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
麦肯特将军一直担任英国东非远征军司令长官,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结束,依然是如此。
在他的指挥下,英军损失了数万人,还有数量惊人的后勤辎重,且付出了上百万黑人土著苦力伤亡的巨大代价,依然没有能够战胜德国保罗将军率领的区区数千德军。
最终保罗少将率领德军投降,只是因为战争结束了,德意志帝国投降了,再打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可是现如今
大楚帝国皇子联军横插一杠子,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德属东非北部和西部三大湖地区,强势压迫了德军生存空间,逼的德军不得不大举南下。
如此一来
令原本在相持中小打小闹的局面,变得完全不同了。
德国保罗将军率领的这支部队,必须一举拔掉多多马这颗钉子,继而大举南下进入英军控制区,展开丰富多变的游击战斗。
多多马的存在,就像顶在后背上的一柄尖刀,让德国保罗将军感到非常难受。
他可不习惯将命运掌握在英国人手上,尤其现在还是战争时期。
于是在1915年12月4日,德军于凌晨时分,集中兵力对多多马展开了不惜代价的强力攻击,争取一击制胜。
保罗将军这么做是对的,对待任何敌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倾力痛击。
这场“多多马战役”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当德军的“非洲国王步兵团”从三个方向夹击多多马城,城中的英印旅反应却极其迟钝。
直到德军打到了门口,英国白人指挥官还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也包括自诩东非救世主的麦肯特少将,直到黑洞洞的枪口指到胸口,麦肯特少将还疑惑的问道:
“瓦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能告诉我,这些德国人为什么会打到多多马来,难道今天是愚人节吗?”
在他固执的想法中
这一年多来,德军始终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而不愿意与英军硬碰硬消耗,形成了思维惯式。
突然间的改变,令麦肯特少将根本不能接受。
保罗将军也感到诧异,他知道英军的英印旅非常菜,但没想到菜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怎么打就投降了。
多多马战役结束后,德军以伤亡71人的微弱代价(注:大多数是黑人士兵),就彻底攻占了多多马城,共计毙伤了英印旅629人,俘虏了7101人,另有数百名英军逃遁。山芭墈书王 已发布嶵新彰踕
这些逃遁的英军大部分都是兰开夏营的白人士兵,他们不但装备着大量马匹,还有汽车和马车,跑起来速度当然很快。
此战过后
保罗将军也有些后悔,若是能够留着麦肯特少将这个庸才,今后在东非战场上岂非如鱼得水?
在内心挣扎过后,保罗少将给与麦肯特将军和被俘的英国军官以较高的礼仪,并且在十余天后将其全部送返,就这么无条件的释放了。
不得不说
德国保罗少将非但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而且深谙人心,很会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创造舒适环境。
麦肯特这样平庸无能的军官,还有他手底下的一大帮子蠢材,不但要无条件释放,而且得尽快的释放。
保罗少将的苦心没有白费,麦克丹少将刚刚返回达累斯萨拉姆,立刻就将几名英国白人殖民地官员撤职,重新掌控了大权。
他确实在军事上才能平庸,但在殖民地统治和修理下属方面,却表现出特别的能力,很快就控制了局面。
由于东非地区通信手段的极端落后,只能通过每周一班的邮轮向伦敦呈送报告,所以一切还来得及。
新的报告呈送上去,原本殖民官员呈报的多多马战役报告在邮轮抵达英国朴茨茅斯港后,被紧急追回,让影响力控制在有限的程度内。
“多多马战役”被描述为一场悲壮的苦战,在面临德军几乎倾巢来袭的情况下。
东非远征军司令长官麦肯特少将镇定调度,与敌周旋,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前线指导战斗。
最危险的情况时,陷入德军的重围中,身边数位兰开夏营官兵们舍生忘死的抵抗,麦肯特将军亲自抄起步枪还击,直到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
“将军大人,您先走,我来断后。”
“不,我要和兄弟们在一起,履行军人神圣的荣誉。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怯懦。”
“将军大人……杀啊!”
在麦肯特少将的身先士卒带领下,兰开夏营的白人官兵们奋起余勇,与数倍于己的强敌血战到底,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
大概齐是这么个意思。
不得不说
麦肯特少将能够在非洲坐稳四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终于迎来了保罗少将投降的时刻,不是没有缘由的。
首先文学功底就比较深厚,特别擅长写一些煽情的报告,送到伦敦将一众高官感动的哇啦哇啦的,觉得真不错。暁说Cms 罪欣漳踕耕新哙
在东非那么艰苦的地方坚持战斗,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损失的两个英印旅兵力,麦肯特少将根本就没有麻烦伦敦,而是直接写了一封长信,寄到了与自己相好的英属印度总督府,随信件许诺了不少好处。
那边厢
直接用船给麦肯特少将塞了八千多名印度士兵过来,并且放出豪言,损失多少补多少。
在印度别的不多,这种炮灰随便一扒拉就是几万几十万,算得了什么个事儿?
多多马战役过后,东非形势大致也就稳定下来了。
大楚帝国东非皇子联军所部,不出意外的占领了既定地区,也就止住了进军的脚步,开始稳固地区统治了。
这无非是修桥铺路,建设城市建筑,修建水渠,水坝之类,那都是传统华人的基本技能,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这些非洲的城镇没一个像样的,全部都需要推倒了重来。
好在俘虏了三四百万黑人部族人口,劳动力相当充沛,在有规划的指导下,仅仅几个月时间,就令东非地区面貌大为改变。
一条又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延伸开去,基本上都是沙石路。
按照非洲修建公路的一般规律,这种沙石路至少要存在5~7年,才能彻底将路基压实了,期间要不停的修缮,最终才能成型。
道路两边都栽植了高大的乔木,砌筑了大量引水沟渠,将原本粗放式的种植,变成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生产出大量粮食。
对于东非皇子联军而言
既然占领了既定的地盘,剩下的就是好处分润了,没必要继续南下火中取栗,为他人做嫁衣裳。
最多南下多圈些地盘,当前最紧要的是先建国,把好处实实在在的拿到手就行了,别的都是次要的。
联军司令官楚-郑汇少将确实希望举兵南下,打出一片大大的疆域,关起门来做国王也滋润的很。
可架不住众口难调,其他皇子不干了。
最终也只得散伙,毕竟能够有父皇那样远见卓识的君主太难得了,几百年才出一位。
于是在1916年1月
进军东非开拓的各皇子纷纷宣布建国,先后建立了6个王国,从印度洋西岸一直延伸到三大湖地区,算是各取所需。
各王国间最大的一项工程,那就是北方铁路延伸段,从月光湖城一直向东延伸1300余公里,直达印度洋西岸潘加尼港。
这条铁路将六个王国与西非七州联通在一起,共同铸就了铁路大动脉,使得各国的农牧产品能够畅通无阻的运输出去,赢得了发展的宝贵资金。
在欧洲战火纷飞的时代
只要有大量的粮食运输出去,根本不用担心卖不掉,最多赊账而已。
大楚帝国各大皇家银行贷款做的风生水起,主要就是英法两国,剩下的还有其他协约国军事联盟中的西欧各国,唯独没有沙俄。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早已颁旨,不允许给沙俄借贷资金,违者严惩。
1916年初这时候
欧洲参战各国已经打出了真火,扎堆的在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打生打死,在意大利又开辟了南线战场,在奥斯曼帝国又开辟了加里波利战场,敌对双方上千万的官兵舍身忘死的血战,打成了一锅粥。
楚、美两国间的矛盾,在法英等国的极力斡旋下,终于暂时平息,好不容易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这期间,
美利坚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总统被公众舆论和报纸喷的快自闭了,《费城自由报》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爱哭泣的托马斯”。
意思就是遇到事儿就慌了,得趴在妈妈的怀里哭泣,支愣不起来。
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总统真是有苦难言,他是支棱不起来吗?
纯粹是美国海军惹不起大楚皇家海军,一旦爆发战争,美国海军就可能是全军尽墨的结果。
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当今世界哪一家海军最有战斗经验?
毫无疑问要数到大楚皇家海军,早年间与西班牙舰队战斗过,与英法联军舰队战斗过,与荷兰舰队战斗过。
后来又一战尽歼扶桑海军联合舰队主力,几乎打的扶桑人丧失了信心,这难道不是赫赫战绩吗?
千万不要拿美国海军在古巴与西班牙舰队战斗的没说事儿,这压根不是一个等级好吗?
短短几个月
威尔逊总统的头发全都白了,人也肉眼可见的苍老下去,总统这活儿压力真大呀!
他现在就怕听到边境搞摩擦,已经三令五申不允许美军与楚军接触,在下加利福尼亚岛的边境线上,美军直接后退30公里,避免直接接触。
在美利坚南部各港口的商船,基本都接到了通令,若是遇到盘查不得反抗,否则后果自负。
这让美国南部地区的商船数量大为减少,对欧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却没有妥当的解决办法。
上面要求忍让,要求退避,这些商船总不能扛起大炮筒子去干吧。
美国方面倒不是没有好消息,两艘下水栖装的德克萨斯级战列舰总算交付海军,有了能够与大楚帝国皇家海军相抗衡的同等级战舰。
可要形成战斗力,还得一年半以上时间,这可急不得。
坏消息就是大楚帝国装备381毫朱巨炮的超级无畏舰也交付了一艘,还有一艘将在本年度4月份交付,第三艘将在年底交付,到了明年中旬还有一艘。
而且在大楚帝国的船台上,至少还有5艘同等级的超级无畏舰在建造中。
美国造船工业全力开动,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新式舰艇。
可大楚帝国亦不遑多让,新生产的战舰不但吨位更大,火力更猛,航行更远,而且具有碾压性的性能优势。
这让美国人感到嘴中苦涩,浓浓的屈辱感觉浮上心头。
不说现在,就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10多年里,美国海军依然不敢向楚国海皇家海军呲牙,这就是差距啊。
马尼拉
在临湖的度假宫殿中
大楚皇帝郑国辉在去年度过了万众瞩目的登基五十周年大典,接受了数十国使者朝觐,委实大大的风光了一回。
这在他的帝国统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国来朝,盛况空前。
马尼拉举行了百万市民大游行,登基大典上的阅兵仪式,各国及各州府献礼仪式,帝国臣民大狂欢节日庆典都值得大书特书。
即便过去了半年多时间,大楚皇帝郑国辉回想起来,嘴角依然噙起了一丝笑意。
孩子们都热忱,帝国臣民们同样欢欣鼓舞,为强大的大楚帝国感到骄傲,自豪,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挺起胸膛。
这就是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孜孜以求的目标,对此满满的成就感。
至于说南美洲又建立了几个小王国,他直接忽略了。
孩子们闹着玩儿,就别当真了。
这话没有让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听见,若是听见,真的能气歪了鼻子,没有这么能嘚瑟的。
大楚帝国趁着欧洲大战的历史性机遇,在世界各地频频扩张得手,建立起了一系列皇子王国,数量多达二十个。
若是加上原本的5个王国(阿拉伯半岛4个,再加上哥伦比亚王国),还有大皇子在马达加斯加分封的王国,这个数量已经高达26个王国。
整个欧洲都没这么多国家,真是太气人了。
和大楚王国现在的重要性,让整个协约国集团都不敢小觑,这个大敌当前的当口,还是默认了吧。
毕竟大楚帝国的举动很有分寸,基本没有触及协约国军事集团的红线,只是在红线边上反复横跳,那就是地中海沿岸地区问题。
现在嘛,只能暂时搁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