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32章 沉思

夜已深沉,月色如水,稀疏的星光在墨蓝色的天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凌霄(溥仪)从养心殿缓缓返回太极殿,一天的疲惫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愈发显得沉重。

御前太监紧随着凌霄的脚步,小心翼翼地侍奉着他。

在太极殿的偏殿,用过千篇一律的夜宵后,凌霄又洗漱一番,方才独自走进寝殿。

挥了挥手让御前太监在房门外值守。

自己则坐在雕花精美的床榻上,四周的寂静让他的心绪越发清晰。

此刻,凌霄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内务府那堆积如山的账册,那一笔笔贪污的记录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心。

这些年来,内务府的贪墨问题严重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而他作为皇帝,却被蒙在鼓里多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屈辱与愤怒。

凌霄深知自己处境艰难,自己和皇太后母子二人在这紫禁城中势力单薄。

那些旧臣们,表面上对自己和皇太后忠心耿耿,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利益。

凌霄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究竟有多少人是纯粹为了对君主的信仰,而对自己和皇额娘忠心耿耿呢?”

若此次贪腐之事掀起的波澜过大,将这些旧臣一一牵扯其中,恐怕我母子二人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为了钱财利益,这些旧臣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更何况如今朕已退位,若是抓住把柄却不追责,这些人必然会更加肆无忌惮。”

想到这里,凌霄的眉头紧锁。

他深知,若想要改变现状,仅凭自己如今的势力和身份,着实困难重重。

思虑再三,他的目光逐渐坚定起来。

“还是只有求助袁世凯了。”

凌霄喃喃自语道。

只有借助袁世凯的势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整个内务府搅个天翻地覆。

想到内务府贪污的众多官员,彼不仁也休怪自己无义。

这内务府中如囊虫般贪婪腐败之人实在太多,若不加以整治,怎能整顿这日益衰败的宫廷?

正所谓不破不立,更何况自己早已明白,这些人一心期望复辟清王朝,那不过是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又何必让他们在皇室的身上继续吸血?”

凌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回想起曾经,自己有时为了争取这些遗老遗少旧臣们的支持,还会附和着他们说几句复辟的话。

可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这些人只会成为自己和皇太后的沉重拖累。

夜,依旧深邃而寂静,凌霄坐在床榻上,心中已有了决断。

尽管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但他知道,为了自己和皇太后的未来,为了清皇室最后的尊严,这一搏,他必须进行下去。

凌霄静静地坐在床榻上,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过去与未来的时光长河中肆意奔腾。

“是啊,我死后重生,成了醇王府世子。”

他的眼神中掠过一丝淡淡的惆怅,却又很快恢复坚定。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三岁登基称帝的那段时光,仿佛就在昨日。

那时的他,既然知道前路渺茫,却已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尽了人间的富贵权势。

“虽说三个月前退位了……”

凌霄微微叹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退位,对他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然而,从皇帝的身份退位,于他私心而言,还是怀揣着复辟的梦想。

毕竟,那象征着皇室的尊严与传统。

可他也清楚地知道,现实的潮流不可逆转。

若试图在中华大地重新复辟,无疑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南柯一梦。

最近,凌霄总是在夜深人静时陷入沉思,为皇室的未来探寻出路。

他考虑到北洋政府的日益衰弱,南方国民政府势力的崛起与北伐的威胁,东北张作霖的割据一方称霸,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还有那一股神秘而强大的红色力量正在悄然发展。

“自己促使皇太后与醇亲王发展工商实业,真的能保证皇室的退路吗?”

凌霄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之中。

发展工商实业,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积累财富,为皇室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但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如果借助一年多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皇室大力发展实业,未必不能更进一步啊!”

想到这里,凌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

战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谁能把握机会,谁就能崛起。

皇室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积累资金,在战争的硝烟中谋取自身利益,发战争财。

“何必固守一地?寻求海外领地也不是不行。”

凌霄的思绪越发开阔。

他前世看过许多穿越网文小说,那些奇妙的情节和独特的观点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皇室若能突破常规,开辟海外领地,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或许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在这一连串的思考中,凌霄的疲惫渐渐袭来。

凌霄的眼皮越来越重,最终沉沉睡去。

在睡梦中,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了皇室在未来的道路上,借助着自己的谋划,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