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宋沅背着书包准备到铺子那边去,正好碰上一同出校门的吴斌,就随口打了个招呼。
“吴斌,你不是住校吗?”开学大半个学期,下午放学都没遇到吴斌,宋沅就以为他是住校。
不过是她想错了,吴斌父母没有跟着一起来,他也没有住校,他到这读书是住在姑姑家的。
双方道别后,宋沅回到了店子。
“闺女,回来啦!”宋青山看她放下书包,拿了事先热好的牛奶给她。
“谢谢爸。”宋沅满足的喝了几口,然后把自己得的奖品和奖状给他们看。
过来结账的客人看到还好奇的看了看,宋青山还特别得意的炫耀了一番,赚足了羡慕的眼神才作罢。
苏玉也欢喜的拿着奖状看了又看,当天一家人就去外边的饭店准备大吃一顿,好好庆祝一下了。
“同学们都可喜欢我身上的裙子了,问我在哪买的呢。”宋沅笑着说道。
苏玉睨了她一眼,“那你咋说的?”
“我说都是你给我做的,她们都羡慕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妈妈呢。”宋沅抱着苏玉的手撒娇。
苏玉很受用,听到别人夸她衣服做的漂亮,心中就特别的高兴:“原来我的审美这么好啊,那以后我多做几件,上学的时候换着穿,让同学们羡慕死你。”
宋沅晃着苏玉的手:“妈妈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到省城这么些天,宋沅周末放假的时候,苏玉就带着她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还有市中心的商场转了一圈。
市里的衣服和县里的镇上的都不太一样,商场里还有从各个地方过来的呢,款式都各不相同,但大多都不太出挑,只有一些洋气点的款式比较热销。
老实说,苏玉觉得很多款式都不如她自己做的好看,这也有可能是她自夸了。
苏玉又是个爱美的,在商场里没怎么挑到好看又适合自己的,干脆买了件料子好的基础款,拿回家自己改了改。
还别说,穿出去大家看了还说好看,问她在哪个柜台买的呢。
宋青山看到母女俩都这么高兴,也笑着说道:“我媳妇儿心灵手巧的,做的衣服比那商场的都洋气好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苏玉想法开始天马行空了:“山哥,闺女,你们说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做衣服拿出去卖啊?那商场里一件衣服卖的还挺贵呢。”
宋青山听完一口否决,“做一件衣服需要这么长时间,卖出去最多也就二三十,不划算,我可舍不得你这么辛苦。”
这店子一天赚的都不止二三十了,哪还用得着他媳妇儿这么辛苦。
苏玉这么一想也是,确实不咋划的来,也就没再提这事了。
天气冷下来后,串串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好些时候还不够卖的,里面是超市,外边是小摊子,人多的时候还有些挤,所以宋青山想着把店面扩大一些。
但是他们隔壁两边都开了铺子,其中一家是面馆,都是在超市之后开的,有时候逛完超市的还顺带去旁边看看,开的倒也还行。
这隔壁是没法租了,宋青山和苏玉就商量着要不就在附近再租一个,这样一来,他们就得分开看店了,不然看不过来。
“既然这样,咱们还不如在别的地方再开一个,同一个地方有两个一样的店,大家都不知道该去哪个了。”苏玉提议道。
“是呀,这样一来咱们就有分店了。”宋沅也点头赞同,这边开一个店就够了,可以在别处远些的地方再开一个。
之前开业的时候,就有别的区的人因为好奇过来逛了一下,但人家也不能经常跑这么远来逛超市啊。
反正要是她的话,不管店子再多么新奇,去一次两次就够了,买日常用品和零食的话,她还是宁愿去最近的地方买的。
一家三口很快就达成了统一战线,第二天,苏玉在家看店子,宋青山就负责出去找商铺。
幸好现在家里有个拉货的三轮,不然靠他这两条腿,得找到啥时候哦。
宋青山看了一上午,也没空手而归,看中了两家店铺,位置都到另一个区去了,不过相比这边,那边的人也不好,还有不少厂区,虽然距离有点远,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关键的是,那边比这边大了不少,之前租出去了一次,装修都搞好了,只是没做成,亏了。
这么一合计,夫妻俩人都觉得可行,这样就能省一笔装修的费用了。
说办就办,宋青山是个行动力十足的,立马就把店面租了下来。
铺子有了,其他事情都好办,宋青山又马不停蹄的找了之前的师傅,让人帮忙把货架和柜台都打出来。
还要做一个门头,把超市名字刻在上面。
弄这些东西要花费几天时间,都是熟人了,宋青山也没到铺子看着,只让人做好后把货架和柜台摆好,再到这边结算尾款。
又过了几天,东西都做好后,宋青山就拉着货到新店子,因着苏玉在看原来的店,只有宋青山一个人,花了一两天的时间才把东西整理统计好。
在准备的住段时间,有附近的居民路过就好奇的问:“是福满多超市吗?开在市中心那边那个?”
宋青山没想到能在这里遇上超市的顾客,就笑着寒暄:“是啊,我们在这边开个分店,也好方便大家不是。”
人家听了也喜气,“我们之前往那边跑了两回,你们店子挺好,就是太远了。”
宋青山就顺着话道:“这不是考虑到了,就把店子往这边开开,大家伙都方便。”
唠嗑了几句,那婶子就走了。
到家的时候还跟家里人说附近新开了个铺子,还说那年轻人还挺有本事的,这么年轻就开两个铺子了。
她媳妇儿听了就说道:“这有啥,到外头别人背后咋说的,多丢人,还不如咱们的工作体面,拿着铁饭碗,厂里福利也好,咱老家谁不羡慕啊。”
婶子一听觉得也是,在外面总归比不过他们大厂子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