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内,静得能听见每个人的心跳声。
官员和学子们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眼神中满是疑惑与不安,彼此面面相觑。
从踏入这考场到现在,已经许久。
可奇怪的是,偌大的考场里,除了神情严肃、来回巡视的考官,竟始终不见考题。
一位年轻的学子,原本挺直的脊背渐渐有些弯曲。
他不时地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在周围的考生和考官之间游移。
嘴唇微微蠕动,似乎想要问些什么,但看到考官那威严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旁边一位年长的官员,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表面上看似镇定自若,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他的目光在考场内扫视着,试图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丝线索。
可除了安静坐着的考生和沉默不语的考官,一切都毫无异样。
角落里,一位身材瘦弱的学子,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笔。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惶恐,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前方的考官,又看看周围的考生,心中充满了焦虑。
他在心里暗自猜测,这迟迟不出考题,莫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考验?
可无论怎么想,他都理不出个头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考场内的气氛愈发压抑。
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响,更不敢与旁人交头接耳讨论。
大家都明白,在这种严肃的考核场合,任何违反规矩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自己失去这次宝贵的机会。
于是,他们只能静静地待在原地,等待着考题的出现。
有的考生开始在心里默默回忆自己所学的知识,试图为即将到来的考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有的考生则闭上眼睛,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调整好状态。
考官们依旧面无表情地在考场内巡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生的细微举动。
他们在观察着考生们在这种等待中的表现。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每一位考生都在承受着心理上的煎熬。
他们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也不知道考题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但他们都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些人不敢说话交流,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暗暗猜测。
没当过官的学子们,心里十分的紧张。
“这考题到底什么时候才来?”
“我为了这次考核,日夜苦读,把能学的知识都学了个遍,要是因为这莫名其妙的等待影响了发挥,那可就太冤了。”
“会不会考《论语》里的经典论述?我对那些句子倒是滚瓜烂熟,可要是结合时政来考,我能答好吗?”
“也有可能考当下的经济问题,我虽然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实际案例分析我能说得头头是道吗?万一答错了,这大好的机会可就没了。”
“是不是我入场的时候行礼不够标准,让考官对我印象不好了?”
“还是我刚才的坐姿不够端正,被考官记下来了?完了完了,要是因为这些小细节影响了考核,我可怎么向家人交代。”
那些当过官的,心里同样不踏实。
“这考核怎么搞的,这么久都不出题,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可别是故意考验我们的耐心和心理素质。”
“我在地方上处理过那么多的民生问题,可要是考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我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吗?”
“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新的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我这老一套的经验还能管用吗?”
“哼,这些年轻人虽然有朝气,但毕竟缺乏实际经验,我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处理过的事情比他们见过的都多。”
“不过,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万一考到一些前沿的知识,我可就比不上他们了。”
“这次考核要是通不过,我的仕途可就难有起色了。”
那些读书读了一辈子,想要凭借这次来碰碰运气的,则是十分的淡定。
“这迟迟不出考题,想必是有深意的。”
“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核,更是对我们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考验。”
“在这种未知的等待中,能否保持冷静,是对一个人修养的极大挑战。”
“我一生钻研学术,追求的是真理和智慧,不能被这小小的等待打乱了节奏。”
“无论考题是什么,我都要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应对,把自己的学术理念和思想展现出来。”
“如果我能通过这次考核,进入官场,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学术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这寂静的考场中,每一位考生都在心底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
他们在焦虑、担忧、思考中等待着考题的出现。
随着时间地流逝,一些考生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开始难以忍受这令人窒息的寂静,身体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
有些人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发出轻微的“哒哒”声,在这安静的考场中显得格外刺耳。
双手也不停地在桌面上摩挲着,把原本整齐的纸张弄得皱巴巴的。
“这到底还要等多久啊,我感觉自己都要疯了。”
他们的身体开始微微扭动,试图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千万别被考官发现我动了,不然肯定会被认为是违反纪律,那我就彻底完了。”
“这考核也太折磨人了,哪有这样一直干等着的道理。”
“难道大家都和我一样受不了了吗?这考题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再这样等下去,我的脑子都要生锈了。”
有几个考生终于忍不住开始小声地交头接耳起来。
他们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在这安静的考场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不出考题?”
“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故意考验我们的耐心?”
他们的对话引起了周围考生的注意,更多的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加入到这场小声的讨论中。
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考官看在眼里。
考官立刻严厉地瞪了他们一眼,他们吓得赶紧闭上了嘴巴,身体也瞬间僵住了。
然而,这种短暂的安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又有一些考生开始动了起来。
考场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和混乱。
考生们在这无形的压力下,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冷静和理智,陷入了一种焦虑和烦躁的状态。
半个时辰之后。
一直神情冷峻、来回巡视的监考官员突然提高音量,声音在寂静的考场中回荡:
“所有在等待过程中动起来、说话的人,第一轮淘汰。”
“其余人进入下一轮考核。”
此言一出,那些动了身子或是小声交谈过的考生一个个傻了眼。
原本焦虑的神情瞬间被惊恐所取代。
他们的脸色煞白,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和绝望。
一位年轻的学子,原本抖动的双腿此刻像是被钉在了地上。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双手紧紧抓住监考官员的衣角,苦苦哀求道:“大人,求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我只是一时没忍住,我真的很想参加这次考核,为朝廷效力!”
“我这些日子日夜苦读,付出了那么多,不能就这么被淘汰。”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另一位中年官员也慌了神。
他急忙站起身来,双手抱拳,不停地作揖,声音颤抖地说:“大人,我一时糊涂,没控制住自己。”
“我在地方任职多年,有丰富的经验,这次考核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您就网开一面,让我继续参加,我保证以后一定遵守规矩。”
那些交头接耳的考生们也纷纷围了过来。
有的拉着监考官员的胳膊,有的跪在地上磕头,嘴里不停地说着求饶的话。
考场内一时间乱成一团,求饶声此起彼伏。
然而,他们的求饶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很快,一群身强力壮的士兵冲了进来,他们表情严肃,动作干脆利落地将这些被淘汰的考生架了起来。
考生们拼命挣扎着,双脚在地上乱蹬,双手在空中挥舞,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不要啊,再给我一次机会!”
但士兵们不为所动,强行将他们拖出了考场。
而那些一直保持平静的考生们,此时则是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庆幸。
一位沉稳的书生,轻轻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在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我忍住了,这等待虽然煎熬,但我坚持下来了。”
“看来这考核不仅仅是考知识,更是考我们的定力和纪律性。”
一位经验丰富的官员,微微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坚定。
他在心里想着:“这第一轮考核就如此严格,后面的肯定更难。”
“不过我通过了这一轮,说明我的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我要更加小心谨慎,争取在后面的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当淘汰掉的考生被全部带走后,考场再次恢复了平静。
这时,赵谦、黄观、夏元吉、解缙、杨荣、杨士奇、杨溥几人走进了考场。
赵谦站在考场前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说道:“恭喜你们通过了第一轮的考核。”
“这一轮看似简单,实则是对你们定力和纪律性的一次考验。”
“在漫长的等待中能够保持平静,这是为官者必备的品质。”
“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考核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黄观、夏元吉、解缙等人也纷纷点头,对考生们表示了鼓励和期许。
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则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些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
他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考场内的考生们听了他们的话,个个精神振奋,眼神中充满了斗志,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赵谦走出考场。
只见考场外被淘汰的考生们依旧围聚在一起。
他们满脸绝望与不甘,眼神中还残留着刚刚被淘汰的痛苦。
有的还在小声抽泣,有的则神情呆滞地望着天空。
看到赵谦出来,他们纷纷围了上来,继续苦苦哀求。
“大人,求求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是啊,大人,我们为了这次考核付出了那么多,不能就这么被淘汰。”
赵谦看着这些苦苦哀求的人,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先安静一下。”
“陛下说了,明年你们还有机会。”
“只要你们回去后好好反思,努力提升自己,来年定能有更好的表现。”
听到赵谦的话,考生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他们停止了哭泣和哀求,静静地听着赵谦的话。
“陛下心怀仁慈,给了你们重新再来的机会,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机会,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
赵谦语重心长地说道。
接着,赵谦趁着这个机会,面向所有在场的人,郑重宣布:
“陛下有旨,以后除了科举,以及官员的三年小考、五年大考之外,还会每年格外考核一次。”
“这是陛下为了选拔更多优秀人才,确保朝廷官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而做出的决定。”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考生们和被淘汰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每年都考核一次,这压力可就更大了。”
“不过这也说明陛下对人才的重视,我们以后得更加努力了。”
赵谦看着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陛下希望通过这些考核,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大家要明白,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你们有能力,就一定能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被淘汰的考生们听了赵谦的话,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明年的考核做好准备。
而那些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们,也意识到了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他们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接下来的考核中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赵谦看着众人坚定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朱允熥的这一决定,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努力提升自己,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谦转过身,目光扫视着那些成功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们。
这些考生们个个神情紧张又期待,挺直了腰板,眼神紧紧地盯着赵谦,生怕错过他说的每一个字。
赵谦说道:“恭喜你们顺利通过了第一轮考核。”
“接下来,第二轮考核的题目其实也很简单。”
“陛下给你们七天的时间,在这七天里,你们可以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去。”
“你们既可以选择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起下地劳作。”
“也可以投身到商业活动中,体验经商的酸甜苦辣。”
“亦或是去当一名工匠,感受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辛勤付出。”
听到这里,考生们有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对即将到来的体验充满了期待。
有的则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该选择哪个行业去深入体验。
很快,就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这考核太有意思了!我从来没有下过地,一直待在书斋里读书,这次正好可以去田间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
“我想去经商!听说经商可不容易,要懂得市场行情,还要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倒要看看,这其中有什么门道。”
“当工匠也不错!那些工匠们能做出那么精美的东西,肯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我要是能学到一两手,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
他们越说越兴奋,你一言我一语。
但有些人则是开始思索,陛下这个旨意和考核内容意味着什么。
“这考核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陛下是想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以便日后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是啊,我们得慎重选择,去田间能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情况,对制定相关政策有帮助。”
“经商能洞察市场动态,对经济发展有见解。”
“当工匠能知晓工艺技术,对推动产业进步有启发。”
“我觉得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兴趣来选择。”
“如果我之前在农业方面接触较多,去田间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要是对商业感兴趣,去经商或许能发现新的问题。”
他们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如何通过这次体验,为自己的仕途和为百姓谋福祉积累更多的经验。
在讨论的过程中,考生们对于不同的选择也产生了争论。
“我觉得下地最好,农民是国家的根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才能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
“经商才是关键!商业的发展能带动国家的经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只有商业繁荣了,国家才能富强。”
“你们都别争了,当工匠也很重要,工匠们的技艺是国家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展这些技艺,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他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但在争论的过程中,也互相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各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赵谦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道:“七天之后,你们要将自己在这七天里的感悟详细地写下来,呈递给陛下。”
“陛下希望通过这次考核,看到你们对社会各阶层的了解,以及你们对民生百态的感悟。”
“这不仅是对你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你们能否心系百姓、关注社会的一次检验。”
“在这七天里,你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所选的行业中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
“不要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陛下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真实的感悟和深刻的见解。”
考生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赵谦的意思。
“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去准备了。”
“记住,七天后准时将感悟呈递上来。”
赵谦说完,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考生们陆续离开考场。
……
金陵皇宫。
赵谦、解缙、夏元吉、黄观、杨士奇、杨荣、杨溥几人手中捧着记录考核情况的文书。
几人来到朱允熥面前,齐齐跪地行礼。
赵谦率先开口,“陛下,此次考核已经按照您的旨意安排下去。”
“第一轮考核极为严格,淘汰了不少人。”
“那些未能通过的,皆是在定力和纪律性上有所欠缺之人。”
朱允熥微微点头,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在意。
他看向众人,缓缓说道:“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人是必然的,朕更关心的是第二轮考核中。”
“你们觉得去田地体验、去经商历练,亦或是去当工匠实践的考生,谁更有潜力?”
解缙向来才思敏捷,他微微欠身,率先答道:“陛下,依臣之见,去田地的考生或许更能体会到民生之艰难。”
“民以食为天,农业乃是国家之根本。”
“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同劳作,能真切地了解到农民的疾苦和需求。”
“日后若为官,定能在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有所作为,为百姓谋得更多福祉。”
夏元吉则捋了捋胡须,沉稳地说道:“陛下,经商之道亦不可小觑。”
“如今我大明商业日益繁荣,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去经商的考生能在市场的浪潮中学会洞察商机、应对风险,培养出敏锐的经济头脑。”
“他们日后若能将所学运用到国家的经济管理中,定能为我大明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黄观皱着眉头,认真思考后说道:“陛下,工匠们掌握着精湛的技艺。”
“去当工匠的考生能深入了解到工艺制作的流程和精髓,这对于推动我大明的手工业发展、提升国家的工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而且,工匠们的专注和执着精神,也能感染这些考生,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谨和负责。”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对视一眼,杨荣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这三个行业各有其独特之处,都能让考生们学到不同的东西。”
“去田地能培养他们的悲悯之心和对基层的了解。”
“去经商能锻炼他们的商业头脑和应变能力。”
“去当工匠能塑造他们的工匠精神和专注品质。”
“很难说哪个行业的考生更有潜力,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在这七天的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朱允熥听着众人的回答,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你们所言皆有道理,朕安排此次考核,就是希望考生们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解不同行业的情况。”
“无论他们选择哪个行业,只要能用心去体验、去思考,都能有所收获。”
“朕期待着他们七天后的感悟,看看谁能真正从这次体验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几人听了朱允熥的话,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深知,这次考核不仅仅是对考生们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和人生阅历的一次提升。
而朱允熥的这番话,也让他们对这次考核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