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事先不谈,就是说了你现在也做不成”。
“王大哥你若是想干好这任知县,首先这第一条你得请人帮你”。
“如果没有人帮你,小子就算说出大天来也无济于事”。
“放屁胡说八道老子手下少说也有几十号人马,若是遇到了事一声招呼几千人马也不是个事儿,你说想要干啥”?
林泽祖闻言心塞。
“王大哥小子要你请的人与你手下的人不一样”。
“少废话都是人有啥不一样的”。
“那我问你,你手下的兵会写字吗?会读书吗?会算账吗?会看朝廷的公文吗?会给老百姓称粮吗?会写断案判词吗”?………。
“他娘的……。
“王大哥所以说这是在治理一个县,可不是带兵上战场拼刀子”。
“因此你手下的兵别说有几十号人了,就是上千也没有用”。
“那…那…那当如何”?
“王大哥您现在急需先要请个师爷为你公办”。
“老子去他娘的师爷,老子最瞧不上的就是那鬼头鬼脑的一肚子坏水的师爷,别让老子逮着,老子逮着一个杀一个………
“王大哥你看你,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让小子放开了说,小子这才一开口你就不乐意了”。
“你主政一方,那么你就是这一方的父母官,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
“小子告诉你,这知县这县衙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啥你知道不”。
“那就是头顶上的一片天!就是大吴国的律法!就是公正公平!”
“王大哥你若是还不放下军中的那一套,你就趁早给皇帝老子写个辞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误国误了”。
“若不然到时候你害的可不是你自己,你害的是整个临江县千千万万个老百姓”。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道理难道还须小子提醒你吗”?
林泽祖也是急眼了一脸严肃厉声大喝道:
这突然的一嗓子把王大奎也吓得一激灵。
“你小子那…那可以,老子听你的找个师爷。
其实王代奎之所以跟林泽祖磨牙,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陈东风的那封信引起的。
陈东风被留在了京城,他当然是知道王代奎替他顶了雷。
王代奎这个大将军被皇帝给撸到了临江县当知县。
就王代奎那五大三粗的光长肉不长脑子的人,让他行军打仗冲锋陷阵绝对是一把好手。
但是若要让他去治理一个县,整天勾心斗角的算计别人,别说是他王代奎了,就他陈东风也不够个。就读书人的那些弯弯他十个王代奎也是白给。
因此陈东风在信中说的很明白。
到了临江县谁都别相信,如果遇到事情了,就去松山镇临江村找林泽祖。
陈东风之所以这样安排他是心里有底的。
林泽租不到一年时间,从顶门立户到从临江县再到淮南府,铺开这么大的摊子,其能力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就以王代奎这种直驴脾气嫉恶如仇的性子,去了临江县当知县,肯定会得罪本土乡绅和已经致仕归隐原朝廷要员。
若是这些人联手起来,他王代奎干不上半年就在被皇上拉到午门斩首。
而且林泽祖家里还有尊大爷守着,这是王代奎走投无路时最后一张底牌,也是最后一条活路。
起初王代奎还对陈东风让他求助一不大的孩子不情不愿,也让他十分不解半信半疑的。
从他上任以来这段时间,他让人暗中暗查一番。暗查的结果也让王代奎大吃一惊。
小娃娃林泽祖虽然名下一片空白,但好多生意或多或少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而且与林泽祖交往的人虽然不多,但是都是临江县数一数二的大世家。
在县试这段时间,王代奎也在暗中观察。
他越观察越觉得林泽祖像个泥鳅似的滑不留手。
他发现林泽祖无论做事或说话都能进退自如。
终覆那日林泽祖给他的感觉怪怪的,他好像对自己拿了第一并不太在意。
当林泽祖被单独留下来的时候,若是按常理此时正是普通农家学子向上巴结的好时机。林泽祖若是如此,他王大奎还真瞧不上眼。
但是林泽祖表现的并不热心,他基至有种错觉,就是这个小姓娃并没有把他和国子监刘夫子王夫子,还有九公子等他们这些大官或夫子放在眼里。
因此王代奎今天也在反复的试探林泽祖,结果就是他刚才被怼了一顿。
“王大哥你找到师爷后首要之事便是清理你的老窝”。
“老子的老窝”?
“王大哥你是真不明白,还是你在这跟小子装糊涂呢”。
“你要是再如此小子就拍屁股走人,你就拿小子刚才说的这些话当放屁就成”。
哈哈哈……
“但说无妨!但说无妨”!
林泽祖皱了皱眉,这也是倒了霉了让他摊上了这个事。
若不是觉得心中对王代奎有亏欠他早就撂挑子了。
管你是将军还是知县,好死不死的关我鸟事!。
“王大哥你带过兵打过仗,若是你这军中大营要是出了乱子你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