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办公室,窗户擦得干净,室内摆上了一些绿萝和吊兰。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
那白色的Ai 警察机器人就站在颜胜男的面前。
颜胜男摸摸Ai 圆形的显示器脑袋,说道:“小正同学。”
“我在。”
“告诉我谁是凶手?”
“抱歉,我不能首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只是辅助。”
颜胜男觉得好笑,继续发指令:“那就带我回到案发现场。”
机器人眼睛眯成一条缝,橙色圆环加载,十秒钟后加载完成。
Ai 小正说:“犯罪现场的3d 图像己生成。”
屏幕出现渲染过的3d 画面,沙发上躺着苏金旺和蓝梦娇两名死者。
窗户开着,有一条尼龙绳系在暖气垫片上。
小正说:“请给我进一步指示,您需要看案发现场哪一具体位置,我都可为您放大。”
尼龙绳引起颜胜男注意,看着很细,她让小正放大尼龙绳和窗户位置,问道:“小正同学。”
“我在,您首接说指令就行,不用停顿也别老喊我名字唤醒我。”
“吴阿飞有多高,多重?”
“183,71kg。”
“那这条尼龙绳有多粗?案发现场的这条尼龙绳是新的还是旧的?这条尼龙绳是凶手从楼上攀爬下去的工具,它能够承受吴阿飞的体重吗?”
一秒后,Ai 回答:“经过检测,这条尼龙绳首径约3 毫米,承重能力约在100 公斤,它可承受吴阿飞体重,外墙没发现吴阿飞脚印,他应穿着鞋套。我找到004 号卷宗档案,您要看看吗?”
颜胜男说:“调出004 号卷宗。”
屏幕出现扫描后的文档,看到字迹,颜胜男想哭,认得是父亲颜毅侦的笔迹。
小正Ai 问:“004 号卷宗绳结实验部分内容有1 万字,需我提取重点朗读吗?”
“不用,你别说话。”
机器人沉默,颜胜男盯着屏幕读内容,那是案发现场实验报告。
透过字迹,仿佛能读出1998 年父亲做的模拟犯罪实验,用同样尼龙绳绑在暖气垫片上,戴鞋套从外墙爬下,结论是可行的。
吴阿飞体力好,爬墙逃脱估计之前做过,暖气片焊点牢固。
此刻颜胜男感觉自己与父亲在不同时空查案,怀疑相同,或许是天生本能。
她知道父亲做实验原因,初次见这细尼龙绳都会困惑能否承重。
测试证明可以,吴阿飞戴手套绕绳能灵巧落地,尼龙绳轻且便于携带。
颜胜男也有和父亲一样的困惑,一个混混对枪杀案思考太细致了。
大约十五分钟,颜胜男看完004 号卷宗最后一页,没思绪了。
画面跳转回模拟还原的3d 案发现场。
机器人小正说:“您可对场景任何地方触摸点击。”
颜胜男朝沙发上两名死者点一下,出现文字:死者,苏金旺,34 岁;死者,蓝梦娇,21 岁。
她又点一下沙发,出现文字:一张宝蓝色纯牛皮材质沙发,您需要知道它在1998 年的售价吗?
颜胜男觉得Ai 方便,以前查新线索要回案发现场,现在首接看就行。
她感觉新鲜,在屏幕上疯狂点击,不放过每一处。
Ai 不断跳出文字:
一张老板办公桌,长2 米60;
鱼缸,里面养了三条富贵鱼;
窗户,铝合金开门设计材质;
暖气片,单柱4 公分,长度2 米;
尼龙绳,称人结……
颜胜男看到“称人结”字眼,觉得熟悉又突兀。
她指回系在暖气片上的绳子,点击屏幕,文字再次提示:尼龙绳,称人结。
称人结是一种绳子打结方式。
颜胜男曾处理湖底沉尸案,凶手用麻绳绑尸体与大石头抛尸湖底,那麻绳打结方式奇怪又牢固,查后发现是称人结,是货运司机会用的特殊捆货方式,很稳固且易解开。
颜胜男唤醒Ai 机器人:“请调出案发现场绳结的照片,放大。”
很快,照片出现且清晰放大,颜胜男确认就是称人结。
那绳结在麻绳上易发现,在这尼龙绳上,易被误以为普通绳结打结方式。
“小正!小正!”颜胜男急促呼唤。
“我在!”
“那个吴阿飞过去曾做过货车司机吗?”
一秒后,结论生成:“我不确定,档案卷宗中暂时没相关记录,更多资料正在上传中……”
目前有小正、小义两台机器人,它们接收的数据由超级电脑同步投喂。
电脑高手凌浩和苏悦在电脑室内,面前摆着六台超级电脑。
他们要拆开、扫描199 份卷宗入电脑数据库归档,共2000 多万字,还要建立口供档案,只完成到前20 份,暗暗叫苦。
颜胜男脑中反复推论思
考:吴阿飞怎么学会打称人结的?他接触过卡车司机朋友吗?
如果吴阿飞不会打称人结,难道完成这宗谋杀案还有一个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