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试探
夜色还未尽退,就开启了非大朝的日子,百官觐见的局面。
皇帝寝宫之外,已有一大堆大臣候着,已有乱局之象。
牧大人的煽风点火,加上皇帝已多日不面见官员,怎会不忧心。
太后得知消息不得不坐在凤撵赶去:“这是闹腾什么?有人给哀家解释解释吗?众位大臣不各司其职处理要务,来宫中闹事!”
严尚书示意了一眼侍郎赵如海。
赵如海出列:“太后千岁,坊间皆有传闻,皇帝出事,加上皇上已多日没有召见我等,臣下忧心!”
太后再没有心思管这帮人,也知道是非轻重,示意旁边的太监总管,并开口:“去把太医院院正请来”。
太监总管给了身后小太监一个眼色,苏玉双带着鹦鹉不敢多言半句,仿佛就如同一个普通太后身后的婢女。
陆惊寒更是对目前这一局面看在眼中:“此事恐怕不止是牧大人一党所为的事情,朝中人心浮动,党羽众多”。
今日来的官员几乎来了九成,不管是出于何目的,心思都浅不到哪里去。
太医院院正跪下禀告:“陛下如今是受了伤寒,这一个月都需要静养,臣等自当竭尽全力悉心照料”。
太后脸色猛然一变,喝骂众臣:“你们是不是巴不得皇帝出事?想反了不成?”
平日里慈祥温和的太后,突
然之间发怒:“你们口口声声竟称皇帝出事,若我儿真受你们诅咒出事了,谁说这话就带着你全家的脑袋来见”。
小太监带着苏玉双在百官眼里跟着太医入内殿,牧大人若有所思的看了两眼。
对于太后的翻脸,牧大人并不害怕,不过是后宫一无实权的妇人,嘴里还是跟着说:“太后息怒”。
严尚书作为老臣说话还是有份量:“臣等不说都进去,请几位重臣入内,看一下皇帝究竟是何情形,以安天下民心,更是安朝廷上下人心”。
所有大臣全部跪下于殿外:“请太后顾念臣等忧君之心!”
一时之间,成对峙之局面,骑虎难下。
而内殿之中,太医将皇帝上下都仔细检查一遍,随后退下,脸上全然都是忧虑。
很显然今日的局面所有人都知道,太后今日如果不能摆平众位大臣,皇帝昏迷,全天下都知道了,将来就是危机四伏,后宫之中无人幸免。
所有殿内的人,身上全部是冷汗,就怕万一,心脏更是“砰砰砰”。
鹦鹉更是想得到皇帝身边。
“放肆,还不把人给拖下去!”旁边的大太监惊慌失措看着这场面,可不能再出意外了。
“住手!”躺在床上昏迷的人一瞬间睁开了眼。
满殿的人眼里多放出惊喜的光,大太监更是哭着跪下来:“皇上!您终于醒了”。
对于大太监而言,皇帝的生死决定了他的生死,无论怎么样,他是注定要殉
葬的。
“把诸位官员都叫进来!”皇帝隐忍住极大的不适,装作若无其事开口。
候在殿外的众位大臣并不知道殿内之情,太后勃然大怒:“各位大臣先回府邸,陛下龙体不适,朝中之事,有太子和二皇子可共理朝政,等陛下好了再说”。
赵如海自然是不甘心,已经到了这个局面,不进则退:“太后,臣只是关心陛下,安天下心,安朝廷心”。
太后脸色极为难看:“你!……”
殿门咯吱一下开了,小太监恭敬传话:“陛下有旨传各位大人入内!”
群臣面面相窥,太后压抑住眼里的惊喜,让位给众位大臣,自己携带一群宫女太监去了偏殿:“众位大臣自请吧,哀家不插手朝廷内务”。
大臣入内不敢吭声了,今日已经够冒以下犯上了,再闹事就是大逆不道,可诛杀全家了。
在座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皇帝的状态还行,只是因为生病看起来有点虚弱。
鹦鹉冷眼看着跪下的众位要臣:“朕还没死呢,你们就等不及想造反不成?”
“朝中之事,有太子和二皇子暂时共理朝政,赵如海闹事罚俸一年!以示惩戒!退下吧。”皇帝一副懒得再理,闭目养神的样子。
大臣们不敢在虎须上撩毛,在怒火上找事,那是老寿星上吊不想活了,牧大人再不甘心也不敢多言,不得不跟着众臣:“诺!臣遵旨!”
大太监将药端进来,恭恭敬敬的低声询问
:“皇上,您该用药了”。
发现皇帝又昏迷过去:“皇上!皇上!皇上!”。
赶紧叫人去召唤太医:“去请太医,皇帝又昏迷了”。
从偏殿赶来的太医再次细细诊脉:“没有大碍,先细心养着,皇帝一次比一次醒来的时间长,是好征兆”。
太后在偏殿等着太医回复完也走了,年纪大了又惊又气,难免吃不消:“让太子妃随侍皇帝身边,还真是稀奇每次皇帝清醒都要保护她,肯定有什么考量。”
京中反而是一片热闹,谁也没在意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是出事了。
老百姓自然是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该他们管的也管不着。
茶楼内——
陆临嘉摸着茶杯口反复摩擦:“可见他这次病的不轻啊,这个苏玉双我好心好意想把她拉出浑水,结果自己往里面撞。”
侍从低声细语的阐述:“苏玉双是因为您送她的那只鹦鹉,得到了太后的喜爱。”
并递上查来的信息,陆临嘉看了看,挑了眉:“还是机缘巧合入宫,一再的巧合?继续查吧,总会露出破绽的”。
陆临嘉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喝了一口茶:“苏玉双,你可真不听话。”
此刻宫中诡异丛生,人人心中皆有算计,却人人面上不得不安静。
苏玉双躺在被窝里拆开了束胸,只穿着宽松肚兜,松松垮垮披着一件白色绣花外套,一幅绝佳美人图。
如花美人半躺在床头看书,一整天折腾下,一人一鸟
看似在这般温暖的环境下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