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无牙 作品

第631章 参加欧战

“克里米亚和突尼斯,呵呵……这些英国佬和法国佬真是抠门啊!就像挤牙膏一样,隔一阵挤一点出来。诸位爱卿怎么看?”

大楚皇帝郑国辉坐在上首龙椅上,有些兴致缺缺的问道。

协约国军事集团虽然给出了诱人的利益,可要求同样高,就像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

希望楚国承诺在加入军事同盟后,在6~8个月内,向欧洲派遣不少于80万军队,在一年时间内,向欧洲派遣至少110万军。

今后向欧洲派遣军队的总规模,应该在140万至150万之间,并配备符合标准的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

仅这一部份的开支,总额就高达六至七亿银洋左右,还没有包含后续的弹药开支,参战人员伤亡抚恤和救治费用。

大楚帝国能不能拿出这笔钱?

当然能拿的出来,即便翻个两番和三番都没事儿,只是代价不菲,却不可能真正得到欧洲列强的认可。

紫宸殿内议事的众大臣们,有很多却跃跃欲试,他们心里打的主意也没错:

经历1916年几乎整年的厮杀,两大军事集团各自伤亡数百万兵力,消耗了海量的战争物资,明显不可持续。

大楚帝国此时参战,那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等于捡现成便宜啊。

在这些帝国重臣的心中,

希望通过此次欧战中的表现,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

无论19世纪还是20世纪

世界舞台的中心始终在欧洲,这里聚焦了几乎所有的目光,是世界级大国竞争的舞台。

没有一个舞者不想登上至高的舞台,是向世人展现千锤百炼的舞姿。

这个比喻放在国家身上,同样很贴合。

时至今日

国民经济总产值登顶世界第一的美利坚,依然是被认作是北美区域性的强者,经济的巨人,政治的侏儒。

大楚帝国面临同样的瓶颈,被普遍认同是西太平洋地区性的霸主,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大大逊色,距离普世承认的日不落帝国还有不少距离。

日不落帝国可不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老大帝国,而且要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都要达到世界巅峰,拥有全球性的统治力。

这种落差,是大楚帝国一应众臣们感到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大楚帝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更多的存在感和影响力,需要赢得更多欧洲国家的尊重,也可以说是敬畏。

朝堂上争议的很激烈,赞成出兵与持慎重意见者不相上下,还有几位重臣更加保守,目光不时的撇向坐在上首老神在在的大楚皇帝郑国辉。

心里打定主意

皇帝陛下没有表现出明显倾向,那就三缄其口,反正紧抱着陛下的大腿绝对不会错。

眼见的朝堂上僵持不下,首相李经羲心中略显不安,看了下皇储楚-郑源殿下,殿下也是比较支持出兵欧洲的倾向。

原因很简单

美国在1916年底这时候,已经开始国内动员了,预计兵力规横将从目前的13万,迅猛增长到三百万以上。

这样的举动,就是参与欧洲战争的前兆。

楚、美两国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在政治和军事层面,合作更倾向于金融和经济层面,呈现出明显的“政冷经热”特点。

从帝国的利益出发,也不能让美国佬抢了先。

朝堂上

在战与不战的双方意见激烈争锋告一段落时,首相李经羲轻咳两声,立即引发了众臣的注意,纷纷闭口不言。

眼见着场面安静下来,首相李经羲站出了一步,环顾左右言道:

“陛下在上,尊贵的皇储殿下:

微臣窃以为

出兵欧洲赞成者和反对者出发点,都是为了尽最大程度维护帝国利益,只不过在时机的选择上,有所争论而已。

欧战持续至今整整三年,尤其是今年乃至两大军事集团决胜之年,战争打的空前惨烈,伤亡极重,损失极大。

根据皇家陆军参谋总部推演,如此高烈度的欧洲战争持续到年底,也就无以为继了,双方都打不下去了。

从当前美国的动作来看,同样倾向于这一点。

反对出兵欧洲者,无非是觉得协约国军事集团拿出的筹码不够诚意,开出的参战条件太高,因此踌躇难决。

关于参加欧战一事,朝野上下基本达成共识。

微臣以为

英法等主要友好国家已经表现出很大诚意,是时候做出决断,而不是继续争论,彷徨,为索取更多的好处讨价还价。

只有表现的有担当,负责任,是值得信赖的亲密盟友,才能够在这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战争中,获取真正的友谊,得到盟友的完全信赖,进而将帝国的影响力扩展到欧洲。

区区拙见,恭请陛下圣裁。”

说完,施礼长长的一揖到地。

首相大人的这番话,让主战派和保守派都心动了,目光不由自主的全都投向了上首,静等陛下裁决。

大楚皇帝郑国辉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椅把,目光中若有所思,转头看向坐在下手的皇储楚-郑源殿下。

此时的皇储楚-郑源殿下也抬头看过来,眼神坚定的点点头。

大楚皇帝郑国辉会意了,那也就不在犹豫,果断的开口言道:

“既如此,拟旨!”

话音落下,所有的大臣要员们纷纷站了起来,神情恭敬的面向九龙御座,双手相合施礼。

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淡淡的继续言道:

“众卿听旨:

着外交部即可与英法等协约国密商结盟,尽快签订盟约,不得有误。

着帝国皇家陆军及皇家海军即刻开始备战,打开战略储备仓库,武装增招新兵,实行帝国战时动员制度。

着内阁总理衙门发布全国军事动员令,征召青壮年入伍参军,第一阶段军队规模扩张至300万,即刻拟旨宣诏,进行全面军事动员。

着帝国农业部,工业部,商务部,宣传部,港口航运及运输部,卫生和文化部,内务部,警政总署,惩戒总署及各衙门,各州、府、县等一应所属,全面转向战时体制,襄助帝国全面军事动员行动,不得有误。”

“臣等恭迎圣旨。”朝堂上的一众大臣要员们轰然应道,几乎人人脸上都露出激动兴奋的神情。

这个时刻,已经等了好久了。

大楚帝国对外军事扩张的五十余年,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积极对外军事扩张和胜利的荣耀几乎刻入每个帝国臣民的血脉中,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崇尚勇武的好战氛围。

自从欧战爆发后

社会舆论的报刊杂志和通讯社连篇累牍的报道,几乎全社会臣民积极的参与讨论,有很多性急的华人冒险者,已经偷偷的跑到欧洲参战去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陛下什么时候让大楚帝国参战?

这个话题的议论热度极高,街头巷尾道茶馆乃至朝堂之上,几乎是所有帝国臣民的焦点。

皇帝陛下发布全国军事总动员的御旨,瞬间点燃了大楚帝国一亿七千八百万臣民的参战热情,帝国的战争机器以高速开始运转起来。

扩军至300万,当前大楚帝国皇家陆军已有兵力员额113万余人,那就需要再征招187至190万兵力,差不多是帝国人口的1强。

这其中

新近从北方神州接收的青壮华人移民约38至40万,新近三年退伍返乡老兵征召30万,征募帝国义务新兵80余万,另有约40万黑人仆从兵。

这40余万黑人仆从军大多来自于原本的德属东非,如今这里建立了一系列华人王国,总计九个,区域内共有370余万黑人土著。

经过这一年多的梳理,建设,在从中遴选出40余万男性黑人青壮土著,进行简单军事训练后,便派往欧洲。

此举一来可以加速地区殖民,融合,消除不安定因素,二来补充兵力,在战场上执行最危险的一线炮灰任务,减少帝国军队士兵的伤亡。三来减轻战争支出,毕竟华人士兵伤亡抚恤是一大笔钱。

这些黑人土著炮灰嘛,那就不用考虑了。

华裔退伍老兵是新组建部队的骨干,这可以保证大楚帝国军队战斗力的下限,不至于太过拉垮。

这数十年来

大楚帝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军事预备役制度,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官兵和民兵总数高达1470余万,这是非常惊人的规模,约占帝国臣民总人口的9弱些。

从中抽出30万近三年退役的老兵补充进去,对帝国现有的经济运行及工农业生产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又能保证新组建的军队战斗力。

1916年11月26日

大楚帝国正式加入协约国军事集团,并向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等国正式宣战,这给协约国军事集团打了一针强心剂。

11月27日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纷纷向大楚帝国正式宣战,拉开了欧战第二阶段的序幕。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沸腾了。

协约国军事集团各国民众奔走相告,在这长达三年的黑暗战争中,总算第一次见到了结束战争的胜利曙光,怎么能不喜极而泣?

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则一片沉寂,当地新闻媒体直接破防了。

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大楚帝国此举又一次赢得了欧洲的尊重,华丽丽的走在了美国前面,抢得了宝贵先机。

随之而来的变化也印证了美国媒体的猜想,来自欧洲的大订单绝大多数转到了大楚帝国,美国工商业界和农牧业第一次感受到了寒意。

大量生产出来的物资堆积如山,却得不到应有的订单。

大楚帝国如今已是协约国军事集团的亲密盟友,数百万军队整装待发,即将参与到空前惨烈的欧洲大战中去。

在这种前提下

给谁赚钱不是赚,把订单交给盟友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吗?

美国佬此刻真正悲剧了,大楚帝国的正式参战,极大的削弱了欧洲拉拢美国的需求,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这主要是美国总统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心中踌躇难决,耽误了良机。

在欧战爆发前到现在

美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军事同盟间都有大量的商业活动,这也是大西洋彼岸的大客户,购买了海量的美国商品。

两者间的亲密往来,引发了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军事集团极大不满,只不过一直在强忍着,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正是这个缘由

使得美国不能够像大楚帝国那样,不需要任何理由就直接对同盟国军事集团开战,简直不讲武德。

美国人想要找一个翻脸的契机,否则面上须不好看。

在原本的历史上

德国海军在1916年末,因为战争形势的极端不利,宣布对协约国军事同盟及运输物资的友好国家船舶展开无限制潜艇战,试图绞杀大西洋海上后勤运输线。

在1917年初,德国海军潜艇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后,击沉了大量美国商船,造成了货物和人员的重大损失,是美国参战的理由之一。

另一个理由

就是美国在战争期间,对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各项物资贷款高达26亿美元,有着重大的利益牵扯。

1917年初,沙俄爆发了2月事变,这导致协约国军事集团东线战场力量的重大缺失,数百万俄军纷纷后撤。这使得协约国军事集团有可能输掉这场重大战争。

为了自身利益考量,美国也必须帮助协约国军事集团赢得这场战争,这是理由之二。

可如今全乱套了,大楚帝国在1916年末悍然宣布加入协约国军事集团,并积极的向欧洲运送大量兵力,准备加入欧洲角逐中。

这突然的变化,把美利坚干傻眼了。

根据大楚帝国皇家陆军总参谋部命令,来自东非的40余万黑人青壮土著,从1916年12月3日起,便通过轮船陆续输送抵达约旦王国和突尼斯等地,进行编组和军事训练。

从宣战后的11末月至次年的2月,来自大楚帝国的正规军队,总计42万余人,包括王牌远征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和第九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抵达突尼斯和约旦王国,进行战前的适应性训练。

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大楚帝国源源不断的向突尼斯和约旦前进基地输送兵力,这是赴欧参战前最后的适应性训练。

另有数十万大楚帝国军队登陆英伦三岛,在这里进行战前的适应训练,计划陆续投入西线战场中。

协约国军事集团总指挥部信心满满,计划将高达70余万的大楚帝国军队投入西线战场,以这股有生力量为铁锤,生生的砸断西线德军的脊梁。

另有10余万大楚帝国军队投入南线的意大利战场,为屡战屡败的意大利军队擦屁股,稳住南方战线。

可这一切兵力投入计划,都在来年的2月被沙俄的巨变打断了,沙皇俄国的崩塌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实在太突然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