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独孤旭深吸一口气:“诸位愿意与我共生死,是我的荣幸。只是这件事,也要好好计划。”
“只怕陛下有所防范。”最理智的还是太子的舅兄,如今的平北王赫连征。
“那您说怎么办?就这么等着,陛下迟早要把东宫削成光棍儿。那时候陛下要废太子怎么办?”吴将军急躁。
“吴将军勿要心急,平北王定是有了想法的。”有人劝道。
赫连征摇摇头:“如今……就只能看看这件事有几成胜算。做不好,连同太子带你我,都是要掉脑袋的。事已至此,咱们被晋王逼迫至此,只能下手。要是太子不忍,臣等愿意代劳。”
太子看了他一眼:“咱们都是自己人,不说假话。我的身家性命勾连着诸位的身家性命,晋王是我兄弟,诸位何尝不是与我出生入死的兄弟?”
众人听着这话,自然也觉得舒服。
“太子既然能下定决心,就绝不要反复。不光是晋王,还有靖王最好也一并除去。周王毕竟不成气候。”赫连征脸色冷冽:“太子要施行仁义,也要等身居高位。做太子,到底还是不够高。”
众人齐齐沉默。
太子还不够高,那只能是陛下。
独孤旭深吸一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
东宫里已经亮出了刀,别的人自然会有所防备。
独孤钺自己知道防备不算,太后在意,最近都留他在宫里养伤。
住在外头的靖王却得了一些消息。
太子要有动作,势必不可能什么动静也不弄出来。
当年军中将军都有往来,靖王能得到一点消息,也是正常。
其实这就对了。
不管独孤旭有什么毛病,他的血性是在的。
逼到底,他不可能不反击。
只是如今就这么做,到底还是有点早了,事情还没到不能挽回。
不过站在外人的角度是这样,当事人总会更有压力就是。
他的选择不能说错,只是想成功,也不容易。
靖王得了消息有了防备,他首先不会上套。
但是得了消息的靖王却按兵不动,既不会把消息传给陛下,也不会把消息传给晋王。
说实话,如果太子和晋王玉石俱焚,那他比周王有实力。
那时候,就由不得父皇偏心谁了。
京城表面上吵得不可开交,台面之下的暗涌更是汹涌澎湃。
只等一个关键节点,就会爆发。
这是德武七年的仲夏。
这一年,事情太多,就连游湖赏花这样富贵人家常做的事,也少了许多。
京城里人来来往往,却都好像没有时间停下来。
远在西河的虞铮直到这时候,才收到了京城晋王府来的家信。
柳氏问候了她,然后是关心孩子,最后才在信的结尾提了一嘴晋王遇刺但是没什么事。
虞铮看完了信,眉头一挑。
她敏锐的察觉出来柳氏的变化。
这倒是比她想的来的早一些。
这正常,回到京城,柳氏身边的人就更多了。
总会有人提醒她,虞侧妃在西河留守,并不是最好的。
她自己也知道,当时是没法子,过后只怕也越想越担心。
既如此,她当然不肯再给虞铮传那么多消息。
她未必不知道晋王说不定会传,但是……
她已经有意识的要控制虞铮的一些事了。
虞铮叹口气:“这天气,要下雨了。”
青霜看着外头,确实是浓云滚滚:“要打雷了,咱们进去?”
虞铮点点头:“外头的地正好干了,这该是一场及时雨。有一场大雨,今年的收成就不差。”
“您说的是,看着个云,这场雨会大的。”青霜道。
两个人站在门口又站了一会,直到起风,风里已经夹杂了雨水的气味。
那种湿润中混合泥土的味道。
走回去不多时,闪电就亮了起来。
将已经阴沉的如同夜晚的天空划开,然后消失。
紧接着,是滚滚雷声,像极了还在远处咆哮的巨兽。
没有那么剧烈,却蕴含了无尽的能量。
它还在蓄势待发,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压抑的雷声逐渐响亮,终于一声巨响后,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干涸的土地上。
这真是一场好雨,来的恰到好处。
虞铮透过玉幕,看着外头的楼阁。她想了许多,又也不多。
一个人能的目标清晰的时候,她也就不为外界所扰了。
她虞铮要什么?要权力。
能得到多少就要多少,能走到多高就多高,为此她可以跪,也可以忍,更可以让。
为这个,她不介意做个坏人,不介意双手染血。
所以柳氏的变化,她只觉得有点早,却也无妨。
当初亲手杀死李懋的那一个瞬间,她就想好了这一辈子的路该怎么走。
虞铮扶着青霜的手走进了书房。
青霜看着侧妃的侧身想,侧妃方才,定是下了什么决心。
她不懂,但她觉得很激动。
她们跟着侧妃,全不同后院里其他的奴婢。
甚至她们看后院众人的时候,也能跳出这个后院来看了。
她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样的感觉可真好。
【掐指一算,明天请假,26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