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心理分析

悬案调查组。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

组长为颜胜男,原刑侦队队长,31 岁,有着极强的破案经验。

临时工楚小可,21 岁,是警察局长的女儿。

不过,她的学历相当出色,精通犯罪心理学,却自愿请命来此当一个临时工。

顾问秦宇,30 岁,原临城刑侦队大队长,在职期间破获十七宗奇案,其中有西宗的破案思路还被编入了教科书。

颜胜男带着秦宇和楚小可去了刑侦一队。

推开门的时候,在场的人全都吃了一惊。

有的张着嘴,有的像是触电般抖了一下,随后朝椅子上一靠。

对于他们来说,见到这三人第一眼的视觉反应可以用 —— 紫、黑、白来形容。

指的是发型。

那临时工楚小可一头紫发,脖颈处有纹身,穿着一身皮衣,活像一个玩咖少女。

组长颜胜男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素颜,自带强大的气场。

顾问秦宇呢,顶着一头灰白相间的头发,穿着夹克衬衫,手里拿着保温杯,看起来十分沉稳。

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队里的二十几个警员正在开会讨论。

刑侦队长荣峰见颜胜男来了,伸手打断会议,然后邀请三人在后面的一个位置坐下。

荣峰和颜胜男是认识的。

颜胜男过去在刑侦西队,他在一队,同在一个市里,不同的刑侦队之间多少会暗暗较着劲呢。

如今这案件,颜胜男的悬案调查组过来合作调查,荣峰觉得实在没必要。

毕竟,处理案子那都是要拼尽全力,都是要通宵加班的。

而悬案组的这三个人 —— 可都是警队上上下下会 “特别关照” 的对象。

先说那颜胜男,她父亲本就是个老刑警,二十六年前执行任务时因公殉职。

女儿长大后,继承父亲遗志当了警察,戴上父亲的警徽,披上警服,自然受到了警队上下的特别关照。

再看楚小可,她父亲正是现任警察局长。

还有秦宇,他长得和他那个一年前去世的派出所副所长父亲太像了。

有老警员之前签过《保密调查令》,查过秦宇父亲的死亡案,看到秦宇的脸,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 “副所长”,难免吓了一跳。

这样的三人同时出现,怎能不让大家感到震惊呢?

等三人坐下后,荣峰又伸手示意警队的心理学顾问:“刚才悬案调查组的人不在,漏过了些细节,你再把最近的推理讲一遍。”

这手势其实暗暗透露出荣峰的想法,在他看来,这案件他己经掌握了明确方向,他才是这案件的主导调查人。

那心理学顾问便又把推论说了一遍:“袭击老妇人和猫肉店老板的那个‘墨镜女郎’,其实,应该是个男人。”

这推论源于一段监控视频。

那个‘墨镜女郎’在袭击完猫肉店老板后,大摇大摆地走在田间,从田间走到后山后消失不见。

这段走路过程一共持续了八分钟,恰恰也暴露了‘他’的特点。

通常来讲,男女走路的姿势存在差异,男人迈步往往较大,身体摆动幅度较小;而女生因为骨盆较宽,跨步时扭动相对较大,步伐也会较小。

从这段走路的视频来看,这个‘墨镜女郎’的走路姿势更像是个男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敢在这两个案件中,都故意把自己暴露在监控之下,让监控拍到自己戴着墨镜,化着浓妆,露出红唇,带着诡异的笑,目的就是为了误导警方,让警方以为是女性所为。

所以那波浪假发不过是伪装,这个男的身高大概在 164 左右,身材瘦小,实际穿鞋是 40 码的鞋,却故意将脚套在一双 38 码的鞋子里。

这一点从鞋印分析其深浅程度便可以得出。

现在,就把这个‘墨镜女郎’的绰号改为‘伪装男’了。

至于这两宗案件里,老妇人和猫肉店老板,‘伪装男’是怎么发现并且锁定他们的呢?

经过调查发现,老妇人和猫肉店老板都有在账号里发短视频的习惯,就是随手一拍的那种,点赞数也就 7 个或者 22 个。

而在他们的短视频里,暴露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所以‘伪装男’大概率是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了这两个人。

再说说攻击的动机。

先讲讲那个养羊的老妇人,她发视频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网友的捐赠。

她有个轻度弱智的儿子,她会在视频里弄些痛哭特效,讲述自己生活多么不容易,靠着养羊抚养儿子长大。

警方去这户人家调查的时候,在轻度弱智的儿子身上发现了一些皮鞭留下的伤痕,不过不是很深。

也就是说,这个老妇人有用抽皮鞭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希望让儿子能通过疼痛记住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再回看老妇人被袭击后,身上出现的七处皮鞭伤痕,这在心理学层面属于反向报复。

那老妇人的棉裤被脱了一半,却没有遭受侵犯,为什么要脱裤子呢?

这其实是一种侮辱手段 —— 你是一个传统刻板的人,那我就通过扒开你裤子的方式让你蒙羞。

综上所述,这就是‘伪装男’袭击老妇人的动机所在。

‘伪装男’自己也曾有过类似这样一个破碎的家庭。

父母离异后,母亲独自抚养他,母亲长期通过鞭打的方式教育他,还会把自己不幸婚姻带来的怨气全都撒到他身上。

‘伪装男’的心理逐渐扭曲了,他特别憎恨母亲,可又对母亲心存畏惧,所以在网上浏览时,寻找到了这个养羊的老妇人作为报复目标。

当他把老妇人用电棍击晕,用皮鞭抽打后,仿佛得到了某种宣泄,然后便逃离了现场。

再来说说第二个袭击对象,也就是猫肉店老板。

这人把猫当作野味进行烹饪,这一行为就是‘伪装男’要报复他的原因。

推测‘伪装男’是个爱猫人士,他特别喜欢猫,自然对猫肉店老板痛恨不己,于是精心策划了这场复仇。

他翻墙进入饭馆的后院,击晕猫肉店老板,给他注射了微笑针。

这其实是一种反向的嘲笑,要让老板在有知觉却动弹不得的状态下,全身被倒满泔水、剩饭剩菜,然后打开笼子解救那些本要被杀死的猫,看着那些猫在抓挠猫肉店老板一丝不挂的身体,他让平时吃猫的人,现在反过来被猫 “吃”。

心理学顾问分析完后,也确定了明确的排查范围。

这两宗袭击案的凶手是一个年轻男子,身高 164cm,身材瘦小,和母亲共同居住,家里还养着猫。

案发的两个地点他应该都之前去过,事先设定好了行凶和逃跑的路线。

年龄经过反复确认,缩小到了 20 - 30 岁之间。

那么只要调取案发地点方圆几里的监控,对案发前一周的监控进行排查,应该就会有收获、有进展。

由于诸多特性都不符合,心理学顾问十分笃定地说:“这个‘伪装男’和那个‘香水杀手’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他只是在模仿香水杀手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