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完,大房二房的大人们也站在门口看孩子们放烟花。
二老和宋青山他们则是坐在主屋里,宋有根拿着过去一年多的账本,放到三房跟前,和他们对着账。
“老三,你们对一下,这个是超市这边的支出和进账,另一个是镇上的小饭馆的,现在已经关了,所以这个款项也没记太多。”
宋青山拿过来大致看了几眼,笑道:“爸妈办事,我们哪会不放心。”
宋秋霞也说着饭店最近的近况,然后几人又开始制定来年的计划和目标。
最后,宋青山又道:“爸,妈,以后镇上的杂货店进账什么的,你们也不用再把钱打给我们了。”
宋有根和孙秀莲都是一愣,脑子懵懵的,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什么意思,咋就不用打给你们了?”
宋青山道:“意思就是以后这个店铺归你们二老管了,我给你们划一笔备用资金,用来进货和突发情况什么的。”
孙秀莲懵:“怎么突然间这样?”
宋青山乐呵呵一笑:“自己当老板不比给人打工好么?以后我就不给你们二老发工资了,店子的收入都归你们管。”
宋有根和孙秀莲对视一眼,还有点二丈摸不着头脑,宋青山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继续道:
“之前怎么做的,现在依旧怎么做,只不过最后不用把钱给我们了。”
在城里的时候,他跟媳妇就商量好了,把杂货店转给爸妈。说实在的,他们现在也不在意那个杂货店的收入了,还不如转让给二老,让他们开心一下。
果不其然,老两口虽然嘴上说着不用不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们有多高兴。
老两口满脸笑容地听着宋青山的安排,时不时附和的点头。
说是转让,其实也不过是这么说,店铺经营的证件还都是宋青山,他们也没想着要去换了,毕竟太麻烦,就一个小店子,也不需要严谨到哪去。
工作的事情交代完后,几人又唠嗑起了家常,不免又提到了大妮的亲事。
“妈,大妮的亲事还没着落呢?”宋青山之前也听闺女说过这个事儿,说是没相看成,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孙秀莲道:“相看了几个,都挺一般。”
大妮的年龄跟村里普遍的人对比,已经算是比较大了,村里的女孩大多都是十七八就已经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可大妮都拖到十九了,还没什么苗头。
这让孙秀莲怎么不担心呢,也不是他们要求高,实在是媒婆介绍的人都挺勉强。
单拎出来看着好像是还可以,但是跟自家一比,也确实不好说什么。
自家条件好,总不能让孩子嫁出去了,到时候还得从娘家往外补贴东西的,那还不如在家多待些时候。
这也是因为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然换成是以前,哪里敢这么挑三拣四的。
张丽娟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觉得冷,就扶着肚子进来了,正好听到大伙在说大妮的亲事,也是一阵的忧心。
她想说,也不用那么挑剔了,先选一个好一些的人家嫁过去,不然再拖就拖成老姑娘了,就更嫁不出去了。
不过她动了动嘴唇,最终也没把话说出口。
“大妮现在在霞子店里帮忙端盘子上菜,不过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孙秀莲想着开年了再相看几个吧,总不能就这么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