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彻底变成了皇子庙,皇帝想要公主的心情也随着多见几次杳杳达到了巅峰。
只不过他这两年身体大不如前,除了魏贵妃这一胎,就只有一个才人和贵人有过身孕。
才人的孩子怀到五个月便早产了,没保住。
贵人的孩子倒是顺利生下来了,不过又是个皇子。
期间皇帝多次提起想要让小世子和杳杳进宫,皆被承明侯拒绝。
承明侯和韦氏留了个心眼,并没有把杳杳的真实身份告诉帝后。
所以在帝后眼里,杳杳还是他们远方亲戚的孩子。
韦氏觉得皇帝对俞家的事情一拖再拖,生怕他知道杳杳的真实身份后非但不会推进俞家的事,反倒把杳杳拉进万丈深渊。
除非皇帝尽快替俞家平反,不然他们夫妻二人是不会把杳杳的真实身份透露出来半分。
这三年里,杳杳越来越少提起自家的父母和家人。
虽然韦氏警告侯府的下人不准私下议论杳杳来历,但自家儿子把杳杳抱回来的时候杳杳已经五岁了,当时的杳杳已经记事了。
但她当时还不太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家人遗弃,韦氏只能试着一点一点开解杳杳,告诉她,她家里人肯定是有难言之隐,也是为了她好,才将她送出来。
韦氏不能直接告诉杳杳,她并非被家里遗弃,而是当时的局面她留下只能受苦。
丈夫和她一致认为如果让杳杳太早知道家里的变故,会留下童年阴影。这也是俞家希望侯府收留杳杳的唯一要求,让杳杳开心长大,哪怕他们一家彻底被皇家放弃。
但随着杳杳长大,韦氏觉得还是有必要让杳杳知道真相。
她也在思考何时告诉杳杳最合适,不过当下杳杳并没怎么表露对家人的埋怨,想必杳杳也喜欢在侯府的生活。
今年的春日宴。
韦氏特意让侯府的绣娘给杳杳做了一身应景的青绿色绵绸蝴蝶长裙。
再配上一双锦云珠翠鞋,搭配的首饰是自家儿子从西域商人那里购买的。
说实话韦氏这些年从未见过与自己儿子交易的西域商人上门,但自家儿子屋里那些新鲜款式的首饰又确实不是京城里的款式。
韦氏倒也懒得多问自家儿子的渠道,自从他开始上学堂走出侯府后,心思也变得越来越多。
儿子要上学,韦氏便接回管理后宅的事。
兴许是她中途终于醒悟自己先前的逃避、软弱,将侯府立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导致京城里的大部分世家瞧不上泥腿子出身的承明侯。
所以从她反省过自己后,韦氏再也没推脱过那些世家的邀约。
她知道那些世家每次被她拒绝,但还是往侯府送请帖的心思,不过是想找个机会嘲讽侯府和她这个侯府主母。
以至于这两年她开始在后宅走动时,还是遭到了许多不公的待遇。
但韦氏知道自己在外一定吃一次亏,日后就要频频吃亏,所以从她参加过李府婚宴后,在外人面前彻底变了副样子。
她礼貌,但她又能怼到人无话可说。
她讲理,但她又能把所有的理都安回自己身上。
频频有人在韦氏身上栽跟头后,便没人再敢招惹韦氏和侯府了。
期间杳杳也没少助攻,以至于全京城都知道承明侯家有一远亲小姑娘也伶牙俐齿,灵动又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