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攻下!

这些城市宛如印度的屏障,一旦被攻破,德里将直接暴露在大明军队的攻击之下。

当大军抵达第一座城市时,守城的印度军队早已严阵以待。城墙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士兵,他们手持弓箭和长矛,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紧张。城墙上插满了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守城的士兵们助威。

“开火!”朱柏一声令下,身后的火炮阵地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准确地落在城墙上和城内。

砖石飞溅,硝烟弥漫,守城的印度军队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快,找掩护!”

一名印度军官惊恐地大喊道,但在这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炮弹在城墙上炸开,将城墙炸出一个个巨大的缺口,许多士兵被炮弹的气浪掀翻在地。

“冲啊!”随着冲锋号响起,大明的士兵们呐喊着冲向城门。他们手中的火枪喷射出一道道火舌,将试图抵抗的印度士兵纷纷击倒。

在火炮和火枪的掩护下,攻城器械迅速靠近城门,士兵们奋力推动云梯,攀爬城墙。

城墙上的印度士兵拼命地投掷石块和标枪,试图阻止大明军队的进攻。但在大明先进的武器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那么无力。

一名印度士兵惊恐地看着眼前如狼似虎的大明士兵,手中的长矛都拿不稳了,嘴里喃喃自语:“这是什么样的军队,我们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一名年轻的大明士兵在攀爬云梯时,被一块石块击中了头部,但他只是晃了晃,便又继续向上攀爬。

他的战友们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城门终于被攻破。

大明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印度军队展开了巷战。街道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印度士兵们节节败退,许多人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但也不要伤害无辜百姓。”朱柏骑在战马上,大声喊道。他深知,赢得战争不仅仅是靠武力,还要赢得民心。

在攻占了第一座城市后,朱柏和沐春没有丝毫的停歇,立即率领军队向下一座城市进发。他们采用了分兵多路、迂回包抄的战术,让印度军队防不胜防。

在攻打第二座城市时,印度军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加强了城门的防守。他们在城门处设置了重重障碍,并用巨石堵住了城门。

“用火炮轰开城门!”

沐春果断下令。火炮再次发出怒吼,城门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逐渐崩塌。但印度军队在城门后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对攻城的大明士兵进行疯狂射击。

“火枪队,压制敌人火力!”

朱柏指挥着火枪队,一排排火枪齐射,将城墙上的弓箭手纷纷击倒。与此同时,工兵队迅速清理城门处的障碍,为大军的进攻开辟道路。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年轻的大明士兵被箭射中了肩膀,但他咬着牙,坚持战斗。他的战友们纷纷围过来,为他包扎伤口,鼓励他继续战斗。

“兄弟,坚持住,我们一定要拿下这座城市!”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第二座城市也被大明军队攻克。印度的防线被一步步地撕开,德里的大门已经向大明军队敞开。

随着德里附近的城市一座接一座地沦陷,印度国内的局势变得越来越混乱。许多大臣看到大势已去,连演都不演了,纷纷收拾行囊,逃离德里,投奔大明。

他们知道,继续留在印度,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大人,我们还是赶紧走吧,印度已经没有希望了。大明军队太强大了,我们根本无法抵抗。”

一名大臣焦急地对另一名大臣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

“是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听说大明军队对待投降的人还算宽厚,我们去投奔他们,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另一名大臣附和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侥幸。

与此同时,许多留守德里的将领也没有了守卫的心思。他们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士气越来越低落,心中充满了绝望。

“将军,我们还是走吧,再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条。”一名副将对将领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将领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大势已去,我们也无能为力。带着兄弟们走吧。”

于是,许多将领带着自已的军队逃离了德里,印度国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他坐在宫殿里,眼神呆滞,望着空荡荡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

宫殿里的装饰依然华丽,但此时在国王眼中,却显得那么凄凉。

“难道我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印度灭亡吗?”国王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悲凉。

这时,一名大臣匆匆走进宫殿,跪在国王面前,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大明军队势如破竹,我们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为了印度的百姓,陛下还是宣布投降吧。”

国王听了,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投降意味着失去尊严,意味着印度将成为大明的附属国。但他更不忍心看到百姓们在战争中受苦受难。

“罢了罢了,为了百姓,我宣布印度无条件投降。”国王无奈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悲凉。他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宫殿的窗前,望着外面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

朱柏和沐春接到印度国王投降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他们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德里。

德里城内,一片死寂。百姓们纷纷跪在街道两旁,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敬畏。他们看着这支强大的军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街道两旁的房屋破败不堪,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

朱柏和沐春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进宫殿。印度国王身着华丽的服饰,但此时却显得那么落魄。他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朱柏和沐春的眼睛。

“陛下,如今印度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希望你能遵守承诺,带领印度百姓臣服于我大明。”朱柏说道,声音威严而庄重。

印度国王颤抖着声音说道:“我愿意带领印度百姓臣服于大明,听从大明的号令。”

朱柏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只要你们诚心归顺,我大明不会亏待你们。从今以后,印度将成为我大明的一部分,我们会共同发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随后,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印度的大臣们纷纷献上了象征着权力的印玺和珍宝,表达了他们对大明的臣服。宫殿里,灯火辉煌,但气氛却有些压抑。

“从今天起,印度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让这里的百姓感受到我大明的恩泽。”沐春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责任感。

朱柏和沐春开始着手整顿印度的秩序,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他们任命了一些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协助管理印度。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大明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印度的发展。

在这场战争中,大明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威严。印度的有生力量被彻底打破,一个新的时代在印度拉开了帷幕。

而朱柏和沐春,也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大明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大明的朝堂上,朱允熥得知了印度投降的消息,心中十分欣慰。他坐在龙椅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朱柏和沐春此次立下了大功,他们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扬我国威。传朕旨意,对他们进行重赏。”朱允熥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大臣们纷纷跪地祝贺:“陛下圣明,此乃我大明之幸。朱柏和沐春将军英勇善战,实乃我大明之栋梁。”

而在印度的土地上,百姓们也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开始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对大明也渐渐产生了信任和感激之情。

“感谢大明军队,让我们结束了战争的苦难。希望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一名印度百姓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笑容。

一场战争,改变了印度的命运,也让大明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未来的日子里,大明和印度将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