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246章 明确的回应
但谁也不敢再开口,只等着老爷子回院子,他们这才散开。
“死丫头,也不知道她哪里讨老爷子欢心?”黄母觉着自己这位四房主母的地位被人挑衅,边走边低声咒骂。
倒是孟姨娘品出味道,扯住黄母的手道:“大姊,您且不要生气,我看着双儿不仅得老爷子欢喜,听阿娇回来说,她的厨艺也得到老爷子的赞赏。”
黄母挑起豆眉,仔细听。
“您想想看,她一个脑瓜出问题的,怎么可能独自跟着个哑巴进京城呢?”孟姨娘紧眨眼睛。
黄母了然地跟着眨眼!
“你是说……万一选中的是双儿,我们也能跟着进京城?”黄母差不多要尖叫起来,她可从来没敢那么想。
孟姨娘点点头。
“大姊,明天她回来,我们对她好点。”
黄母撇着嘴,“说不定我们清正还能娶个京城的姑娘呢!”
二人越说越高兴,往四季阁走的步伐也跟着轻快不少。
她们却没在意,一直跟在二人身后的由氏,轻抚着孕肚,眼神难看地盯着她们。
得想办法提前把事情告诉双儿。
双儿没少帮她,前前后后卖了不少络子不说,她还因为帮忙做活而存下了五百多文钱了。
住进住所,双儿不是真痴傻的事情,是不是就要暴露?
天刚蒙蒙亮,卤肉白云楼和白云楼店就都忙碌起来。
苏玉双抻了个懒腰,发现右手被人拉着,手背上清清凉凉
的。
睁眼便看见陆惊寒正在给她换药。
男人的侧颜映在窗口的晨曦里,深刻的五官在晨光里像踱了一层金色,有些耀眼。
他眉眼收敛,唇角微扬,专注又认真。
苏玉双的目光由上而下落在自己的手背上,那里除了还有指甲盖大小的青黑颜色,再看不出什么来。
“相公真好。”苏玉双小声嘀咕,这才发现她现在用的被子居然是陆惊寒的。
再看还在熟睡的小虎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挪到了炕尾,而她则睡在炕头。
所以,她是一整夜都钻在这男人的被子里睡的?
苏玉双红着脸。
“不会吧,就是心里再想,我也不能半夜爬过来呀。”苏玉双实在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做些奇怪的事。
右手背的伤口被处理好。
男人又细心地吹苏玉双手背上伤处,接着把她的手轻轻放回原处。
苏玉双以为陆惊寒并不知道她已经睡醒,马上装睡。
女人轻颤着鸦羽似的睫毛,嘴角正微微上翘着。
陆惊寒抬眼便看见这样俏皮的模样,不由地勾起嘴角,继续给苏玉双把左手背上的药膏换好。
温热的气息从苏玉双的左手背上掠过。
从前都没发现,这男人还挺温柔的。
几日下来,苏玉双也发现陆惊寒也有细心的一面。
女人正准备听着动静再睁开眼睛,可那股温热的气息居然向上,停在了她的额头前,接着在额头上轻吻。
被陆惊寒轻触的那块肌肤,像是被通了电流
,麻热的感觉立即烧起来,沿着她的额头向全身传去。
苏玉双呼吸跟着一滞。
他又亲她了?
苏玉双想起昨天那个吻,浑身不自觉地轻颤了下,可她还是没有勇气睁开眼睛。
吱嘎。
门被推响,苏玉双立即睁开眼睛。
接着又羞恼又兴奋地坐了起来,然而她却正撞在男人的怀里。
“相公亲我了!”苏玉双雀跃着。
陆惊寒推开门却根本没有走出去。
看他的动作,分明是准备给苏玉双盖好被子。
二人四目相对的瞬间,苏玉双红得耳根子都热起来。
怎么就不看看再起身?
苏玉双害羞地直接钻进陆惊寒的怀里,生怕男人看见她的面色,用力地把人家抱紧,还在他的怀里挠挠,蹭蹭。
怀里猫似的女人让陆惊寒微弯唇角。
偏这女人还不停地念叨着:“丢死人了,相公还没走呢。”
陆惊寒双臂拢过来,轻抚苏玉双的肩头。
对方居然对她的拥抱有了明确的回应。
苏玉双更加确定,陆惊寒不再是从前那个总喜欢用眼睛瞪她,总喜欢甩袖扔下她的男人了。
咕噜。
苏玉双的肚子发出声音。
她抬头仰着下巴,冲着陆惊寒比划道:“相公,你饿了没?”
男人半弯着腰被她抱了许久,低头看她的目光里带着柔和微笑。
“姐姐,爹爹,你们干嘛呢?”小虎子不是时机地醒来了。
苏玉双推开男人恢复神色,挪到炕尾抱起小虎子,给他穿衣。
等她收拾妥当,陆惊
寒已经把早饭放在外间的桌子上。
苏玉双接到由嫂送来的消息时,已经准备出发去码头。
她打算先去码头安排一下事务,再去白云楼小饭馆。
谢大人知道她是装傻,一定会有所行动,没想会这么快。
不过,搬去青竹居也不见得是好事。
苏玉双开店的事不到万不得以,一定不能说出去。不管老爷子对牧四爷的死抱着歉疚还是什么其他的感情,有了店铺在手里,就是把银子赚在手里。
苏玉双下定决心,这事得斟酌。
去码头的路上,苏玉双看见有一队骑兵从城外跑进来,速度还挺快。
高一飞见苏玉双掀开车帘,忙到跟前解说。
“东家,这是三江州过来送书信的,前面的那位是官驿,后面的也有给普通百姓送消息的。”
“不过,州府大老爷的生辰就在眼前,这些时日官府又会加人头税,还不知道还要怎么牵连我们这些商户呢。”
高一飞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苏玉双在码头上安排好大船第一天的营业,便直接去了白云楼,没想到在白云楼门口看见几个官兵正在贴告示。
小吃街还没多少顾客,商户们都围上来看。
苏玉双远远地看了眼,便听众人颇有微词地道:“凭什么商贾出身的就得低贱?”
“凭什么一人要交一两银子!”
“就是,每月我们都交人头税,凭什么还要再交!”
几个生意不好做东家,聚在一起发牢骚。
他们的声音不小
,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听见的人也跟着叙说做生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