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这张报纸的主角不是别人,而是包装厂的办公室主任曹欣。
因为王运霞的缘故,曹欣屡屡看陈远志不顺眼,明里暗里给他下绊子。
陈远志虽然不怕,但是他要经常去包装厂定做包装袋,万一他在暗中动些手脚就麻烦了。
商场定律第一条,遇见可能坏事的人,一定不能手下留情,尽量在第一时间清理掉。
不过,眼下刚从洛邑回来,三两天内不会再去。
等下次见面,就是曹欣滚出包装厂的时候!
看了三张报纸,颇有收获,陈远志心情愉悦,便收拾收拾,进入梦乡和小芳约会去了。
次日清晨,陈远志早早的就起床了。
昨天有事耽误了,没来得及去镇上,今天他要趁早去镇上买肉买菜。
上梁是大事,农村每逢大事,都要大吃一顿,上梁自然不能例外。
农村这么执着于吃,其实还是长期吃不饱穿不暖造成的。
民以食为天,甚至很多地方见面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之类的话。
不得不说,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
因为要买很多菜和肉,陈远志特意开着拖拉机,经过那个破窑洞的时候,陈远志下意识的停下来进去看了看,顿时就笑了。
这些天没来,破窑洞里再次长满了黑木耳,不过,因为季节原因,地曲莲倒是没有了。
这也不错,回来的时候采了,刚好做菜。
陈远志没有急着采,而是先去镇上买菜。
到了菜市场,把车停在路边,开始在市场里面转。
不停有人和他打招呼。
“哟,有些天没见了,咋不卖调料了?”
陈远志笑着回应,“我去远处卖了,本地就交给我姐了。”
“哈哈,你姐也不错,卖的调料和你一样。”
“本来就是我做的,我姐只是销售。”
“明白,听恁姐说过,那你今个是?”
“今天上梁,买些东西请乡亲们。”
“哦,上梁大吉啊!”
“谢谢谢谢。”
一路走来,不知重复了多少次,陈远志不厌其烦的一一回应。
这就是人情世故,不管是老熟人,还是见过几次,大家都是笑脸相迎,自然不能板着脸。
青菜、豆腐、白菜、萝卜、茄子、粉条……
一路走来,见什么买什么,拖拉机车厢都占了一半,然后又去买了一个三四十斤的后臀尖,这才准备回去了。
正准备摇车,忽然听到一声惊喜的声音,“陈皮,我正准备去你家呢,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
陈远志回头一看,居然是李老六,穿的崭新的绿军装,脚上还换了新绿军鞋,就连头发都剃了,原先乱糟糟的鸡窝头,变成干脆利落的碎发。
李老六推着一辆自行车,车兜里还有一些礼品,春风得意,看上去像变了一个人,想起昨晚上才在报纸上看到他,今天就见到他本人,陈远志不由乐了。
“李老六,你这是干啥?”
李老六有些拘束的左右看了看,低声说,“我想去你家提亲嘞!”
陈远志迟疑道:“今天怕是不太方便,我家今天上梁,怕是没时间接待你。”
陈远志不反感李老六这个人,但是今天确实没时间,只能说抱歉。
李老六满不在乎的说,“没事,我去还能搭把手。”
陈远志脑子略微一转圈,说道:“那也行,等忙完了再说,不过,估计到天快黑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李老六笑了笑说,“没事,我还有些紧张呢,干点活还能轻松点。”
好吧,很有一种第一次去老丈人家的即视感,只有做些事情才不会那么紧张。
“那行,我前面走,你在后面跟着。”
就这样,陈远志开着拖拉机,李老六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跟着。
经过破窑洞的时候,陈远志停下车说,“你在这等下,我进去有点事。”
李老六瞄了一眼破窑洞问:“是去茅子吗?你带纸了吗?”
陈远志笑着说,“不是,里面有黑木耳,我采一些回家做菜。”
李老六意识到自己误会了,连忙红着脸说,“那我帮你一起采。”
“行,你帮我打着手电筒。”
陈远志没有拒绝。
破窑洞里面黑漆漆的,一个人打着手电筒不太方便,两个人采还快一些。
陈远志只捡大的采,很快就采了一包袱,两人继续上路。
回到家里,匠人们已经开始上梁了,来撺忙的人很多,虽然在分地,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让家里人去地里看着,自己来干活。
毕竟分地繁琐,搞半天都不一定轮到自己,还不如来干活挣钱。
有一个家里人看着足够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盖房子,娶媳妇,都是头等大事,几个姐姐都尽量来看着上梁,怕有差池。
当看到陈远志身后的李老六时,姐妹几个不由都愣了一下,陈木蓝快人快语,“陈皮,他咋来了?”
陈远志一边打开车厢,往下搬菜,一边笑着回应。
“他说来提亲,刚好遇见了,就让他跟着来了。”
陈木蓝下意识的扭头看向不远处正扛着大肚子给匠人倒茶的陈秋梨,“那二姐知道吗?”
“她还不知道。”
陈远志把一筐白菜搬下来,陈木蓝刚要去接,李老六连忙接住,略带讨好的说,“我来吧!”
陈木蓝退后一步,“还挺有眼色!”
李老六面红耳赤,“应该的,应该的。”
“行,那你把菜搬到院子里,我跟二姐说一声。”
李老六瞥一眼陈秋梨,快速收回目光,“先、先不打扰她吧,等忙完了再说。”
“觉悟很高嘛!我这关算过了!”
陈木蓝感觉这家伙越看越顺眼了。
“谢谢谢谢。”
李老六激动的像受了表扬的小学生,搬着一框白菜,跑起来一溜风。卸完车立刻又跑去帮着上梁。
堂屋两根大梁,直径有四十公分,长约两丈,一根大梁至少上千斤,一二十个劳力分成上下两组,两边两个梯子,一边拽一边扛。
张木匠年纪大了,主要负责指挥,同时喊着口号,同时说一些吉祥话,譬如上梁大吉,万事如意。
大梁上去之后,紧接着就是立柱和小梁,接着是檩条,檩条铺好,最后是椽子。
椽子每隔一扎铺一根,大约二十公分的样子,密密麻麻的像铺钢筋一样。
铺完椽子,今个前半场就算告一段落了,下一步就是铺上一层簸,就是用高粱杆一根根编织起来的像席子一样的东西。
簸上面铺上用麦秸糊的泥,上面铺上瓦就算大功告成了。
不过今天是来不及了,要等到明天。
晌午吃饭的时候,陈远志把李老六安排在堂屋和自己家人在一起。
一是让他先适应一下,二是试探一下二姐的反应。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得二姐点头同意,不然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