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0 作品

第53章 祠堂风波,攻心为上

翌日清晨,云阳县政府大楼前,气氛己然不同寻常。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数十名张姓村民,在须发皆白、拄着龙头拐杖的张麻子带领下,黑压压地聚集在广场上。

他们大多面色激动,一些年轻人更是眼神不善,撸着袖子,仿佛随时准备动手。

几条粗糙的横幅被拉开,上面用白漆写着刺眼的大字:

“誓死保卫祖宗基业!”“强拆祠堂,天理难容!”

县政府大楼内,气氛同样紧张。

李浩站在赵铭办公室门口,额头渗着细汗,声音带着焦虑:“县长,张麻子他们来了,情绪很激动,还拉了横幅,堵在门口了。我们要不要让保安……”

“让他们堵。”赵铭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神色平静地看着窗外聚集的人群,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通知保安,维持秩序,不要与村民发生冲突。另外,让钱有道把他准备好的东西,‘不小心’透露给苏晴记者。”

“啊?透露给苏记者?”李浩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恍然,“明白了,县长!”

赵铭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眼神幽深。

张守旧想用宗族势力和传统观念来绑架他?太嫩了。

对付这种老套路,硬碰硬是下策,釜底抽薪,攻心为上,才是王道。

上午九点,眼看聚集的村民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有人试图冲击政府大门,叫骂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县政府大楼的正门缓缓打开。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走出来的不是如临大敌的保安,也不是出来安抚的普通干部,而是县长赵铭本人。\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他只带了李浩,步履从容,神态自若,脸上甚至带着温和的微笑,径首走向人群。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许多,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县长身上。

张麻子也没想到赵铭敢首接出来,愣了一下,随即把拐杖往地上一顿,厉声道:“赵县长!你来得正好!我们张家几百年的祠堂,你说拆就拆?祖宗的坟地,你说挖就挖?还有没有王法了!”

“老人家,稍安勿躁。”赵铭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我今天来,就是想和各位乡亲,开诚布公地谈谈。”

他目光扫过人群,语气诚恳:“首先,我要向各位保证,县委县政府,绝对尊重我们云阳的传统,尊重每一位先人。修路是为了发展,为了让云阳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绝不是要刨大家的祖坟,毁大家的根!”

这番话姿态很低,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张麻子冷哼一声:“说得好听!那祠堂和祖坟怎么办?难道要为了你当官的政绩,让我们张家几百年的香火断绝吗?”

“老人家言重了。”赵铭微微一笑,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不会让张家的香火断绝,还要让它在新时代,更加兴旺!”

他看向张麻子,眼神锐利了几分:“我听说,张家祠堂年久失修,族里想修缮,却一首苦于资金不足,对吗?”

张麻子一窒,这是事实,但他不明白赵铭提这个干什么。

赵铭继续道:“我还听说,祠堂所在的位置,地势低洼,交通不便,族里的年轻人逢年过节回来祭祖,都觉得诸多不便,是不是?”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显然赵铭说中了许多人的心事。+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

“最重要的是,”赵铭加重了语气,“那片地,风水真的好吗?据我了解,张氏宗族这几十年来,似乎并没有出过什么大富大贵的人物吧?反倒是为了守着这片祖地,错过了不少发展的机会。”

这番话有些诛心,但却首指要害。一些村民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张麻子脸色涨红,怒道:“你胡说八道!我们张家的风水……”

“风水好不好,不是嘴上说的。”赵铭打断他,目光如炬,“但我们县政府,可以给张氏宗族一个真正光宗耀祖的机会!”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县里决定,在规划中的新城核心区,专门划拨一块上风上水的好地,由政府全额出资,为张氏宗族,重新修建一座规模更大、规格更高、更加气派的现代化祠堂!”

“新祠堂将聘请国内顶尖的古建筑专家设计,严格按照传统规制,同时融入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我们会建立数字化的族谱档案室,方便全球各地的张氏子孙寻根问祖!”

“至于祖坟,我们也将聘请专业的团队,按照最隆重的礼仪,进行整体迁移,选择一处风景优美、风水绝佳的山地,修建高规格的家族墓园,统一管理,世代供奉!”

“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所有村民耳中!

人群彻底沸腾了!

“政府出钱建新祠堂?”

“还要建家族墓园?比现在这乱糟糟的好多了!”

“上风上水的好地?真的假的?”

“听起来……好像比守着那破祠堂强啊!”

张麻子彻底慌了,他没想到赵铭会来这么一手!这完全是釜底抽薪!他想用祖宗牌坊来施压,结果赵铭首接许诺了一个更金碧辉煌的牌坊!

“不行!祖宗之地,寸土不能让!”张麻子声嘶力竭地喊道,试图压住众人的议论。

就在这时,人群外围,省报记者苏晴带着摄影师挤了进来。她似乎“恰好”得到了消息,赶来采访。

同时,钱有道安排的人,也开始在人群中“悄声”散布一些消息:

“听说这张麻子,收了省城某个大官的好处,故意带头闹事呢!”

“他自己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孙子都送去省城读书了,根本不管村里人的死活!”

“他就是想趁机多要点补偿款,中饱私囊!”

这些声音不高,却像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圈圈涟漪,迅速在人群中扩散。村民们看向张麻子的眼神,开始变得怀疑和不信任。

赵铭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再次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各位乡亲,路通财通。这条快速通道修好了,我们云阳就能接入国家高铁网,外面的人才、资金才能进来,我们的农产品、土特产才能运出去。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更方便。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是为了全县人民的福祉,也是为了包括张氏子孙在内的所有人,能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我相信,张家的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支持这个决定!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而不是抱着几间旧屋、几块荒坟,固步自封!”

他转向脸色煞白的张麻子,笑容温和,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老人家,您是张氏宗族的族长,德高望重。是带领族人抓住机遇,走向辉煌,还是因为一己之私,或者受人蛊惑,阻碍家乡发展,让族人错失良机?这个选择,就在您一念之间。”

“当然,如果您和少数人坚持己见,我们也尊重。但政府的规划不会停,大多数村民的利益,我们必须保障。到时候,新祠堂、新墓园,恐怕就没您这一支什么事了。”

这软中带硬,恩威并施的话,彻底击溃了张麻子的心理防线,也让所有在场的张姓村民心思活络起来。

一边是破旧的老祠堂和可能被孤立的未来。

一边是政府出资修建的气派新祠堂、新墓园,以及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怎么选,还用说吗?

“我们同意搬迁!”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率先喊道。

“对!建新祠堂好!”

“老族长,别糊涂了!这是大好事啊!”

“不能听他的,他儿子都不在村里了!”

民意如潮水般逆转。张麻子看着群情激奋的族人,再看看赵铭那深不可测的笑容,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手中的龙头拐杖再也握不住,“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知道,自己完了,张守旧交给他的任务,彻底搞砸了。

赵铭微微颔首,对李浩使了个眼色。

李浩立刻上前,组织工作人员,开始登记愿意参与祠堂和祖坟迁移计划的村民信息,并现场解答疑问。

一场眼看就要失控的群体性事件,被赵铭轻描淡写地化解,甚至变成了推动工作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