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王子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一章:粮草问题

谋士向前走了两步,指着墙上悬挂的朝鲜半岛地图,说道。

“陛下,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朝鲜,宣扬我大明的威德,拉拢朝鲜内部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势力。

比如,朝鲜国内的一些贵族,他们对国王的统治或许存在不满,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诱惑,让他们为我所用。

在军事上,海路舰队可先对朝鲜沿海城市进行骚扰和封锁,吸引朝鲜的注意力。

陆路军队则选择合适的路线,迅速穿插到朝鲜半岛的中部,切断其南北联系。”

“此计甚好。但如何保证使者的安全和拉拢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位大臣提出疑问。

谋士微微一笑,说道。

“我们可挑选精明能干、口才出众的使者,携带丰厚的赏赐前往朝鲜。同时,在使者身边安排精锐的护卫,确保他们的安全。

对于拉拢的势力,要给予足够的利益诱惑,如封官许愿、赏赐土地等,让他们为我所用。

而且,我们可以在暗中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朝鲜国内的动态。”

朱允熥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但海路和陆路的进攻时间和配合要协调好,不能出现脱节的情况。”

这时,一位名叫陈锐的将领站出来说道:“陛下,海路进攻和陆路进攻的时间差需要精确计算。

海路舰队的骚扰和封锁可以提前进行,吸引朝鲜的兵力到沿海地区。

而陆路军队则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趁朝鲜后方空虚,迅速推进。”

朱允熥看着陈锐,满意地说道:“你考虑得很周到。此事就由你与主帅共同商议具体的时间安排。”

“陛下,粮草问题也是此次征伐的关键。”

一位负责后勤的大臣站出来说道,脸上满是担忧。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不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保证粮草的供应,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朱允熥说道。

“陛下,朝鲜半岛地形复杂,运输粮草困难重重。若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不仅耗费时间,还容易遭到敌人的袭击。”

后勤大臣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朱允熥问道。

后勤大臣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我们可在靠近朝鲜半岛的沿海地区建立粮草储备基地,提前将粮草运往此处。在运输过程中,派遣军队护送,确保安全。

同时,在朝鲜半岛内部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临时的粮草补给点,以便及时补充军队的粮草。”

“此计可行。但要注意粮草的管理和保护,防止被敌人破坏。”朱允熥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会安排妥当。臣会挑选忠诚可靠的官员负责粮草的管理,加强对粮草储备基地和补给点的守卫。

同时,制定严格的粮草管理制度,防止贪污和浪费。”后勤大臣拱手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这时,一位谋士提出建议:“陛下,我们还可以考虑与当地的百姓合作,购买他们的粮食和物资。

这样既能解决一部分粮草问题,又能赢得当地百姓的支持。”

朱允熥点头说道:“此计甚好。但要注意公平交易,不能欺压百姓。”

“陛下,陆军在朝鲜半岛的地形上顺利行进也是一个难题。”一位名叫赵虎的将领说道。

“是啊,朝鲜多山地和丘陵,道路崎岖,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军。”另一位将领附和道。

朱允熥皱了皱眉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陛下,我们可提前派遣侦察兵,对朝鲜半岛的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绘制精确的地图。根据地图,选择合适的行军路线。

同时,对陆军进行山地作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赵虎提出建议。

“不错,还要准备好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如轻便的武器、攀爬工具等。”另一位将领补充道。

朱允熥点头说道:“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要尽快安排侦察兵出发,同时加强陆军的训练。”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领,名叫周雄,站出来说道:“陛下,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招募当地的向导。

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和道路,能够带领我们的军队避开危险,顺利行进。”

朱允熥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妙。要尽快安排人员招募当地向导,给予他们丰厚的报酬。”

“此次征伐,挑选合适的主帅和将领至关重要。”朱允熥说道,目光扫视着殿堂内的众人。

“陛下,臣以为林岳将军经验丰富,作战勇猛,可担任此次征伐的主帅。”一位大臣推荐道。

“林岳将军确实有勇有谋,但此次征伐涉及海路和陆路两方面的作战,需要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的将领。”另一位大臣提出不同意见。

“那依你之见,谁更合适?”朱允熥问道。

这位大臣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萧逸将军不仅熟悉海战,对陆战也颇有研究,且善于协调各方力量。臣以为他担任主帅更为合适。”

殿堂内顿时又议论纷纷,众人各抒已见。

有的支持林岳,认为他作战经验丰富,能够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有的支持萧逸,认为他更具统筹能力,能够协调海路和陆路的作战。

朱允熥静静地听着,心中也在权衡。过了一会儿,他说道。

“朕也认为萧逸将军较为合适。他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能够胜任此次征伐的主帅之职。”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说道。

“那将领的人选呢?”朱允熥接着问道。

“陛下,赵虎将军擅长山地作战,可带领陆军从陆路进攻;陈锐将军熟悉海战,可指挥海路舰队。”一位大臣推荐道。

“好,就这么安排。同时,还要挑选几位得力的谋士和大臣随队出征,为将领们出谋划策。”朱允熥说道。

“陛下,臣愿随队出征,为此次征伐贡献自已的力量。”一位谋士站出来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还有臣!”又有几位大臣和谋士纷纷响应。

朱允熥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你们的支持,朕相信此次征伐定能取得胜利。”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各项事宜终于确定下来。朱允熥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此次征伐朝鲜半岛,是我大明的重要战略行动。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扬我国威!”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殿堂。

殿堂外,阳光依旧灿烂。朱允熥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此次征伐充满了挑战,但他有信心带领大明军队取得胜利,让朝鲜半岛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日子里,军队开始紧张地筹备和训练。萧逸将军迅速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与赵虎和陈锐将军密切沟通,协调海路和陆路的行动。

他每天都会召集将领们开会,讨论作战方案的细节,不断完善计划。

侦察兵们也纷纷出发,前往朝鲜半岛进行地形勘察。

他们身着轻便的服装,携带简单的装备,深入朝鲜半岛的山林和村庄。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绘制地图,收集情报,为军队的行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勤部门则忙着在沿海地区建立粮草储备基地,筹备充足的物资。

他们四处采购粮食、武器和装备,组织运输队伍将物资运往储备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运输道路不畅、物资短缺等,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而那些被选中随队出征的谋士和大臣们,也在积极地收集朝鲜半岛的情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充分的准备。

他们研究朝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分析朝鲜内部的势力分布,为将领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他们深知,此次征伐不仅关系到大明的荣耀,也关系到自已的使命和责任。

在这紧张的筹备过程中,朱允熥时刻关注着进展情况。

他不时地召见将领和大臣们,了解最新的动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他相信,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军队一定能够在朝鲜半岛上取得辉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