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7章

李泰峰书记摆了摆手,说:“我现在就是个停职在家,等着被双规的老头,还汇报什么工作。我就问问,你昨天和史国宇局长谈得怎么样?怎么就突然决定要种10万亩西瓜了?”

我心里清楚,泰峰书记把一辈子心血都倾注在东洪县农业上,农业发展关乎他的心头大事。于是赶忙说:“泰峰书记,这事我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

李泰峰书记说:“谈不上汇报,我就是了解下情况,我只听不说,不会干涉你工作。但你得给我说说,为什么要种这么多西瓜,粮食生产怎么办?”

我接着说:“泰峰书记,我是晚辈,工作中肯定有不足,还得您多指导。东洪县的耕地虽然不少,但传统的小麦和玉米种植收益太低,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东洪县的农业发展到了瓶颈期,靠种小麦玉米,挖掘不了多少潜力了,群众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我调研发现,西瓜市场前景广阔,群众自发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西瓜价格也比较稳定,种植西瓜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李泰峰书记说:“10万亩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会占用大量耕地,影响粮食产量。”

我马上回答:“泰峰书记,东洪县有100多万亩耕地,拿出10万亩种西瓜,也能保住百万亩良田建设示范县这块招牌。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种植区域,尽量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李泰峰书记面露不悦,提高了声音说:“朝阳同志,我现在问的是为什么增加5万亩西瓜种植面积?粮食生产是国家根本,身为县长,要有格局,首先得保障粮食供应。眼里只有钱,那是掉进钱眼里了。咱们不能只考虑东洪县那点西瓜钱,得为国家着想。万一国家遭遇灾难,没有粮食,那可就乱套了。你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吗?”

我回应道:“泰峰书记,我不是没格局、没觉悟。我是东洪县县长,得先让东洪县群众吃饱吃好。其他地方群众的吃饭问题,应由他们当地党委政府解决。我们不能一直守着传统的农业模式,得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李泰峰书记伸出手指,朝我点了点,激动地说:“你这种干部,目光短浅。马克思说得没错,资本都是逐利的。为什么一些老干部不同意搞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就是怕搞了这些,大家眼里只剩钱,没人再为国家和组织着想。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粮食安全这个大局。”

我有些着急,说道:“书记,咱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看问题。现在不是备战备荒的年代了,中央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生产力。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东洪县群众既想有粮吃,更想兜里有钱,富起来不是错,大家都想过上小康生活。我打算召开工业发展座谈会,听听干部群众对发展工业的想法,看看大家要不要改变现状。今年应该是东洪县工业发展的起点,农业和工业要齐头并进,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李泰峰重重叹了口气,仿佛回到了一二十年前整治盐碱地的艰难岁月。他无奈地叹口气,掏出手绢擦了擦眼角,说:“崽卖爷田不心疼。朝阳,你还年轻,小时候挨饿的滋味怕是忘了。那时候群众吃的是什么…… 算了,不说这些老掉牙的事了。饿过肚子的人才知道粮食比金子还珍贵。现在你是县委政府负责人,我支持你的工作。10 万亩土地种西瓜啊,说到这里,泰峰书记的眼圈依然泛红。”

我马上递上去一杯茶水,泰峰书记接过了茶,喝了两口之后,叹了口气,说道:哎,老了,老了啊。这样吧,我接受你的建议。下午我去找华西书记,如果能回来,你给我组织一个调研组,我要带着农业局的同志,好好考察考察。粮食问题是战略问题,不是我讲空话、套话。咱们国家一旦粮食出问题,就会不攻自破。朝阳同志,土地是东洪县最宝贵的财富,麦子熟了几千次,农民万岁是第一次啊。

我面色犹豫的道:“农民万岁第一次,我们应该给农民想种啥就种啥的权利。”

李泰峰郑重地点了点头,这片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东洪群众,我们要热爱它,发自内心地热爱它。”

我见泰峰书记动了真情,深知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土地深沉的热爱。就像当年钟书记、邓叔叔离开平安县,赵叔叔离开临平县时,眼里饱含的泪水,那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最质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