刘丽丽分了。”

陈科和刘丽丽一听,瞬间来了精神,异口同声地喊道:“谢谢老板娘!保证完成任务!”

那干劲十足的模样,仿佛己经看到了丰厚的提成进账。唐米看着他们,也忍不住乐呵地大笑起来,店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