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同志,你这是双喜临门啊

“沈同学是吧?”徐院士和蔼地在沈茵茵对面坐下,“我听学校领导说,你才大二?”

沈茵茵连忙放下茶杯,温声道:“是的,徐院士,我今年刚上大二。”

“了不得!你刚才提到的基因编辑技术,连我们研究所的博士生都未必能说得这么透彻!”

沈茵茵脸颊微红,她毕竟曾经有过好多年的经验,还真是不能这么比的。

“沈同学,你将来毕业了,打算做临床医生还是……”

“其实……”沈茵茵鼓起勇气,眼睛亮晶晶的,“我对生物科技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基因治疗在罕见病方面的应用。”

徐院士突然前倾身体,双眼炯炯有神。

“巧了!我们正在筹建一个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烫金名片,“等你完成学业,欢迎来实习。虽然现在说这个还早……”

沈茵茵双手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凹凸有致的烫金字样时微微发抖。

上辈子她做了好多年临床医生,救过无数病人却也有太多无能为力的时刻。

如果能参与研发根治疾病的基因药物……

“好的,谢谢徐老,到时候我一定去。”

徐院士哈哈大笑,“好好,到时候我等你!”

等徐院士走远,阮泠立刻凑过来,掐了下沈茵茵的脸蛋。

“大二就被徐院士看中,茵茵,你知道他实验室多难进吗?去年有个博士为进他团队,在研究所门口打了三个月地铺都没用……”

沈茵茵摩挲着手里的名片,也是满脸的高兴。

那天的庆功宴之后,沈茵茵就开始正常上课,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得很快,直接到了4个月产检的时候。

这一次霍枭在部队没回来,她是一个人去的省中心医院。

沈茵茵独自坐在妇产科门外的长椅上,手里攥着门诊病历本,不知道怎么的,莫名有些紧张。

“36号沈茵茵!”

护士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沈茵茵起身,匆匆走进诊室。

医生把听诊器贴到沈茵茵肚子上,脸上带着笑。

“孩子心跳很有力嘛。”她说着,突然眉头一皱,又换个位置听了听,“咦?”

“怎么了医生?”沈茵茵紧张地抓住检查床边缘。

医生没答话,转身推来一台新的B超机。

“新配的设备,我给你仔细看看。”

冰凉的耦合剂涂在肚皮上时,沈茵茵打了个哆嗦。

屏幕上雪花点很多,但能看清两个模糊的小光点。

“哎哟!”医生突然拍了下大腿,“同志,你这是双喜临门啊!”

见沈茵茵一脸茫然,她笑着指了指屏幕。

“两个胎心,你看,这边一个,那边一个……是双胞胎!”

沈茵茵猛地撑起身子,盯着屏幕上那两个模糊跳动的小光点,整个人都懵了。

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才微微隆起的肚子,怎么好端端的,肚子里就变成揣了两个了?!

“不过……”

医生突然严肃起来,收起B超探头,在病历本上刷刷写着。

“同志,你太瘦了,怀双胎负担重,你现在这个体重可不行,必须得好好补充营养!”

沈茵茵这才回过神,低头看了看自己纤细的手腕。

她头一两个月的时候孕吐反应重一点,吃的不算多,现在已经恢复过来,吃的比从前多了。

没想到营养还是跟不上。

“这是维生素,去药房领。另外你自己也多注意食补,蔬菜、鸡蛋、肉、鱼,最好都多吃点。”

沈茵茵一一记下,医生还在絮絮叨叨地嘱咐。

不能提重物、每天要保证午睡、最好暂时别骑自行车……

她听得脑袋嗡嗡作响,手里攥着的病历本都沁出了汗。

走出医院大门时,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

沈茵茵站在台阶上,看着街上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行人,突然觉得有些不真实。

她下意识又摸了摸肚子,这里居然有两个小生命……

她迫不及待想告诉霍枭这个消息,想看他惊喜的表情,想被他紧紧搂在怀里……

可是他现在正在执行秘密任务,连封信都收不到。

沈茵茵慢慢走下台阶,小心地把病历本收进挎包最里层,决定先去供销社把鸡蛋买了。

等霍枭回来,一定要好好跟他“算账”。

都是他干的好事,一下子送来两个小祖宗!

想到这儿,她嘴角又忍不住上扬,迎着阳光往家的方向走去。

……

山区的训练基地还笼罩在浓雾中,霍枭已经带着五名选拔出来的骨干站在了六辆新型装甲侦察车前。

这些侦察车是刚从军工单位秘密运抵的,车身还裹着防尘布,金属外壳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霍枭掀开第一辆车的防尘布,露出车体上崭新的编号。

“同志们,这六辆车,全军区就这么多。经过前段时间的训练,大家应该都掌握了如果改装的基本技能,现在就是实践的时候了。

两个月后,我们要开着它们参加夏季大演习的选拔赛。通过选拔,才能正式参加大演习,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必须全力以赴。”

“是,保证完成任务!”

身旁五人齐齐应声,声音洪亮。

霍枭拍了拍车身,金属的冰凉触感透过手套传来。

“这不是普通的侦察车,它配备了新型红外夜视系统、数字化通讯设备,还有这个。”

他掀开车顶的装甲板,露出一个复杂的电子操作台。

“全地形侦察雷达,能穿透烟雾和雨幕,锁定五公里内的移动目标。”

队伍里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装备,他们只在内部简报上见过模糊的照片。

哪怕之前培训已经有过了解,但亲眼见到,那感触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开始实践操作!”

训练场上的探照灯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霍枭趴在车底,满手油污,正在调试底盘悬挂系统。

“霍队,这个液压装置和说明书上的不一样!”

一名战士从另一辆车底下钻出来,脸上沾着机油。

霍枭抹了把汗,爬出来接过手册,快速翻到某一页。

“原版的说明书有误,我们这批车是改进型。”他指向车底的一个部件,“看这里,多了一个减震阀,所以液压压力要调整……”

战士们面面相觑,队长怎么会知道连说明书都没写的内容?

霍枭头也不抬,“我在军工杂志上见过外军同类型号的改装方案。杂志之前也给了你们……”

话他没直接挑明,但言下之意很明显。

他们拿到军工杂志,根本没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