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小明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七章 梁宰相行大礼

百官纷纷开口劝道。

他们万万没想到,梁宰相居然如此信任林清月。

对于众人的劝诫,梁宰相恍如未闻,只直勾勾的盯着夏龙渊。

“陛下,臣已立军令状,不知陛下可愿采纳臣的提议?”

看着梁宰相坚定的神色,夏龙渊眸中透出一抹审视之色。

这老家伙对林清月这么有自信?连自己的官位都敢赌!

不过夏龙渊思索片刻,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若林清月真办好了此事,那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大夏恢复平静,他便可以继续大展手脚。

而要是林清月失败了,他也能趁此机会除掉梁宰相这个心头大患。

所以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他而言都没有坏处。

想到这里,夏龙渊便直直站起身。

“梁相,军国大事,不容儿戏,你可想好了?”

听到夏龙渊的问话,梁宰相微微低下头。

“臣愿以性命做担保!”

见此夏龙渊点了点头。

“好,既然梁相都这么说了,那朕便允了,赋予林将军节制兵马之权,命令传达之后,五日之内务必将局势稳定下来,若五日后莲花会依旧不断起复,由梁相一力承担此责!”

夏龙渊此话一出,不少人都打了个寒战。

五天!五天就要让林清月平定数十城的莲花会的起复,这和直接判梁相输有什么区别!

当即一群人都纷纷看向梁宰相。

他们倒想看看,权倾朝野的宰相大人,这种时候会怎么应对。

然而梁宰相脸上神色古井无波,甚至还淡定的对夏龙渊行了一礼。

“臣,遵旨!”

看到这一幕,众人心中都惊讶不已。

梁相这也未免太自信了吧,他就不怕自己赌输了吗。

然而没人知道,梁宰相此时心里非但没觉得夏龙渊这是在为难自己,相反他还是帮了自己。

要不是在大殿之上不允许,他都想放声大笑了。

夏龙渊还想趁这次机会剥夺他的宰相之职,殊不知,他从一开始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毕竟莲花会起不起复,不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吗。

而这节制兵马之权,到了他的手里,可就没那么容易交出去了。

看到梁宰相没有异议,夏龙渊便坐了回去。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王大监高声说道。

不过今天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要汇报的。

但就在夏龙渊准备宣布退朝时,只见魏天祥站了出来。

“陛下,臣这里有一封兖州的奏报,还请陛下阅览!”

魏天祥双手捧着奏报,恭敬的说道。

一听是兖州来的奏报,夏龙渊不由一喜。

时隔多日,他总算能知道兖州的消息了。

“快,快呈上来!”

夏龙渊赶忙说道。

王大监立刻下去接过奏报,放到了夏龙渊的御案之上。

兖州来的奏报?!

梁宰相心里不由一动。

“难道是楚王已经带兵攻破了兖州,捉住了杨凡和夏若琳?这时机可真是刚刚好,正好配合了老夫的行动!”

梁宰相在心里高兴的想着。

而此时夏龙渊已经打开了奏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到他仔细观看的模样,梁宰相冷笑一声。

他已经猜到了夏龙渊接下来的反应。

“陛下息……”

“哈哈哈,好啊,不愧是燕王和朕的皇妹,真是一直给朕带来惊喜啊!”

听到夏龙渊的话,刚准备跪下劝夏龙渊息怒的梁宰相愣在原地,一双腿弯着,保持在了一个差点跪下去的位置上。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这封奏报不是说兖州被楚王攻陷了?

而此时夏龙渊也好奇的看向梁宰相。

“宰相,你刚才说什么?还有你一直保持这个动作不累吗?”

听到这话,梁宰相这才反应过来,腿一软,匍匐在了地上。

“梁相这是在给陛下行大礼?!”

众人都惊呼一声。

要知道梁宰相权倾朝野,可从来没行过大拜之礼。

结果今天他莫名其妙的就给陛下行了一个大礼?

梁宰相顿觉脸颊发热,急忙站了起来。

“请陛下恕罪,臣年迈,腿脚有些禁不住站了,以至于在陛下面前失了仪态!”

“哈哈!”夏龙渊听完后笑了一声,“宰相不必介怀,你这阴差阳错,还给朕行了一个大礼,朕高兴还来不及,又如何会责怪你殿前失仪呢!”

看着夏龙渊那副高兴的模样,梁宰相只感觉脸上一阵发热。

但他很快便稳住了情绪,随后笑着问道。

“刚才臣见陛下欣喜,不知是有何好事?”

一听他问起此事,夏龙渊不由得意的大笑起来。

“哈哈哈,宰相有所不知,兖州最近发生了不少大好事啊!”

大好事?

一听这话,梁宰相不由皱起眉头。

怎么回事,他不是已经发信通知楚王准备共同发力了吗?

这种时候,兖州还能发生好事?

而夏龙渊也没藏着掖着,当即便将奏报之上的好事说了出来。

“如今兖州灾害已经彻底平定,不仅百姓们都能吃得饱了,燕王还消灭了蝗虫,如今油炸蝗虫遍销大夏,成为一门独特的风味美食,让兖州百姓和商家都赚了不少钱。”

“而且燕王还通过以工代赈的工程修建了诸多引水工程,缓解了兖州的旱灾……”

听到夏龙渊的讲述,众人都面面相觑。

要不是说话的人是陛下,他们都要以为这是燕王自己给自己写的粉饰之言了。

不然的话,那声名狼藉的燕王,怎么可能能做到这么多事情。

而夏龙渊说到最后,脸上露出了一抹骄傲之色。

“当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长公主此次亲自带兵剿灭了一窝两万余人的山匪,大家说说,长公主此事做得怎么样?”

夏龙渊的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虽然剿灭一窝山匪对于大部分朝廷武将来说都算不得大功绩,只不过做这件事的是长公主,那意义可就不同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开口夸赞起来。

“长公主殿下竟立下了如此不世奇功,真是令人惊叹,陛下可要大加嘉奖!”

“不错不错,我看不如给长公主授一块封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