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说的对,我不能将事情闹大。”
林氏脚步一顿,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情。
“那你说说看,我该怎么办?”
“您只需要找借口将国公爷从夫人院子里面叫走就行了。”
白桃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她话音未落,她就凑了上去。
“不瞒林姨娘您说,夫人院子里的下人,除了王嬷嬷之外,都对青禾有恻隐之心,只要您能把国公爷弄走,奴婢就有把握说服她们,让她们跟奴婢一起反抗夫人和王嬷嬷,逼得夫人不得不将青禾送走。”
“你们这样做,会得知宋氏,你不怕她事后找你麻烦?”
林氏眯起眼睛,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人这一辈子,总要不计后果的拼搏几次。”
白桃咬着下唇,脸上带着视死如归的决绝。
“青禾是个好人,奴婢救她!至于您,您毕竟还不是国公爷的正妻,但凡有一点点可能,奴婢和青禾都不愿意让您彻底跟夫人撕破脸皮。”
“你倒是个懂事的。”
林氏轻叹了一口气,沉吟了片刻后,转头朝她的贴身丫鬟看了过去。
“罢了,你去找国公爷,告诉他,我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吐,似乎是……怀孕哦,我想让他来陪着我。”
“是。”
听了她这话,那丫鬟立马扭头朝门外跑了过去。
“林姨娘高义,奴婢替青禾谢谢您。”
白桃目送她离开,等她走远了,才跟林氏道了别,返回了宋氏的院子。
她进门的时候,萧立已经被林氏的丫鬟叫走了,宋氏和蒋琬坐在前厅里,两人皆是一脸后怕。
“还好你机灵,想出了应对之策,不然咱们就要有大麻烦了。”
缓了好一会儿,宋氏的呼吸才彻底恢复正常。
她偏头看了蒋琬一眼,沉声道:“行了,你快走吧,迟则生变。”
“这段时间叨扰夫人你了,若还有机会再见,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蒋琬不是矫情的人,朝她福了福身之后,她就戴上面纱,朝英国公府外面走了过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今日她和宋氏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穿着一样的衣服,而前几日宋氏已经对外放出了消息,说那丫鬟不小心摔伤了脸,最近进出都要戴面纱。
所以,看到蒋琬急匆匆地往门外走,英国公府的下人们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她,他们都以为蒋琬是丫鬟,她出门是要去帮宋氏办事。
就这样,蒋琬顺利的离开了英国公府,来到了宫门口。
此时,宫女选拔已经开始了,宫门处排起了长龙。
蒋琬手里有宋氏的推荐信,还有林氏送她的玉镯,按理说她是不需要像其他女子一样排队接受审查的,但她怕她太高调,会暴露身份,迟疑了半晌后,她还是走到了人群最后方。
队伍移动的很慢,蒋琬从上午等到下午,才见到负责审核宫女的嬷嬷们。
她的视线从那几个嬷嬷脸上一一划过,最后走到站在最前方的嬷嬷面前,将宋氏为她仿造的名帖,还有林氏的玉镯拿了出来。
“劳烦嬷嬷了。”
“你……”
原本那嬷嬷一直懒洋洋的,听到她的声音后,她陡然睁大了眼睛,用看怪物的眼神看了她好几眼。
“怎么了?”
蒋琬抿紧了嘴唇,微微有些不安:“嬷嬷,民女的名帖有问题吗?”
“没问题。”
嬷嬷低头看着她手中的名帖和玉镯,沉默半晌后,忽然拉着她,对她露出了一个堪称慈祥的笑脸。
“哎哟,你就是林姨娘拜托老身关照的人啊?老身记得你叫宋青禾是不是?你通过审核了,快,进宫吧,在宫门后面等老身,老身将所有人都审核完之后,就送你去内务府。”
呃……林姨娘的玉镯这么好使吗?
蒋琬隐晦的眯了眯眼睛,总觉得老嬷嬷对自己的态度有点怪,但又说不出哪里怪。
“你快走啊。”
见她一直站在原地,完全没有进宫的念头,老嬷嬷轻轻地推了她一下,又用只有她们两个能听到的声音提醒她。
“进宫的时候还是把面纱戴着,等到了内务府再取下来。”
“你……”
蒋琬倏然抬眸,惊疑不定的朝她的眼睛看了过去:“嬷嬷,你是不是……”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先进宫吧。”
老嬷嬷朝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在这种时候刨根问底。
“好。”
蒋琬无意识地舔了舔嘴唇,犹豫半晌后,还是按照她的要求,朝宫门的方向走了过去。
“你这是什么装扮?”
通过选拔的女孩们都将脸露在外面,只有她一个人戴着面纱,大家都觉得她这是在哗众取宠,她刚进宫门没多久,就有人来她麻烦了。
那是一个穿着紫色长裙的女孩,年纪不大,看样子刚及笄没多久。
她一走到蒋琬面前,就用力地推了她一把。
蒋琬没有想到她会跟自己动手,她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还好,面纱还牢牢地挂在她脸上。
“你这么紧张那块面纱啊?”
注意到她这个动作,紫衣女孩笑的更加恶劣了:“为什么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的脸?难道你的脸上有疤?哈哈,你该不会是个丑八怪吧?你这么丑,是怎么通过宫女选拔的。”
“我不丑,我的脸上也没有疤,我戴面纱昨日我吃错东西过敏了,面纱可以遮住我脸上的疹子,等我的脸好了,我自会取下面纱。”
蒋琬不想跟她起冲突,随口敷衍了她几句话之后,就要跟她拉开距离。
哪曾想她这副冷漠的姿态,彻底惹恼了女孩。
她毫无征兆地冲到她面前,将她抵在了一旁的墙上。
“你说你脸上没有疤痕就真的没有吗?我不相信你,你现在就把你脸上的面纱取下来,如果你不取,我就去跟嬷嬷们告状,说你根本没经过她们的审查,你是趁乱偷偷溜进宫的。”
“荒唐!”
她话音刚落,一道夹杂着怒意的声音,就从远处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