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京在即,柳婉婉的心里却还有一桩事放不下。纠结了两天,柳婉婉还是决定去找东陵王。
柳婉婉站在房门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她能感觉到刘大勇投来的异样目光,那目光里带着几分探究,几分揣测,让她心里泛起一丝不安。
“进来吧。”屋内传来萧如雪低沉的声音。
柳婉婉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萧如雪挺拔的背影。他站在窗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似乎正在查看什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在地上投下修长的影子。
“参见元帅。”她恭敬行礼。
萧如雪转过身,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坐吧。”
刘大勇仍站在门口,眼神不停地在两人之间游移。萧如雪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刘大勇讪笑着退了出去,却刻意放轻脚步,显然没走远。
“这家伙,”萧如雪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连偷听都不会。”
柳婉婉抿了抿唇,在萧如雪示意下坐下。她用眼神询问门外的情况,眉宇间带着几分担忧。
“不必管他,”萧如雪给她倒了杯茶,动作从容不迫,“说吧,找本王何事?”
热气氤氲中,柳婉婉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直视萧如雪的眼睛:“元帅,我想去父兄牺牲的地方看看。”
她攥紧了衣袖,指节泛白,“马上就要班师回朝了,我想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回去。”
萧如雪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柔和了几分,“我已帮你完成心愿。”
他起身走到一旁,掀开覆盖着的锦布,露出下面整齐摆放的几方牌位。最上面那块已经雕刻完成,上面清晰地刻着“柳守宁之神位”。
泪水瞬间模糊了柳婉婉的视线。她看着父亲的名字,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军营里教她骑马射箭的身影,那个永远挺直腰板的将军,如今却只剩下这块小小的牌位。
她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擦泪,却在看清手帕时愣住了——这是元帅之前给她的。那是一个雨天,她在练兵场摔倒,萧如雪递给她这方手帕。她连忙将手帕递回去,声音哽咽:“多谢元帅。”
萧如雪看着那方手帕,眼神深邃。良久,他才接过,指尖似有若无地擦过她的手背。
“当年第一次上战场,是老爷子亲自指引我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那时我还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若不是你父亲,我早就死在敌军的箭下了。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柳婉婉点点头,努力压下心中翻涌的悲痛。自从得知父兄战死的消息,看着母亲因哭泣而失明,她就将这份痛楚深深埋在心底。每个夜里,她都能梦见父亲和大哥的身影,梦见他们出征时的背影,梦见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既然元帅已经安排好了,那我就不去了。”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
萧如雪拿起雕刻刀,开始在另一块牌位上刻字。刀尖划过木料,发出细微的声响。“回京后有什么打算?继续从军?还是”他顿了顿,目光微闪,“再觅良缘?”
“母亲在世时,不愿我从军。”柳婉婉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已经握剑多年,却还是逃不过相夫教子的宿命。
“她是想你找个好人家,过安稳日子吧。”萧如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她听不懂的情绪。
柳婉婉苦笑,“遵母命嫁过一次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让她心头一阵刺痛。被背叛被忽视的滋味她不尝第二次。
“那次不算,”萧如雪的声音突然变得强硬,雕刻的动作也重了几分,“配不上你的人,不值得你记挂。”
“嫁过就是嫁过,哪有不算的道理?”柳婉婉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女子嫁人如同赌博,输一次,我便不想再赌了。”
萧如雪手中的雕刻动作一顿,抬头看她。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俊朗的面容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这想法倒是不错。本王也觉得,成亲这种事,没什么好的。”
柳婉婉垂眸不语。她知道元帅这是在劝她继续从军。如今西陲已定,朝中确实缺少年轻的将才。只是她偷偷看了眼认真雕刻的萧如雪,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屋外传来脚步声,刘大勇的声音响起:“元帅,军务要事。”
萧如雪放下雕刻刀,整理了下衣袖。“你先回去吧,”他对柳婉婉说,“这些牌位,等回京后,我亲自送到你家祠堂。”
柳婉婉起身行礼,转身时,她听到萧如雪低声说:“记住,你永远是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柳将军。”
她的脚步顿了顿,没有回头,却在心底暗暗记下这句话。推开门时,她看到刘大勇欲言又止的表情,心中一动,莫非他听到了什么?
走出大门,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远处传来士兵操练的声音,马蹄声,刀剑相击声,一如往常。只是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
柳婉婉抬头看向湛蓝的天空,风吹动她的发丝。她想起萧如雪最后那句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也许,她可以试试走另一条路,她一直想走的那条路。
秦东阳最终还是替端昭受了那五十军棍,尽管她犯下大错,但他终究做不到冷血无情。毕竟是曾经付出了那么多的人。
而端昭也在秦东阳提出替她受罚时惊讶了一瞬。在这之后,两人倒是不再争锋相对。
很快军队整装待发,众将士踏上了回京的路。队伍由来时的十二万多将士变成了不到八万,战争终究是残酷的。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众人终于抵京。
鼓声震天,《凯歌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在空中回荡,久久不散。城门外的将士们屏息凝神,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光。风吹过,带起一阵尘土,却掩不住这庄严肃穆的气氛。
萧如雪双手捧着柳守宁的牌位,站在城门前。他的铠甲上还沾着征战的痕迹,面容因连日赶路而显得疲惫,却依然挺直脊背。他微微抬头,目光穿过高耸的城墙,望向眼前的京城,喉间微微滚动。
“护国公,请先行。”他轻声说着,将牌位高高举起。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四周的将士们纷纷低下头,有人无声地抹着眼泪。这些跟随柳守宁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此刻无不想起那个在战场上永远庇护着他们的身影。
柳婉婉立在身后,看着这一幕,眼眶微红。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袖,指节发白。若不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胜利,他们不可能这样风光地回京。那一夜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父亲最后的笑容依然清晰如昨。
“小姐。”身旁的丫鬟小声唤道,递上一方帕子。
柳婉婉摇摇头,深吸一口气。她是柳家的女儿,更是一军之将,此刻不能落泪。
她上前一步,接过了父亲的牌位,和萧如雪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