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婚者,阳往而阴来,故而常在黄昏时分举行。

这日傍晚,红霞漫天,国公府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大红的绸缎从府门一直铺到内院,沿途挂满了喜字和红灯笼。府里上下忙得不可开交,丫鬟仆役们来回穿梭,手里端着各式各样的喜礼和糕点。

府上郎君娶妻这样大的喜事,便是沈青梨也被柳姨娘一起叫到前院观礼吃席。

随着几个姨娘慢慢前往前厅的路上,沈青梨心里五味杂陈,脸上却挂着得体的微笑,生怕被人看出端倪。

早知道就称病不来了……

她在心里暗暗想着,却又立刻掐断了这个念头。

大喜日子报病的话,若是叫有心人听去了,还以为她是故意给府上添晦气呢。

胡思乱想之际,一行人也都随着热热闹闹的人群到了门边。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

“来了来了,新人进门啦!”

沈青梨循着声,抬头望去。

天际似被打翻了颜料盘,晚霞如绮,将整个天空渲染得璀璨夺目。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身着大红喜服的新郎官魏缜,正牵着红绸,引领着新娘子崔玲珑,在众人的簇拥下,步伐沉稳地缓缓走来。

今日魏缜这一身喜服裁剪得极为合身,金线绣就的花纹在夕阳余晖泛着矜贵的华彩,他头戴红花,身披红绸,愈发衬得他身姿挺拔、风流倜傥。

就连前来观礼的大姑娘小丫鬟们都纷纷侧目,窃窃私语中满是倾慕之意。

“四郎君穿喜袍可真俊呀。”

“谁说不是呢,当真是剑眉星目,绝世无双。”

“可惜瞧不见新娘子的模样。”

“别急别急,晚些闹洞房不就能瞧见了?”

众人皆是嬉笑热闹,站在后排的沈青梨却发现,魏缜的眉宇间始终萦绕透着一丝阴郁。

就好似这一份热闹,与他也毫无关系。

一时之间,沈青梨心底有种说不上的感觉。

原来,公府家的郎君,也会有身不由己、不能随心的时候。

就在她思忖时,魏缜忽的抬起眼。

他的目光游离,似乎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

当他的视线扫过沈青梨时,两人目光瞬间相接。

不过刹那,男人那双黑沉无光的眼眸,好似有星星落入其中,灼热发亮。

沈青梨心头一颤,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看。

她恨不得将自己埋进人群里,不要叫任何人注意到才好。

但回想着魏缜方才的那个眼神,心脏却好似被狠狠地揪了一下,酸涩的感觉涌上喉头。

奇怪,太奇怪了。

她强忍着那股古怪,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仿佛跟着众人一起向新人道贺。

没一会儿,新郎新娘就在宾客们的欢呼与簇拥声里进了正院。

“吉时已到,新人上前行礼——”

傧相高亢的嗓音响彻整个院落:“一拜天地!”

两道大红喜服的身影之间牵着一道红绸,两人缓缓跪下,向天地行礼。

沈青梨站在人群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两道背影。

“二拜高堂!”

新人转身,向高堂上的魏国公夫妇磕头。

周围的宾客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说这对新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有人则暗自嘀咕,说四郎君看起来兴致缺缺,似乎不大乐意啊。

“夫妻对拜——!”

魏缜和崔玲珑转身面对彼此,深深一拜。

就在这一刻,沈青梨感觉自己一直悬着的心,落下了。

终于,还是礼成了。

周围的宾客开始起哄,有人大声喊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还有人开始撒喜钱,铜钱撒得满地都是,丫鬟们忙着收拾。

“恭喜四郎君,恭喜四少夫人!”

一位胖乎乎的大人拱手道,“祝二位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崔玲珑得意地扬起下巴,似乎朝着内宅的某个方向挑衅的看了一眼。

一侧的魏缜则是板着一张脸,薄唇紧抿着。

明明是成亲的大喜日子,愣是叫他整的宛若上坟般沉重。

既已礼毕,新娘子就被送入了丫头婆子们送入了洞房,新郎官则在前院招待宾客。

沈青梨与柳姨娘等人一道,朝着后院的女眷席面走去。

一路上,身旁的姨娘们笑语盈盈,彼此寒暄着,话里话外满是对这场婚礼的感慨。

沈青梨却沉默不语,只是低垂着眼帘,静静地跟在众人身后。

这毕竟是国公府第一个成婚的郎君,且又是大夫人王氏的亲生小儿子,故而晚上的酒席筹备得极为丰盛。

踏入女眷席面,只见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樽玉盏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

宾客们纷纷入席,一时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沈青梨独自坐在角落里,周围的热闹仿佛与她无关。

她随手拿起一块糕点,往嘴里塞着糕点,还时不时地喝上一口酒。

“咱们四郎君和四少夫人还真是门当户对,多般配啊!”万姨娘笑眯眯地说。

“可不是嘛,”另一位姨娘附和道,“听说崔贵妃一向最疼这位侄女,今日少奶奶身上穿的那条喜服,还是尚宫局的绣娘们缝制的呢。”

“哎哟,怪不得我一看那缎子和绣工,就不是市面上的行货,宫里做的东西,果然不一样。”

沈青梨听着这些,也插不上话,干脆又灌了一口酒。

好在酒席进行到一半,从南边重金请来的戏班子准时登场。

一时间,丝竹悠扬,戏子们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婉转的唱腔在空气中流淌,宾客们纷纷侧目倾听,沈青梨也不由得抬眼望去,她听了一会儿。

不知不觉间,她用手支起了脑袋,眼神愈发迷离。

“这酒…… 有点上头啊……”

她晃了晃脑袋,试图让自己清醒些,可眼前的景象却愈发模糊,周遭的欢声笑语、戏台上的唱念做打,都好似隔着一层薄雾,变得影影绰绰。

她实在坐不住了,便侧身对身旁的柳姨娘轻声说道:“姨母,我有些头晕,想出去透透气。”

轻轻的声音带着几分醉意的绵软。

柳姨娘满眼关切,点头应允,又细细叮嘱道:“去吧,动作慢些,可别摔着了。要是还不舒服,就早些回房歇着。”

沈青梨应了一声,便跌跌撞撞地走出宴会厅,到了花园里。

夜色如墨,浓稠得似化不开,园中的花草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朦胧而神秘。

她深吸一口气,带着花草清香的空气瞬间涌入肺腑,胸口那股憋闷的气息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她扶着一旁的石凳,缓缓坐下,刚仰头想看看夜空,就看到假山亭子里有一道修长昏暗的身影。

沈青梨吓了一跳,酒醒了大半,“鬼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