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 缂丝
苏奶奶的手越来越稳,织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刚刚学会织云锦的新手,反而像是一个织了几十年云锦的老手。
也就是一个时辰的功夫,虽然织布机上并没有任何图样,但是村里的织布高手们已经看出了一些眉目了。
“哎呀,这世上竟有如此织布的法子!”
“双儿可真是太机灵了,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双儿啊,你这织布的法子叫什么名字呀?”
苏玉双轻轻一笑,说:“缂丝。”
这两个字乡亲们都没有怎么听说过。
苏母在一旁看着苏玉双,困惑的问道:“双儿你是怎么知道这织布的法子的?”
苏玉双看着手中的这一块云锦,她也不好怎么形容,只是在看到这块布的一瞬间,她就知道了这块布的织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就好像是她的脑子里天生就有这个想法一般。
“娘我也是求问的高人。”苏玉双笑了笑糊弄了过去。
她看着众人又说道:“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一个时辰也只能做一点点事情来,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大家想要的进度,这是一个功夫活,特别细致,一天两天是看不出来效果的,必须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有结果。”
“这个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等待也需要耐心,我之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于此,只是为了征询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不愿
意学这些手艺,现在就可以走,因为这不是一个马上就能赚到钱的手艺,必须要慢慢的磨。”
苏玉双见众人一动不动,又继续说道:“如果说是对织布的技术不太精通的人,可能要的时间更久,技艺高超的人最起码也要半年才能看到成果,对于技艺不高超的人,可能花的时间更久,如果有人等不了,现在就可以离开。”
然而院子里依旧没有任何人离开。
“还有就是——”
“行了双儿,你别劝了。”张婶看不下去了,不满的说道,“咱们这村里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这村子里面,但凡是能够让大家活下去,也不至于到处发愁了,现在好不容易这个手艺可以让咱们过上好日子,别说半年了,你让我忍饥挨饿三五年都行,只要未来的日子是好的都可以。”
“就是啊,双儿,咱们都穷怕了。”
“都穷了几十年了,也不在乎这三五年!”
“对啊,双儿,你就别再劝我们了,我们都心意已决,我们做什么都没有出路,这既然有出路,有希望咱们就试着做一做,若是真不成,以后大不了跑到别的村子或者是绣房去教别的绣娘织布。”
“就是呀。”
“双儿你就别卖关子了。”
苏玉双心中很感动,她看着众人坚毅的面庞,这些人脸上灰扑扑的,有的人面黄肌瘦,因为长期吃不到好东西,很多人身体都很瘦弱。
但是她们眼神却很有
神,那种对生活的希望就像是重新燃起来了一般,在她们的眼中不断的闪烁着。
苏玉双重重的点头说:“好,既然大家都决定了,那我就把这项手艺教给大家。”
“对了,双儿。”张婶看着她又问,“咱们学会了这项手艺,怎么样才能换成钱呢?”
苏玉双看着众人说:“若是诸位信得过我的话,我可以帮大家把这些布匹换成钱。”
“但是你也不能白忙活呀。”苏奶奶望着她说,“双儿,你对咱们这个村子已经够好的啦。”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白忙活,到时候会联合我认识的一些富贵小姐,开一家专门供达官贵族购买的布庄,你们以后所织成的布就在那里售卖,我们就负责收购大家织好的布匹。”
“那万一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有人担忧的问道。
“不会的。”苏玉双十分坚定的说,“就算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春风楼有。”
众人听到苏玉双这么说后,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跟着苏玉双认认真真的学起了缂丝。
当大家都学会之后,天已经快黑了。
苏母看着苏玉双说:“双儿,这件事情你考虑好了?”
“娘。我已经考虑了很清楚了,咱们这个村子明明有这么多的劳动力,这么多的青壮年,还有这么多人闲赋在家。如果没有一个产业的话,咱们这个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要饭的人。”
“双儿。”苏母看了苏玉双认真的说道,
“你这么做,仅仅只是希望大家过得好吗?”
“娘,你为什么这么问?”
“你从来都不是这么热心的人。但是你自从开了春风楼以后,整个人变了很多。”苏母望着苏玉双,慈爱的说道,“你是我的女儿,我看着长大的,你是个什么性子,当娘的,哪有不知道的。”
“娘。”苏玉双声音一下子低落了很多,她望着苏母说,“你知道吗?上一次去白云城给我好好的上一课。”
“什么课?”
“娘,我一直以为人活在这世上,只要有几两够花便可,我一开始追求的也不多,好好的做菜,然后手上有花不完的银子,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难道不是吗?”苏母看着她反问道。
苏玉双摇了摇头,十分沮丧的说:“娘,我也是那一日才明白,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你在白云城遇到了什么?”苏母看着她十分担心。
“娘,你就别问了。”苏玉双回头看着苏母,笑道,“反正你女儿已经平平安安回来了。”
“你越是这么说,我越是担心。”苏母叹了一口气说,“还好有小陆跟着你,不然的话你真出了什么事儿,可叫我们怎么办呀?”
苏玉双看着苏母笑道:“我会好好的,你放心,我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我们所有人,也为了我自己,我不是一个无私的人,但我也不是一个自私的人。”
苏玉双说完,看着院子外广阔的田野,此时地
平线上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
天空的最后一丝余晖迎来了属于它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