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王子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简直就是艺术品!

为首的使者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惊愕的神情,那表情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他身旁的一位年轻使者更是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呼:“天啊,这就是大明的金陵城吗?如此壮观!这城门,比我们印度最大的寺庙还要高大!”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他们缓缓走进城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各种精美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有色彩斑斓的丝绸,那丝绸质地柔软,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天上的云霞飘落人间。

使者们走近丝绸店,一位使者轻轻抚摸着一匹丝绸,那丝绸触感细腻,如同婴儿的肌肤一般光滑。

他惊叹道:“这丝绸的质地,如此细腻,我们印度的丝绸与之相比,简直就像粗糙的麻布。”

有造型各异的瓷器,瓷器上的图案精美绝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瓷器上飞出来、游出来。

使者们围在一个瓷器摊前,看着那些精美的瓷器,眼中满是惊叹。

一位使者拿起一个青花瓷瓶,仔细地端详着,瓶身上的青花图案绘制得十分精美,仿佛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他说道:“这瓷器上的图案,如此精美,简直就是艺术品。我们印度的工匠,恐怕很难做出如此精美的瓷器。”

还有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茶叶,那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清幽,让人闻之顿感心旷神怡。

使者们走进一家茶叶店,店主热情地招呼他们,并拿出几种不同的茶叶让他们品尝。

使者们轻轻抿了一口茶,那茶香在口中散开,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一位使者说道:“这茶叶的香气,如此清幽,喝上一口,仿佛能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

街道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华丽的官服,官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有朴素的民服,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

孩子们在街道上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是世间最美的音符。

使者们看着这些孩子,心中不禁感慨:“在我们印度,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贫困和战乱之中,哪有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突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使者们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艺人正在街边表演。

他们有的吹奏着笛子,那笛声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有的弹奏着古筝,那古筝声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围观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气氛十分热烈。

使者们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住了,他们停下脚步,静静地观看表演。一位使者感慨地说道。

“在我们印度,也有艺人表演,但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表演。大明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就在使者们沉浸在金陵城的繁华之中时,提前收到消息的朱允熥随便打发了一个小宦官去接待他们。

小宦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使者们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傲慢的神情,双手抱在胸前,说道。

“你们就是印度来的使者吧,陛下让我来接待你们。跟我走吧。”

使者们看着这个小宦官,心中不禁有些不悦。

他们远道而来,代表着印度帝国的尊严,却只得到了这样一个小宦官的接待。

为首的使者皱了皱眉头,向前走了一步,说道。

“请问阁下是哪位大人?我们此次前来,是带着印度国王的诚意,希望能得到贵国更隆重的接待。”

小宦官不屑地笑了笑,翻了个白眼,说道:“哟,还挑上了。我就是奉陛下旨意来的,你们就别不知好歹了。赶紧跟我走,别耽误时间。”

说完,便转身向前走去。

使者们无奈地对视了一眼,只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跟着小宦官走去。

一路上,小宦官不停地催促着他们快走,还时不时地嘲笑他们的穿着和举止。

使者们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但他们还是努力克制着自已。

小宦官带着使者们来到了一处简单的驿站。

驿站的建筑十分普通,与他们在街道上看到的那些华丽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驿站的大门有些破旧,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了不少,露出了里面的木头,门上的铜环也失去了光泽,显得十分陈旧。

走进驿站,里面的设施也十分简陋,房间狭小而昏暗,床铺也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床破旧的被子。

使者们看着这简陋的驿站,脸上露出了屈辱的神情。

为首的使者皱了皱眉头,对小宦官说道。

“这就是你们大明接待我们的地方吗?我们是代表印度帝国而来,希望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驿站,实在是与我们的身份不符。”

小宦官不屑地笑了笑,双手叉腰,说道:“这已经很不错了。你们就先在这里住着吧,等陛下有空了,自然会接见你们。”

“别以为你们印度有多了不起,在我们大明眼里,你们不过是远方的小国而已。”

说完,小宦官便转身离开了。

使者们看着小宦官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屈辱。

一位年轻的使者气得满脸通红,握紧了拳头,说道。

“太过分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我们一定要向他们的陛下讨个说法。”

为首的使者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还不是发作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和谈,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而坏了大事。先忍一忍吧,等见到了他们的陛下,再好好说。”

在等待被接见的日子里,使者们并没有闲着。他们表面上装作安分守已,实际上却偷偷地在金陵城收集情报。他们利用外出的机会,四处打听大明的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一天,几位使者来到了金陵城的一个集市上。

他们装作是普通的游客,在集市上闲逛。他们与商贩们交谈,询问着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产地,试图从中了解大明的经济状况。

一位使者走到一个卖兵器的摊位前,拿起一把宝剑,仔细地端详着。

他问道:“老板,这把宝剑是哪里生产的?质量如何?”

商贩笑着回答道:“这宝剑是我们大明的工匠精心打造的,质量上乘,削铁如泥。我们大明的兵器制造技术可是非常先进的,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

使者听了,心中暗自惊叹。

他又问道:“那你们大明的军队装备的都是这样的兵器吗?”

商贩点了点头,说道:“那当然。我们大明的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有了这样的兵器,我们就能保卫国家的安全。而且我们的军队还有先进的火器,威力巨大。”

使者们一边与商贩交谈,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他们发现,集市上有很多人在巡逻,这些人眼神犀利,行动敏捷,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高手。

他们心中不禁有些警惕,意识到自已的行动可能已经被大明的人监视了。

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朱允熥派出的眼线的眼睛。

这些眼线隐藏在人群中,有的装作是普通的路人,有的装作是商贩,默默地注视着使者们的行动。

每当使者们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眼线们都会及时上报给朱允熥。

其中一位眼线是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他看似专注地卖着糖葫芦,实则眼睛一直留意着使者们的动向。

当使者们与兵器商贩交谈时,他悄悄地靠近,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然后,他找了个机会,迅速离开了集市,将情报传递给了上级。

朱允熥在宫殿里收到了眼线们的报告。

他坐在龙椅上,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说道:“这些印度使者,还想在我们大明收集情报,真是不自量力。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于是,朱允熥下令加强对使者们的监视,确保他们不会做出任何对大明不利的事情。

而使者们虽然察觉到了可能被监视,但他们还是不甘心就此放弃,继续寻找机会收集更多的情报,为印度帝国的未来做打算。

他们在金陵城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小心翼翼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已的命运将会如何,也不知道这次和谈是否能够成功。

他们只能在这看似繁华却又暗藏危机的金陵城中,等待着被朱允熥接见的那一天。

金陵城的宫殿在晨曦中被镀上一层金黄,琉璃瓦闪耀着璀璨光芒,似是无数星辰坠落凡间。

早朝的钟声雄浑悠长,如滚滚闷雷在宫殿内外回荡,唤醒了这座古老都城新一天的喧嚣与庄严。

朱允熥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

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龙须微颤,似欲破壁而出,彰显着无上的威严与尊贵。

他的面容冷峻刚毅,眼神深邃如渊,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不怒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