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初愈
门外传来福清公公的声音,“皇上驾到——”纯贵妃携着身边的宫女一块出去迎接澹台长垣。`[-我?的,书?|城@/′ @免)?费a*阅?:°读#“妾参见皇上。”“奴婢叩见皇上。”“奴才叩见皇上。”满院子的主子奴才全都异口同声。“都起来吧。”澹台长垣说着,又亲自扶起纯贵妃。纯贵妃抬头,澹台长垣那张俊脸便落入了她的眼底。今日澹台长垣穿了一件暗紫色的龙袍,将他的肤色映衬得更加白皙。就是这么如画的俊美男子,才会让她魂牵梦萦。两人相携进了殿内。每次来纯贵妃的寝宫,福清公公和众太监宫女都是在殿门外候着,这次也不例外,和往常一样。澹台长垣随意的坐在软榻上,纯贵妃双膝跪坐在地上,帮他添着茶水。“皇上今日怎么想到来妾这里了?”要知道,澹台长垣最近不是在处理公务,就是在宋挽歌的身边,连纯贵妃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问这话有问题。可澹台长垣却听出了端倪,因为纯贵妃一向不会这么跟自己说话,而且她们两人本就不是那种床上的关系,他是她的直属上司。-|÷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不过澹台长垣也没有多想,毕竟他也的确许久没有过来,但他也没有忘了今天过来的事情,“你今天去贤和宫了?”他轻抿了一口茶水。纯贵妃手上的动作一顿,不过也只是一瞬,不仔细看察觉不到,下一刻她便点点头,“是。”“怎么想着去她那了?”最近唐贤妃做的一些事情让澹台长垣很不悦。“妾在宫内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纯贵妃早就想好了该怎么解释,所以她这会不慌不忙,边说边又给自己添了些热茶。“哦?”“那日贤和宫修葺好之后,妾听一些路过贤和宫的那些太监宫女说,皇上离开的时候好像怒气冲冲的……”“……而且当天唐贤妃就搬回了贤和宫,听说唐贤妃是和皇上一前一后离开贤和宫的,据说唐贤妃离开的时候眼眶是红的。”纯贵妃本来就是打听这些后宫内的消息的,并且适当的帮助皇上‘融洽’这后宫里面的一些人际关系。所以她这会说这些话,澹台长垣对她不仅没有一点怀疑,还会认为她用心了。+3+5_k+a.n¨s+h+u-.′c′o!m¢“这后宫里面那些个狗奴才就是闲的了。”澹台长垣知道那天下午的事情一定会被有心人谈论,但是没有想到这么详细,他说完这话,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杯酒。纯贵妃观察着他表情的变化,只轻声说道:“那可不,而且皇上最近这些天都没有去唐贤妃那里,妾担心唐贤妃会多想,到时候不利于皇上,所以今天便借着她修葺之喜,过去添砖加瓦,顺便陪她聊聊天。”“纯贵妃有心了,这件事情上的确是朕处理不周。”澹台长垣是第一次对一个女人上了心,但他忽视唐贵妃并不是因为宋挽歌,而是因为她踩到了自己的逆鳞。一个后宫的妃嫔,敢明面上调查当朝皇上。现在如果不约束,但后面还了得。不过这些事情他没有必要告诉纯贵妃。他拍了拍纯贵妃的手背,“这些日子冷宫传的那些流言蜚语,也需要你来张罗张罗,尽量将风声压到最小。”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澹台长垣如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他就要想办法一点一点将宋挽歌的地位提上来,好在宋挽歌的父亲宋城也是正二品。纯贵妃摇摇头,“能够为皇上做事是妾身的荣幸。”话音落,她抬头瞧着皇上,面上多了几分为难,“妾知道宋贵嫔是皇上的心头人,可宋贵嫔到底是明面上害过唐贤妃的人,这冷宫的流言蜚语,妾担心不好压下来。”“冷宫失火的事情,朕已经提点过唐老将军了,相信他也是个聪明,不会继续看着事情发酵,你只管用你之前的方法来做,其它的事情无需担心。”澹台长垣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了,纯贵妃也不好多说什么,只点点头,应了声“是”。只是当她听到冷宫失火的事情和唐贤妃有关的时候,她还是稍稍惊讶了一下。原本她以为是皇后的手笔,不过想想也是倘若这件事情是皇后的手笔,她现在早就该慌了,又何必等到现在?这一夜,澹台长垣喝了些酒,在纯贵妃这里宿下。临睡前他说了一句话:“朕也只有在你这里的时候才能够睡个安稳的好觉。”听到澹台长垣这话,纯贵妃只是浅浅一笑。她亲手给澹台长垣点了助眠香,心底却是极尽的无奈,她不甘心,不甘心只做澹台长垣身边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时候她还挺羡慕那些妃嫔,能够和澹台长垣在一起。而她,从一开始被澹台长垣特定的指派进宫里之后,或许已经注定好了一切。她今天找唐贤妃的时候,原本是想说澹台长垣深夜带着宋贵嫔出宫的事情,但又怕唐贤妃一不小心说漏嘴。澹台长垣的眼线很多,她想在他的眼皮下做事情,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过,宋挽歌,该死。谁让她得到了她不该得到的东西呢?纯贵妃瞧着受伤的手,用粉遮盖的一点也看不出来。……一连几日。宋挽歌并没有瞧见澹台长垣。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就像是过眼云烟一般,没有人再提起。而秋实,也就随着那天晚上,彻底消失在了后宫里面。李公公还是按照安排,每天往宋挽歌这里送补汤,并时不时的帮宋挽歌传递着宫内的消息。宋挽歌的身子也渐渐好转。这天,只有宋挽歌一人在前厅用膳的时候,他临走小声说:“纯贵妃的人找人问奴才手底下的人买了些东西……”“买了什么东西?”宋挽歌不动声色问,脑海中却是浮现了那个空空的锦盒。“一些破布和针线。”如果是别的东西,李公公还没有这么奇怪。他担心宋挽歌不信,又道:“而且纯贵妃为了不让人发现,还转了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