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王子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八章:势如破局!

在攀登过程中,不少士兵受伤,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向上爬。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大明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将军,城门还是没有被攻破,两侧山峰的部队也遇到了顽强抵抗。”一名传令兵跑来报告。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焦急的神情,气喘吁吁地说道。

蒋忠将军皱了皱眉头,说道:“让火枪队在火炮的掩护下,靠近城门进行射击,压制城门上的敌军火力。”

火枪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在火炮的掩护下,慢慢靠近城门。“砰砰砰”的枪声再次响起,城门上的敌军被打得不敢露头。一些敌军士兵被火枪击中,惨叫着从城墙上坠落。

“好!继续攻击!”蒋忠将军喊道。

在火枪队的火力压制下,火炮队再次集中火力轰击城门。终于,城门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冲啊!”蒋忠将军下令步兵队发起冲锋。

步兵们高呼着口号,冲进了城门。城内的敌军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狭窄的街道上,双方士兵展开了近身肉搏,喊杀声震耳欲聋。

“杀!不要放过一个敌人!”一名步兵军官喊道。他挥舞着长剑,在敌军中左砍右杀,身上溅满了敌人的鲜血。

双方士兵在狭窄的街道上展开了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地面。有的士兵被敌人的长矛刺穿胸膛,痛苦地倒下;有的士兵则用匕首刺进敌人的喉咙,将其杀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大明军队终于占领了这处关口。奥斯帝国的守军纷纷败退,向后面的关口逃去。

连续失去三处关口后,奥斯帝国的守军士气低落。

他们匆忙退到了后面的关口,重新组织防御。士兵们脸上满是疲惫和沮丧的神情,他们的武器也残缺不全,仿佛一群战败的残兵。

奥斯帝国的王宫,往日里金碧辉煌,欢声笑语不断,宛如一座梦幻的殿堂。

然而此刻,阴沉的乌云笼罩着宫殿的尖顶,压抑的气氛如厚重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国王端坐在王座之上,他身着华丽的长袍,袍上的金线在微弱的烛光下闪烁着黯淡的光芒。

头戴镶嵌着宝石的王冠,此刻却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的脖颈微微弯曲。

他的面容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与难以置信,仿佛一尊被施了定身咒的雕像。

一名信使慌慌张张地冲进大厅,他的脚步踉跄,险些摔倒在地。“扑通”一声,他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

他的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说道:“陛下,大事不好!大明军队接连攻下了我们边境的多处关口,如今正势如破竹地向内陆推进!”

此言一出,整个大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噼啪”的声响。

国王瞪大了眼睛,眼球几乎要从眼眶中蹦出,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双手紧紧抓住王座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一头即将咆哮的野兽。

一众大臣和武官们也都惊呆了,他们原本以为大明军队即便强大,也不会如此迅速地突破边境防线。

有的大臣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茶水溅在精美的地毯上,形成了一片深色的污渍。

有的武官则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发出“咯咯”的响声,脸上露出愤怒又焦虑的神情,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暴起。

“这怎么可能?我们的边境防线固若金汤,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攻破?”

一位年迈的大臣惊恐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一定是那些守关的将领无能!”一名武官愤怒地喊道,眼中燃烧着怒火。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和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国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

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已必须保持冷静,才能带领国家度过这场危机。

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迅速回忆着边境的防御部署和大明军队的情报。

“都安静!”国王大声说道,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仿佛一道惊雷,让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大臣和武官们渐渐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国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希望国王能够想出一个应对之策。

“我们原本就对大明军队的强大有了心理预期,但没想到他们如此强悍。不过,现在不是惊慌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国王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站起身来,在大厅中来回踱步,脚步沉稳而有力。

一位智谋出众的大臣走上前,他的步伐轻盈而自信,双手抱拳,说道。

“陛下,大明军队此次进攻如此迅猛,想必是有备而来。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迅速调动军队到边境关口,加强防御。”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语气坚定而沉稳。

“可是,我们的军队分散在各地,要全部集结到边境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一位大臣担忧地说道。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双手不停地抚摸着下巴。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武官站出来,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上的铠甲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向前跨出一步,单膝跪地,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先调动离边境较近的军队,迅速前往关口增援。同时,派人到各地传达命令,让其他军队尽快集结。”

国王点了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你立刻去安排,务必让离边境最近的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武官领命后,匆匆离开了大厅。他的脚步急促而坚定,仿佛身后有千军万马在追赶。

“陛下,除了调动军队,我们还应该加强情报收集。了解大明军队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情况,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一位谋士建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敏锐的洞察力,语气平和而沉稳。

国王沉思片刻,说道:“你说得对。立刻派人潜入大明军队的营地,收集相关情报。同时,密切关注边境的动向,有任何情况及时汇报。”

然而,在商讨进一步的应对策略时,大臣和武官们之间出现了分歧。

一些大臣主张求和,一位文质彬彬的大臣走上前,他身着长袍,头戴方巾,举止优雅。他双手抱拳,说道。

“陛下,大明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惊人。我们与他们硬拼,恐怕难以取胜。

不如派使者前往大明,与他们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能避免生灵涂炭,又能保住我们的国家。”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武官们的反对。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官大步走上前,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大声说道。

“求和?那岂不是向大明示弱?我们奥斯帝国也是有尊严的,怎能轻易低头?

我们应该集结所有军队,与大明军队决一死战!我们的士兵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一定会为了国家和荣誉而战!”

“可是,战争一旦爆发,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尊严,而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主张求和的大臣反驳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语气中带着一丝哀求。

双方争论得越来越激烈,大厅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大臣们面红耳赤,争吵声此起彼伏;武官们则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

国王看着争吵不休的众人,眉头紧锁,心中十分苦恼。他深知,无论是求和还是开战,都各有利弊,他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都别吵了!”

国王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无奈。他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和文件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轻易求和,也不能盲目开战。我们要在加强防御的同时,观察大明军队的下一步行动,再做决定。”

大臣和武官们听了国王的话,渐渐安静下来。他们虽然心中仍然存在分歧,但都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听从国王的安排。

在国王的命令下,离边境较近的军队迅速行动起来。军营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们匆忙地收拾着武器和装备,他们的脸上带着紧张和兴奋的神情。

有的士兵在擦拭着手中的刀剑,刀身闪烁着寒光;有的士兵在整理着盔甲,将每一片甲叶都仔细地系好。

战马嘶鸣着,马蹄刨着地面,仿佛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