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忘压制

林九州听到景泰帝的质问后目光扫过殿内几人,然后说道:“宋侯爷此计,看似环环相扣,实则每一处都暗藏致命破绽。-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他上前半步,袍角扫过金砖地面,“那些淬毒铁刺埋于地下,经日晒雨淋、虫蚁啃噬,不出旬日毒性便会大减;敌军若以牛羊、木石填壕沟,不过半日便能开辟通路。”

他抬手虚画弧线,指向殿外:“木城楼虽高,可若敌军以油脂浸透火箭,或用抛石机投掷火罐,顷刻间便会化作火海;投石机与床弩每发射一次,需十余人耗时半刻装填,一旦敌军破阵,这些庞然大物反倒成了累赘。”

说到此处,他目光如剑刺向宋伊人。

“至于精锐骑兵绕后烧粮——西戎素来以骑兵见长,粮草重地必然布下天罗地网,我军骑兵深入敌境,只怕还未接近营帐,便已陷入重围。”

景泰帝握着龙椅扶手的指节发白,额头青筋微微跳动。

他反复思量这些漏洞,越想越觉后背发凉,原本眼中的期待化作惊怒。

而宋伊人脸色由白转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藏在铠甲下的手微微颤抖。

她突然想起那日林九州在国公府佯装不懂武艺的模样,此刻想来,那些恼羞成怒的言辞分明是精心设计的骗局,羞辱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k?u?x*i-n?g~y!y¨.·c\o+m^

原来从始至终,自己都被这个男人耍得团团转。

就在这时,林九州再次开口:“陛下,如果这次能让我带兵出征,我保证让西戎三国联军有去无回。大乾的疆土,岂容他人肆意践踏!”

锐利的目光与景泰帝对视——他倒要看看,这位忌惮自己多年的帝王,在亡国之危前,敢不敢放下成见。

景泰帝在听到林九州的话后,微微抬眸看了他一眼,那一眼深邃而复杂,仿佛藏着无数思量。

紧接着,他轻轻皱起了眉头,两道剑眉斜插入鬓,在额头上挤出几道浅浅的沟壑,使得原本就威严的面容更添几分凝重。

此刻,景泰帝的内心正掀起层层波澜。

虽说三国联军来势汹汹,大战一触即发,可大乾并不缺乏带兵打仗的人。

上次那场文斗,林九州大放异彩,其名字犹如星火般迅速传遍了大乾的每一寸土地。

而自己曾亲口许诺让林九州继承镇北王府,可至今还未兑现。

倘若此次再让林九州率军出征,成功消灭这数十万大军,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e?z^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到那时,整个大乾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林九州一人身上,众人只会知晓有林九州这般英雄人物,却极有可能遗忘坐在这龙椅之上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万一林九州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手握重兵之后,心生异心,这皇位还能坐得安稳吗?

想到这些,景泰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但很快又被他掩饰下去。

他脸上硬生生地扯出了一个虚伪的笑容,那笑容显得有些僵硬,像是被刻意雕琢在脸上的纹路。

“我知道九州你有心报国,不过朝中有朱伟等文武大臣,他们皆忠心耿耿且颇具才干,此事便不用劳烦你了。你就先回去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景泰帝缓缓地摆了摆手,那动作看似随意,却如同下达了逐客令一般,明确地告知林九州,这里已没有他的位置,可以离开了。

林九州对于景泰帝的这个回答,面上没有丝毫诧异之色,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微微躬身,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那我就先退下了。”

说罢,他缓缓转身,虽未回头,却仿佛留给这在场的几人一片沉重的阴影。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景泰帝眯了眯眼睛,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有疑虑,似有考量。

片刻之后,他缓缓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沈清月,轻声说道:“好了,朕现在还有事情要忙,你就先离开吧。”

沈清月心中其实对景泰帝在面临灭国危机时仍不忘打压林九州的做法感到有些失望,可他深知此时即便进言也未必有用,还可能触犯龙颜,于是只是默默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那皇兄我就先回去了。”

景泰帝微微点头,算是应允。

等沈清月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之后,景泰帝这才收回目光,转而看向了宋伊人。

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缓缓说道:“你都听到刚刚林九州说的话了,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景泰帝一直都知道林九州的能力,既然他说了这个方法有问题,那就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宋伊人在听到景泰帝的话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九州那一脸平淡的模样。

当时林九州从容不迫地指出自己计谋中的诸多问题,还有前不久自己试探他时,被他像耍猴子一样戏弄的场景,桩桩件件如同锋利的刀刃,在她心中狠狠地划过,顿时,一股滔天恨意如汹涌的潮水般在她心底翻涌而起。

紧紧地咬着下唇,嘴唇都被咬得泛白,双手在袖中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青。

过了好一会,她才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丝急切与不甘说道:“陛下!林九州他不过只是一介商人,可曾有过上阵杀敌的经历?陛下怎能轻信他在这大殿之上胡言乱语!末将经历大小战役无数,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对打仗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吗?”

听到她的这句话,景泰帝背着手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一炷香的时间悄然而过,景泰帝这才缓缓停下脚步。他微微抬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迷茫,然后说道:“你退下吧。”

现在景泰帝也不敢肯定林九洲和宋伊人这两个人谁说的是对的,反正明天要上早朝,到时候就让群臣一起商议此事。

宋伊人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恭敬地行了一礼。

行礼之后,她缓缓抬起脚,一步一步地慢慢离开了大殿。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皇宫里面早已掌灯,一盏盏烛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

那烛光映照在景泰帝的脸上,将他的脸庞照得忽明忽暗。

明暗交错之间,景泰帝的神情越发显得深沉而凝重,仿佛这大乾的未来就隐藏在这光影之中,让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