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高山流水

说罢起身,李雪珺从容起身,在方瑾初错愕的注视中缓步走近。

俯身时金步摇纹丝不动:“方姐姐,帮个小忙可好?”

方瑾初微微侧首,听完后眸中讶色化作浅笑,轻轻点头。

“备琴笛。”李雪珺朝楚睿钦眨了眨眼,旋即转身,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不多时,宫人便将琴笛呈上。

李雪珺轻轻执起竹笛,对着方瑾初神色诚挚的说道:“今日可全要仰仗方姐姐了。”

方瑾初微微颔首,旋即专注地调弦试音,片刻后,抬眸看向李雪珺,口吻沉稳:“随我来。”

刹那间,一首‘高山流水’在殿内悠然响起。

古筝之音率先扬起,如清泉流淌,澄澈透明,沉稳而从容。

李雪珺眼睫轻颤,竹笛就唇,一缕清音如烟似雾,缠绕着琴声扶摇直上。

初试笛声尚显稚嫩,却在方瑾初的引领下渐次舒展,笛音愈发流畅,如溪水汇入江河,与筝声相融无间。

幸好原主学过竹笛,虽然不太精通,完整吹一曲倒也没问题。

方瑾初指下琴弦忽而一顿,侧目相望。

四目相对间,李雪珺眸中含着探询之意,仿似在问:“可还行?”

方瑾初眼里闪过一丝肯定的笑意,指尖力道微变,琴音陡然一转,竟带着几分引导之意,似在回应:“大胆些。”

李雪珺眼神瞬间一亮,笛声倏然灵动,如清风拂过竹林,惬意地萦绕着琴音的余韵。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殿内众人皆沉醉其中,半晌才响起赞叹之声。

“多谢方姐姐悉心指引。”李雪珺放下竹笛,笑意盈盈地看向方瑾初

随后二人起身向皇帝行礼,皇帝抚掌,脸上笑意愈发舒展大赞:“妙极!好哉!好一个高水流水觅知音……”

目光在方瑾初与李雪珺之间流转一瞬后看内身边的宫人

内侍总管心领神会,捧了早已备好的圣旨,高声唱读:

“今日各家献艺贵女,皆才情出众,朕心甚慰,特赐赏如下……”

待内侍宣读完圣旨,众人谢恩完毕,皇帝含笑开口:

“瑾初啊,今日又是才艺魁首,即是这样,宴前你与皇后请旨的婚嫁自主之权,朕答应你了。日后姻缘,皆由你自己决定吧。”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婚嫁自主,纵是公主也未必能得此恩典!方瑾初神色微怔,随即郑重叩首:“臣女谢陛下恩典。”

皇帝目光一转,又看向李雪珺与楚睿钦,温声道:“至于定东王妃……”

李雪珺和楚睿钦并立跪下,皇上开口:“虽才艺并非顶尖绝伦,但是机敏得体,进退有度,不枉我的赐婚,与定东王甚是般配,我心甚慰,赐一品诰命夫人!”

李雪珺猛然一惊,眸中闪过一丝错愕。一品诰命?

原来……

她这才恍然,皇帝非要她献艺,竟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赐她诰命!

她下意识看向楚睿钦,只见他淡定谢恩,唇角微扬,眼中却带着几分早已知晓的笑意。

皇帝捋须笑道:“你夫妻二人郎才女貌,甚是相配,朕亦甚慰。”

一旁的德妃纤指轻抚鬓角,声音柔媚却字字诛心:

“这方姑娘和定东王妃,这般笛琴相谐,倒像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呢。想当初,方姑娘差一点入了楚家。细细想来,是有些可惜的呢。如若知音同侍一夫,今日楚将军就要享尽齐人之福了。那真真是,既有解语花相伴,又有贤内助持家,可惜呀,如今倒是……”

她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在三人之间扫过,分明是要挑拨离间。

殿内气氛骤然一凝。

李雪珺指尖微顿,面上笑意不减,缓声道:“德妃娘娘说笑了,知音是高山流水,夫妻是柴米油盐,无法一概而论?况且”

她侧首看向方瑾初,语气真诚:“方姐姐才情出众,不负九州月姝的盛名,我不过是班门弄斧,怎敢妄称知音?倒是德妃娘娘如此赞许“齐人之福”莫非……”

她眼睫轻眨,笑意盈盈:“莫非娘娘是已为陛下纳得佳人……”

德妃脸色微变,连忙看向皇帝,娇嗔道:“陛下,您瞧瞧,定东王妃这张嘴好生厉害,臣妾不过是戏言一句,她倒编排起臣妾来了!”

皇帝浅笑,眸光深深掠过德妃:

“爱妃既知是戏言,又何必较真?今日是喜庆之日,莫要扫了大家的兴致。”

德妃心中一凛,却仍不甘心:“臣妾不过为方姑娘抱憾,若得良人相伴”。

方瑾初抬眸,神色平静,声音清冷却坚定:

“德妃娘娘多虑了。知音者,志趣相投罢了,与姻缘无关。李姑娘与楚将军天作之合,臣女心怀祝福。”

她顿了顿,又淡淡道:“至于‘齐人之论’……我朝礼法昭昭,一夫一妻,从无二嫡之例,娘娘明鉴。”

此言一出,德妃脸色骤变。

方瑾初身为皇后亲侄女,自是无畏得罪她。

话中深意,分明是说中宫在嫡,妃妾再尊,亦不可比肩。

既为姑姑出了气,又不着痕迹地维护了皇后尊严。

李雪珺低头藏住笑意,心想方姑娘真厉害。寥寥数语便令德妃语塞,更抬举了皇后尊位。

御座上的皇帝眸光微动,却未出声皇后则端起茶盏轻抿,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德妃怒意翻涌,却碍于帝后之威,只得强压怒火。

李雪珺和方瑾初目光短暂交汇,眼底皆掠过一丝了然,这德妃的挑拨,反倒让三人关系更显坦荡。

德妃未能讨得便宜,与楚孟氏隔空交换了个眼色。

趁着皇帝酒意微醺,她轻言软语地哄着,终是引得圣心大悦,携着她往后宫去了。

皇后冷眼瞧着,却并不在意,只淡淡一笑,起身与殿上众人寒暄几句,便领着膝下唯一的公主回凤仪宫守岁去了。

其他妃嫔也陆续离席。

没了上位者在场,席间顿时热闹起来。有人闲聊,有人痛饮,更有年轻人在园子里追逐嬉闹,笑声不断。

李雪珺旁楚睿钦正与几位皇子贵胄叙话,自己插不上嘴,抬眼见到方谨初在角落独饮,便笑着上前几步:“方姐姐怎么独自一人在此。”

方谨初抬眸,见是她,淡淡一笑,玩笑:“王妇可能不知道,我一向不受众人待见。”

李雪珺在他对面坐下,托腮笑道:“我到是喜欢姐姐这样的,貌美又多才……”拿起酒杯一碰:“姐姐平常看起来孤傲,可能大家有心结交,又怕你高高在上。”

方谨初摇头苦笑:“怎会。”

“真的”李雪珺语气轻快:“我家璃儿就特别喜欢你。”

方谨初若有所思:“楚姑娘啊,在过几年,这能名满天下的贵女一定有她。样貌,才智,远都胜我当年。”

李雪珺一笑:“方姐姐谦虚了。”

“并非……”李雪珺肯定:“两年前她比如今身量小很多,学东西已经天赋卓绝。我三五年才能悟到的,她经我一提点就无师自通了。”

李雪珺有些惊,没想到方谨初对璃儿评价这么高。

还想说什么,却见半夏匆匆跑来,神色慌张:“王妃,姑娘不见了。”

李雪珺猛地站起身:“什么?方才不是还在席上吗?”

半夏急道:“九皇子带姑娘去看灯,人太多,走散了,九皇子正到处找她呢”

方谨初已起身,指尖微微发凉,声音却异常冷静:“御花园西角门那边灯少人稀,她若被挤散,可能会往那边去。”

李雪珺点头:“我们分头找,半夏你先去西角门。”

她本想先和楚睿钦通个气,可四下张望,发现人不在大殿,只能随意拉了宫人留话,便急着要出殿门。

“我与你一起,宫里我熟,若真有事,也好有个照应”方谨初也站起身。

李雪珺点点头,两人从回廊去往九曲桥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