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 作品

第717章 天子南巡 41

朱翊钧的心境随着这次南巡,看到的庶民真实生活,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当然,这个变化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察觉到。

在之前,他是天子,是大明朝的皇帝,他看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灾情,全是奏报,这让他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同身受。

即便是锦衣卫上呈的秘碟,也不能让朱翊钧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可这次南巡,在北直隶,山东两地游荡了小十天,让他渐渐明白一件事……百姓不再是奏报上的一串串数字,他们跟自已一样,都是活生生的存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痛苦挣扎,都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涂泽民,确实贪污了,而且数额巨大,但朱翊钧只是警示,并未法办,这是因为他不想让浙江的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在之前,他认为这是一个合格皇帝应该做的。

用人吗,好人要用,坏人也要用,清廉的要用,有污点的也要用……要不拘一格……不用好的,只用对的……管他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可此时,朱翊钧对于自已用人,有了些许的怀疑……

涂泽民在乾清宫中,当面向皇帝陛下奏陈了浙江海事,吏治方面的事情。

朱翊钧细细听完,随后开口问道:“朕听说你这段时间身体不适,政务虽重,但也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已的身体……”

涂泽民微微欠身道:“陛下挂怀,臣这不过是些老毛病罢了。”

朱翊钧叹了口气,目光温和却又带着审视地看着涂泽民说道:“还是要好好珍惜身体啊,有些事情该交给别人干的还是要交给别人干,张佳胤是个不错的人才,如今他任布政使,你也不要有什么负担,可适当让他多分担些事务。”

涂泽民心中一紧,脸上却恭敬地应道:“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此时的涂泽民知道,皇帝陛下不是真的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他看重的还是浙江的稳定。

不过,涂泽民心中不敢有丝毫不满,有的只是惭愧,毕竟自已确实贪污了,面对皇帝看似关怀实则暗藏深意的话语,他的内心忐忑不安。

朱翊钧这次将浙江巡抚的召见顺序,放在魏国公的后面,已经是给够面子,重视了。

“朕也知道你在浙江这些年,为朝廷开海做了不少事,朕还记得你是高文襄公举荐,你没有给他丢脸,他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不过,人力终有尽时,朕也看出你,颇有些心力憔悴,张佳胤也好,其他的官员也罢,朕还是希望,你能给朕找一个能稳住浙江海事的官员……”朱翊钧缓缓说道。

这个时候,朱翊钧的话就已经非常直白了。

“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朱翊钧微微点头,说道:“你且先退下吧,好好调养身体。”

“是,陛下。”

涂泽民退出乾清宫时,霞光斜斜地切过汉白玉栏杆,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仰头望着飞檐斗拱间流转的云絮,南京皇宫的巍峨宫阙在晨色霞光中笼着层朦胧的金纱……

风掠过琉璃瓦时,檐角的铜铃发出细碎声响……

他慢慢的朝御阶走下,良久,紧绷的肩胛突然松弛下来,嘴角浮起一抹释然的笑。

激流勇退,实际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日后是否会得到清算,那就不是此时涂泽民能考虑的事情了。

涂泽民之后,朱翊钧召见了张佳胤。

这哥们清廉啊,不学外语,不好吃喝……

到了浙江那么久,见到了如此繁华的花花世界,保持了初心,在个人经济方面,经得起组织的考验,审查,甚至有的时候,布政使衙门理应给的车马费,这家伙也不支,账房送过来,也不要……

可,朱翊钧还是有些不满意。

因为张佳胤虽然保持了官员的清廉,可这家伙,过得也太清闲了。

换句话来说,就是品德过硬,业务太松。

按照常理来说,布政使到任之后,最迟一个月要召开布政使司过堂会,也就是碰头会。

全省的知府,知州,知县,一把手二把手都要来,要是张佳胤有要求的话,巡抚,海事司的官员也要过来。

作为浙江全省名义上的行政长官,张佳胤到了浙江之后,数次拖延这个布政使司过堂会的召开。

只管自已眼前这一摊子事,生怕,涂泽民觉得他要争权夺班。

最后,在朱翊钧的催促下,对皇帝亲自催促,在他到了浙江五个月后,才召见了这次过堂会……

这次,召见,好好的问一问,这哥们怎么想的,清明上河图还想不想要。

“臣张佳胤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半倚在龙纹宝座上,看着跪倒在地的背影。

总觉得这家伙短短一年,吃胖了不少……看来,浙江布政使司衙门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吗……

“到了浙江,做了那么久的布政使了,都做了些什么事啊……”朱翊钧漫无目的的询问道。

“回陛下,臣到任后...暂理了税赋清册,修缮了数处堤岸...

"

“算账,算账好啊,守着几卷账本当太平官,日子过得也舒心啊,是不是啊,张爱卿……”

张佳胤当然知道,这是皇帝陛下要点自已呢。

而后张佳胤立马情绪价值提供到位。

他赶忙跪地:“陛下恕罪,臣非是不想有所作为,实是...实是恐越俎代庖,扰了巡抚衙门...……浙江巡抚衙门与三司权责交错,臣恐贸然行事……”

话没有说完,却已经说完了……

朱翊钧闻言点了点头:“涂爱卿的身体多有不适,你们同朝为官,要互相帮衬,朕刚刚也已经叮嘱过他了……”

“是,陛下,臣清楚了。”

朱翊钧看着张佳胤,沉思片刻后,道:“莫要让朕失望……”

“臣愿为陛下在浙江执秤定山海,量税赋则锱铢必较,如衡器之准,安黎庶则绸缪未雨,若星斗之恒……此身此志,甘作陛下手中砺石,纵使前路惊涛拍岸,亦必踏浪而行,不负君恩……”

“说的好,说的好听啊……朕可不是光听别人说的,朕还要看你怎么做,浙江这么多年了,海事里面还是有几个朕也知道的人才,你要是不努力,不上心,这一摊子事,就还是人家做主……”

“是,陛下,臣一切都清楚。”

…………

朱翊钧到了南京的第一天,一刻也没有闲着……

他用了一上午,召见了十三名官员,全是南京的各部衙主官,只要是南京的重臣,都有机会跟皇帝陛

而到了中午,朱翊钧用完清淡的膳食后,继续召见官员。

一直到了傍晚的时候,在宫门外守了一天的张丁征,才被召入宫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