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说困难,说明了请假的必要性后,再问能不能请假。”
“所以说,对付他,首先,你要把你调整的必要性讲出来,为什么这么调整,理由充分点,而且要多点,每个人的理由都要多点,列个三五条。”
“调整走一个副县长,就算让政府办主任补上,你们是不是还缺一个副县长?”
杨辰点了点头。
“你们县政府领导班子里面,你有没有想调整出去的?”
杨辰想了想后说道:“有,司恒,他是管矿产和国土的,我认为他跟县里那帮矿老板们有着很深的利益关系,对他有点不是放心,想把他调出定山县。”
“好!”高军辉拍掌惊叹道:“这样一来周见喜去了组织部后,等于腾出来两个副县长的名额同,这个姓司的再调整,等于你们县政府领导班子要换三个人。”
“加上另外两个调整的人,一下子等于五个人要动,每个人你再多列几个去向,把局面彻底复杂化。”
对此杨辰有点不太看好,三个人可以,五个人就应付不来,这也太小看人家江宏图了吧。
高军辉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对他解释道:“我说江宏图求稳,就是说的这里,一旦他感觉局面比较复杂,容易产生混乱,他就会往稳的方向发展。”
“比如调整这五个人容易,但谁来接任他们?是不是又是问题。”
“最主要的是,县政府领导班子一下子调整幅度这么大,耽误工作怎么办?影响发展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江书记就会求稳,尽量选择最稳定的路线。”
“比如,把这个周见喜留到本县,至少可以保证组织部的工作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而政府这边,他也会同样倾向于本地干部出任,而不是从外面调入,或者你想调整走的副县长暂时不动。”
“这么简单?”杨辰对此有点怀疑,江宏图就这么容易糊弄吗?
高军辉继续说道:“当然没这么容易,刚才这个,只是让你把局面搞的乱一点,这样的话你真正想调整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肯定,所以就需要再加一道保险。”
“就是你在提建议的时候,随便编几个理由,比如方便业务对接,或者加强干部上下交流,或者为县里的干部引进外来思想,建议从跟地方打交道多的市直部门,比如发改委、环保局、国土局这些单位引进人才。”
“这就叫反其道而行之,你越是这样建议,他越是不肯同意。”
杨辰苦笑了下:“你跟江书记的关系已经成这样了?”
因为杨辰跟高军辉的关系,杨辰真这么建议的话,江宏图一定会认为杨辰是受了高军辉的指使,提拔高军辉的人呢。
你想让他从市里选干部,我偏不能让你如愿,非从县里产生不可。
但这个确实只有高军辉能够想出来,因为他和江宏图之间的关系,只有他最明白。
产生问题的根源,除了高军辉的表现没有惊喜,这个前面说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军辉势力越来越大,结小团伙被他知道了。
这就有点犯了他的忌讳,他可以跟高军辉商量人事问题,让高军辉给他推荐或者建议,但你不能主动发展自己势力,更不能利用我的信任夹带你的私货。
高军辉说完以后,脸上的神情有遗憾,也有失落。
杨辰想了想之后对高军辉说道:“谢谢指点,我现在就去把方案好好改改,一会再让你看看?”
高军辉摆了摆手:“给我看什么,这件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就是在以前某个时候,给你推荐了几个优秀干部而已。”
杨辰领会之后,立刻离开了高军辉的办公室。
这里就有他的办公室,杨辰自然用不着再回县里。
拿起方案,杨辰开始按照高军辉的指点,结合自己的思路修改了起来。
首先郝正勇这个不用动,他从组织部长到常务副县长,也不算提拔,也不是什么大的进步。
而组织部长这个位置,杨辰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周见喜直接出任组织部长,理由编了好几个,但这个杨辰准备到时候让简方华给江宏图打个电话,提高一下成功率。
然后再列一个方案,就是由周见喜担任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然后由罗中强出任组织部长。
这样避免了周见喜直接出任组织部长后,其它常委的不满。
等于是二选一,让领导来决定。
然后就是建议对司恒进行调整,理由就是刚才说的那些。
然后腾出来三个副县长的位置,就建议上面下派两位,然后县里的政府办主任接任一个副县长,同时继续兼任政府办主任,这个人选就显的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