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窥月 作品

第99章 二次进宫

顾律回府后发现云氏兴奋的厉害,就知道她今日和御安长公主相处的不错。

“没想到长公主性情如此平和。”云氏垂首修剪瓶中今年初开,从庄子上刚送来的梅花,为自己的新识好友打抱不平,“京中那些谣传尽是些捕风捉影空穴来风的讹言。”

顾律一笑,这才不过见上一面就给维护上了。

他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当年御安长公主当众鞭打朝臣的厉害劲可是亲眼见识过。

性情平和?不过是看在望哥儿对赵凌有救命之恩的份上,换个人试试?可就不一定是一个结果了。

云氏不见他说话,不依不饶道:“我说的难道不对?一个人是何等性格,是好是坏都需得见面自己感受,反正我是觉得御安长公主不是传言中的那种人。”

顾律还能怎么样,自然是附和道:“娘子说的有理,听信谣传便下定论之举实在狭隘,有失公允,娘子乃观大局者,寻人及不上。”

云氏被捧得飘飘然,放下花剪抬手勾住顾律脖子,“夫君可真会说话。”

顾律眼底含笑,揽住她腰间,缓缓低头,“为夫说的字字真切。”

“爹,娘——”

外面传来小孩叽叽喳喳的叫声,顾知望风风火火闯了进来,两夫妻飞速分开,装作若无其事。

顾律咳嗽了声,看向跑得脸上红扑扑一片的儿子,“没个稳重样。”

“爹娘刚刚在做什么?”

云氏捋了捋头发,“娘在修剪花枝,怎么样,好看吗?”

顾知望眯了眯眼睛,感觉不对劲。

小孩就是这样,越是遮遮掩掩便越是要揪着挖到底。

顾律:“爹娘在讨论要不要再给你找个夫子,这几日在家也不能荒废了。”

顾知望瞬间偃旗息鼓,摸着肚子道:“我饿了,阿序也饿了,爹娘我们赶紧吃饭吧。”

拙劣的话题转移。

顾律也不拆穿他,叫了人上菜。

见爹娘没有要继续刚才话题的意思,顾知望松了口气,重新支棱了起来。

开始滔滔不绝讲述新到的海东青有多漂亮威风。

顾律不打断儿子的兴致,只是等到他平息下来后才道:“望哥儿于小郡王有救命的恩情,这只海东青当作谢礼无可厚非,但需得记住,不可索取无度,这样只会招人厌烦。”

“望哥儿知道,爹之前教过望哥儿的。”

顾律笑着摸了摸他脑袋,心中欣慰。

一家人移步膳厅用饭。

*

几日的时间,周县突发汛灾的消息传扬,不少长斋礼佛,心怀慈悲的官家夫人,商贾之家纷纷助捐。

周县离京不远,就是元景帝也颇为关注。

从前乐捐者得陛下御赐牌匾,金口称赞的先例不少,不管是不是真心慈悲,总归是有个表示,得了善扬。

不过待到确切的遇灾人数和损失递交京城时,却叫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汛灾出现的时间为晚间,这时候大多村民都已吃过晚膳歇下,黑灯瞎火的没有任何防备,是最糟糕的情况。

可这次遇难人数仅仅只有十一人,其余百姓皆被提前转移至空旷地,连家中牲畜都被带走,这才躲过一劫。

听闻此结果,众人的好奇心纷纷被吊了起来。

难不成这小小周县还有什么通晓天地之术的高人?能够提前预知灾祸。

周县给出的说法却是遵从了关山侯的命令紧急撤离,可顾律身在京城,又是如何能知道周县之事。

其最终真相却是惊掉了众人下巴。

周县之灾,被出言预测的仅仅是一七岁小儿,正是关山侯家闹着离家出走的小少爷顾知望最先察觉,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元景帝听闻也是颇感意外,传召了人进宫询问。

顾知望算是又出名了一把。

这次进宫同样是有顾律顾知序陪同,第二次入宫,顾知望远没有上次的忐忑。

领他的公公还是上次那位,只是这回待遇升级了不少。

在殿外没等多久就被叫了进去,等候的功夫也是在外头的偏殿里用了茶水点心。

进殿后,元景帝没有一开始便问有关周县的事,而是调侃道:“听说你闹着离家出走了,为何缘故,如实给朕交代。”

顾知望已经隐隐看透他爱吓唬小孩的本质,并不如何慌张。

“回陛下,是小民与爹闹了矛盾,冲动之下才负气离家,小民已经知道错了。”

元景帝哦了声,“那定然是你淘气,顾爱卿才与你动气。”

顾知望瞬间破功,急着反驳,“才不是,爹冤枉我,还打我,就是爹的错,爹还向我道歉承认错误了呢。”

他一着急连自称规矩都给忘了,元景帝也不与他计较,越听眉头挑得越高。

想不到顾律居然会跟自己儿子低头认错,还真是将儿子当祖宗供着了。

他强压下继续探寻别人家事的念头,步入正题,“那你再说说,又是如何发现周县汛灾的?”

顾知望脑袋开始转了起来,顾律教儿子的说辞成功用上。

“回陛下,是小民在经过周县时忽逢大雨,听见山谷上有奇怪的声响,无意发现路边的河水变得浑浊,心中不安,才叫侍从通知周县府衙,没成想夜间真出了事。”

元景帝颔首,他自然是不信外头传乎其神的说辞,更相信顾知望口中有理有据的实证。

“不错,少少年纪观察入微,心系百姓,免于数千百姓遇难,大功一件,该赏。”

顾知望不自觉挺起胸膛,就听见元景帝继续道:

“这样,国子监弘文馆,给你留一个名额,如何?”

历来有品级的官员都拥有同期内的一个国子监荫监名额,正常来说顾知览将来结业入仕,顾知望便能接替兄长入读,可经过侯府血脉混淆的事公开大白后,他的身份便有些尴尬,元景帝这是替将他以后的事都考虑到了。

只有在宣政殿贴身伺候的人才知道这位顾小公子不一般,是真入陛下的眼了。

寻常的赏赐再隆重也不过嘴皮子磕碰两下,又如何抵的过被陛下处处的着想。

元景帝也觉得自己实在贴心,结果却是看见底下的小孩苦了脸,不由气笑了。

“你还不乐意了?”

顾知望表示这完全是自然反应,控制不住的,但他敢说吗,敢当着陛下的面表示不乐意吗,又不是没活够。

“小民是太高兴了,没反应过来,谢陛下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