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西瓜熟了

第182章

从开始回村,好多人的窃窃私语到现在的满目羡慕,林老三的心一直那么平静,没有一丝的波澜。

他很清楚的知道,没有小妹,他什么也不是!

他人不聪明,那么跟着聪明的人走,指哪儿,打哪儿,永远不会错。

林老三又绕着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偷瓜的小东西,也没有可疑的人,他这才回了搭在西瓜地边的小棚子。

虽然一个人,但是他的心里是满当当的喜悦。

他在地里守瓜,妻子在家里照顾孩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来时,孙琴便带着早饭来了。

小五跑在前面,小六在后面追,大黄狗跟在最后,像是保护着自已的小主人。

孙琴提着早饭,一面喊:“小五小心。”

“好的,妈妈!”

小六跑不动了,蹲在原地看着在绿叶间藏着的大西瓜直流口水,“妈妈,大西瓜什么时候能熟?”

“还要过几天。”

小五说,“妈妈,大西瓜熟了,给爷爷吃,给奶奶吃,给小姑吃!”

孙琴欣慰的点头,“给妈妈吃吗?”

“妈妈,爸爸最先吃!”

“真是妈妈的乖宝宝!”

孙琴又说道:“最先给小姑姑吃,没有小姑姑,咱家没有大西瓜,也没有肉吃,明白不?”

“明白,小姑姑最好!”

孙琴一开始是愧疚,后面是遭受村里的流言蜚语,自然是痛苦。

再后面老三和她交心之后,她才知道林茵虽然没有说原谅自已,可没有忘掉她们家,哪怕在老家,她仍旧给了她们家赚钱的门道。

她这个小姑子真的很好很好。

她却狼心狗肺。

这地里的西瓜种下去没多久,就有不少的人来询问,甚至有人提前交钱预订西瓜的。

水果太稀罕了,这一片种西瓜的又少。

一开始村里的人嘴上说着羡慕,后面又酸着说,看着种得好,谁知道能不能种出来!

毕竟这也是靠天吃饭。

这哪个村谁谁也种过,苗子长得好,却不见果子。几个月都白忙活了。

还说什么林家公婆就是偏心。

林老三肯定是捡来的,要不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却把小儿子赶回老家看老屋,这不是区别对待,是什么?

村里有些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还说什么当初见林妈怀过,可没见林妈生过,还说什么见林爸抱过一个娃回来,这娃就是林老三。

又传林老三长得也不像林爸,林妈。

越说越玄乎。

孙琴知道,要搁以前的自已,可能真的会信了。

可现在她尝尽世间苦楚,吃了大亏,上了大当,怎么可能还会信别人的鬼话。

村里的人就是担心你过得太好,又担心你过得不好。

反正都是矛盾体。

人都是有多面性。

想着,已经到西瓜棚前。

小五小六已经迫不及待的喊:“爸爸,吃早饭啦!”

林老三并没有在棚里,而在那边山脚下的瓜地里,听着孩子们的叫声,他站起身,“小五小六,爸爸在这里。”

“哇,爸爸!你摘大西瓜了!”

“熟了吗?”

林老三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一脸笑意的走来,“切开看看,熟了没!”

“好好!吃大西瓜,有大西瓜吃。”

清晨枝头鸟儿的叫声与孩童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特别的清脆悦耳好听,仿佛世间天籁。

孙琴从林老三手里接过西瓜,轻敲了敲,“好像熟了,你快吃早饭,等会儿我们一起切!”

“好!”

今天的早饭是红薯稀饭,还有大蒸饺,里面是韭菜鸡蛋,加了一些粉丝。

孙琴的手艺不错,皮薄,里面的馅儿满满的,味道极好,没少放鸡蛋。

林老三说,“还有多少鸡蛋?”

“多着咧,你放心吧。我都放地窖里存着,等送西瓜的时候,一起送到城里去。孩子们上学,多吃一些鸡蛋有好处。”

那晚长谈之后,转天孙琴就去买了三十只鸡。

她想着家里的地都包出去了,也没有要回来的道理,闲着没事,养养鸡,蛋留着送省城,鸡留着过年拿省城去卖。

这也是一项收入。

城里样样都要钱,孙琴想的是,她在老家方便,能弄一些,就弄一些。

她除了从这些方面来感谢林茵以外,不知道还能怎么感谢她,那些话都是苍白无力的,不如一些实际行动来得更真实。

林老三欣慰的点点头,“你想着咱爸妈,小妹就好。”

孙琴没有说什么。

见他吃完,把他碗收起来放水桶里简单的洗了一下。

小五小六激动的拍着手,“切西瓜啦!切西瓜!”

林老三拿着小五小六的手,再看向孙琴,“来,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切西瓜。”

孙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哪需要这么麻烦,你们切。”

“妈妈来!”

“妈妈!”

两个孩子都催她。

林老三也说:“这是我们的心血,一起切,一起见证。”

“好!”

孙琴没有再推辞,一家四口握着长长的西瓜刀喊一二三一起用力切开了西瓜!

嗞的一声。

脸盆那么大的西瓜开成了两半,鲜红果肉闯入眼帘,伴随着还有西瓜浓郁香气袭入鼻腔,顿时让人口齿生津。

小五小六兴奋的尖叫出声,“哇!好香好香的西瓜!”

林老三在看到西瓜的果肉,还有淌下的红色汁液时,也不禁张大了嘴,瞪大了双眼。

心中霎时涌出一片喜悦,将他的心装得满当当的,那种感觉复杂,幸福到无以复加。

孙琴直接红了眼眶,“成了,老三,真的成了!我们真的成功了!没有浪费小妹的心血,我们真的成了!”

这是丰收的果实,怎么能不让人喜悦。

这也是钱,还是他们这个小家的未来。

林老三立即把西瓜切成了小片,“小五,小六,快吃!”

先给了俩孩子,再给孙琴,最后才是他自已。

西瓜果肉脆甜,香味浓郁,汁水饱满,充满了整个口腔,简直让人精神一振!

好吃!

真的太好吃!

小五啃到青皮的位置,都舍不得放下。

林老三夺了他手里的瓜皮,“小五,重新拿一块,这一半都是咱家的!快吃!”

他说完,又给孙琴拿了一块。

看着她流泪了,他的眼眶也不禁湿了。

开心得哭了。

这就是喜悦的泪水。

好吃!简直太好吃了!

这个年代水果匮乏,甜更是平凡人家的奢望,这么甜的西瓜,更是头一回接触,能这么肆意吃,过年都没一回。

孙琴又吃了一块,随即夫妻开心得抱在了一起。

一人吃了两块,肚子就饱饱的了。

还有一半林老三作主送给了七叔家。

原本这地包给了七叔,他们回来,又从七叔的手里拿回来种瓜,非常的不好意思。

现在瓜种出来了,自然要第一时间分享给七叔。

孙琴抱着瓜,“我去,我带着小五小六去!”

“好!”

林老三看着那些瓜坐在原地傻笑,开心,真的太开心了。

瓜熟了。

转天林老三就托人送了十个到省城。

林茵收到瓜的时候是两天后。

她看着院子里堆满的瓜,震惊的问,“这是三哥让人送来的吗?这就熟啦?这这……太快了吧!”

这后世的新种子就是好!

看这瓜又大又圆,一个起码十来斤!

三哥真是大手笔,一下子就给她安排了十个,谢林两家一起吃一个都够了。

想来三哥是想到她要安排人情关系,才送来这么多,心中不禁欣慰,三哥现在想事越来越周到了。

林茵当即安排这些瓜的去处。

顾大爷和齐大妈这里就不单独送了,吃的时候,一起吃了,这个太大了,她们自已一个人也吃不完。

然后钢铁厂阎厂长那里一个,食品厂宋厂长那里一个。

再就是大哥和二哥认识的那些朋友也安排上,当然谢诀的军区领导们也安排。

最后剩两个在家,够了。

再好吃的东西,连吃几天也不香了。

最主要这西瓜放久了,也不好吃了。这年代的保存方法没有后世那么多,什么药搞上,天气炎热,最多存放几天。

林茵安排完,这才想起林三哥咨询的事情,他手上的瓜找的人不少,但是担心对方是骗子,除了公家预订的,其他的林三哥都没接受。

林茵想了想三哥谨慎一些,是对的。

水果虽然稀缺,可是骗子也不少,现在三哥一人在家,小心驶得万年船。

林茵想着给三哥回个电话,准备把瓜拉回省城来处理,这边销售渠道多,就是往菜市场一站,都能卖出去不少。

结果转天。

几个好消息同时传来。

宋厂长要五十个瓜,准备给员工加餐。

阎厂长也要五十个瓜,给员工加餐。

这这……真是!

再就是这边一直采购酱料的供销社,还有百货商店的老板也都要采购西瓜。

林茵就知道这完全不愁销路,大手一挥,让三哥把镇供销社的量给了,其他的全部拉回省城,林茵安排车回去拉。

都是她相熟的司机,这司机的货车是自已买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托举出来的。

林茵佩服这小子的胆识,也感动这一家人的团结,就直接达成了长期合作。

这回的货不少,光是这一个司机不够,林茵正准备借供销社的司机一用,这边又找到了朋友。

两车完全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