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兰和韩芳两个在南院屋子里,一个在打扫着房间,一个在收拾着供桌。
“妈,我爸这个像是不是得放大一些?”韩芳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已经有点模糊了,她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不用。”杨秀兰手头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后说道,“就这样挺好的。这是咱们的家,咱们记得你爸就行。小芳,你饿不饿?”
“不饿。”韩芳摇了摇头,“妈,咱们家今年能不能放鞭炮?”
“能放。”杨秀兰知道其实韩芳是想去四小队和李娟一起玩的,但她也知道这和规矩不合,所以不说。
“你李叔说这段时间李娟抓紧学习,要争取考大学哩,我看你也不怎么出去和同学玩了,是不是也想考大学?”
“嗯,我看他们在燕京照的相,可好看了,我也想等考了大学去看看,妈,到时咱们一起去好吧?”
“不用等大学。”杨秀兰看着乖巧的女儿,有些冲动的说道,“再有一年,明明昊昊该上托班了,到时妈闲了没事了,就带你去燕京,咱们好好逛逛。到时也去看看天安门,看看大学!”
“好哩!”韩芳是真心的高兴,“到时我们好好的转一转。”
“到时咱们就要住在这里了。”杨秀兰说,“你愿意不愿意?”
“……愿意。”韩芳想了想,最终说道。
杨秀兰知道韩芳其实是不愿意的。毕竟没了爸爸之后,韩芳长期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因为李龙帮助了她们娘俩,然后又给安排了上学,最后又搬进了大院子里住,韩芳才有了安全感。
这要不了一年又要搬走了,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家。
杨秀兰知道韩芳懂道理,正因为如此,才不知道怎么说了。
“好了,打扫的够干净的了,来,咱们准备晚上吃的。年夜饭,咱们还要好好吃一顿的。吃完咱们也出去放炮!”
“好啊好啊!”听到要放炮,韩芳开心得很。有了鞭炮,才叫过年嘛。
大年初一,到李家来拜年的很多。哪怕李龙和顾晓霞住在前院,也免不了被李娟李强两个早早叫起来吃饺子。
先给了红包,李龙他们一家准备好去吃了饺子,然后看着明明昊昊收了红包,回到南院想着还能休息一下,结果很快就有一拨一拨的人上门拜年。
根本清闲不了!
按理说今天应该他去跑着给村里那些年纪大的人拜年。不过一来他结婚了,娃娃还小,二来过来给他拜年的都是差不多大的青壮,所以他也出不去了。
好在家里有昨天梁月梅给准备的凉菜,卤肉、拌豆芽之类的,还有皮辣红这种夏天常见,冬天根本见不着的东西,所以过来拜年的,无论会不会喝酒,先来一杯再说。
倒是省了他不少事情。
李龙在应付来拜年的人的时候,山里玉山江的冬窝子前也是一片热闹的场景。
来这里的至少有二三十人,部落里大部分老人都过来了,男女都有,一个个穿着厚厚的皮袍,外面则是体面的衣服。
哪怕他们还过着转场类似游牧的生活,但老人还是有比较能拿得出手的走亲戚的衣服的。
青壮们都在干活。宰羊的宰羊,烧灶的烧灶。外面太冷挖不了烤肉槽子,但玉山江早有准备。秋天的时候李龙给他拉来了一个用铁皮角铁焊的烤肉槽,这玩意儿刚好派上用场。
这个李龙弄了好几个,家里有,这边是玉山江和哈里木一家一个。哈里木的也让玉山江拉过来了,不然烤的不够,毕竟人太多。
哈里木悄悄问玉山江:
“你提前和那些人说过没有?”
“说了。他们还是有些犹豫,担心说不过老人们。”
“担心是正常的。只要到时咱们提议,把事情说清楚的时候,这些人能站在我们这一边就行了。”哈里木心里有底,“修好路了才有好日子,我才不相信他们愿意回到以前那种老日子里去。”
玉山江笑笑,的确如此。哪怕是老人,现在生活都在慢慢改变,一点点接受着新生事物。虽然修路这事情改变有点大,但也不是不能说服他们。
远处许多孩子在雪地里窜着玩着,时不时传来欢笑声,显然都很高兴。
虽然大人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事情,但孩子们却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么多。在各自的冬窝子里都憋出闲屁了。现在好不容易凑一起,一个个兴奋的跟猴子一样,心情的玩闹着。
玉山江宰了两只羊,骨头用两口大锅煮上,剔下来的肉串着烤起来。
那边的馕坑边上,玉山江的妻子和哈里木的妻子两个一起打着馕。几个老人在水边收拾着羊下水,这些下水也有自己的做法。
中午大太阳升到空中,冬窝子前的人们已经有了暖意,四堆篝火由明火转成红炭火,各种食物也已经都熟了,女人和小伙子们把一盘盘肉摆在几个长条的矮桌上。没有那么多的凳子,昨天玉山江带着青壮们拉来不少的风倒木,锯断后削干净就当成了长条凳。
玉山江招呼着大家过来坐好开吃,然后边吃边说道:
“我给大家通知的时候说了,今天要商量一件大事,就是关于修路的。
李龙你们都知道,我们的朵森,一直在帮着我们。他前几天过来找我们说,要给我们修路,要把冬窝子和山下的路打通。这样冬窝子拉草拉煤拉羊毛都方便了。
还有,他打算把冬窝子的路修通后,还打算把从冬窝子往夏草场的路也修了。因为他看着每年我们转场的时候,要用马拉着大量的物资上山,非常的麻烦。他想着开路之后,拖拉机能上了山,这样我们转场的时间就能大大缩短,回来也是一样的。”
玉山江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老汉开了口:
“我不同意!我们延续了几百年的游牧传统,那时候就是用马来拉东西转场的,这几百年都过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变?
那条路一修,以后草场还是我们的吗?外面的那些汉人现在已经经常出现在冬窝子这里的山上了。
他们在我们的草场上乱挖东西,草场被他们破坏了许多,草都不好好长了。
如果通往夏草场的路也修好了,那些汉人肯定也会跑到里山去的。那时候我们的夏草场不知道会被他们给破坏掉?”
他这么一说,立刻就有几位老人开了口附和着。
有从传统方面说的,说现在的年轻人,光知道外面的新东西,不学部落的传统,时间长了,还是部落里的人吗?
有从外面的人影响到游牧生活说的,说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跑到他们的草场挖贝母、挖党参、打猎,是真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还有的说他们哈萨克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用马驮东西是传统,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用了几百年了,为什么非要改呢?
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当家久了威严还是在的。他们的话一说出来,其他人虽然脸色不好看,但也一时也不敢反驳。
直到有个老人说得兴起,他开始说李龙可能也没安好心,让部落里的年轻人用着外来的新产品,让小伙子们一个个没办法安下心来放牧,这就是在破坏部落里的传统,最好以后别和李龙打交道了……
这话一说出来,哈里木就不愿意了,他立刻站了起来大声反驳着:
“要是没有李龙,我们部落里砖茶、咸盐都不够,几年前的雪灾时候,根本就不可能熬过去,那时会死大片的牛羊!
要是没有李龙,我们现在打草还得用钐镰,一天到晚打草可能还打不到十捆!冬天草不够,那牛羊就只能掉膘,等到开春还不知道要死掉多少!
要是没有李龙,我们现在能吃上干净的水吗?那水管子通到冬窝子门口了,别克大爷,你说这个话,脸不红吗?
要是没有李龙,我们手里的枪就成了棍子,有狼来了,我们只能拿着棍子去和狼斗。
要是没有李龙,我们能住上现在翻新过的冬窝子吗?没有李龙,我们知道收音机是干什么的吗?你们还能记得那些传统?你们讲的那些东西,有多少是从收音机里听出来的?……”
哈里木是最先和李龙认识并获得好处的,所以和李龙的关系也是最好。况且现在家里就他当家,他的母亲也听他的。
老人们说别的也倒罢了,现在说李龙的不是,他就不答应!
有哈里木当先挑头说,其他青壮也纷纷说起话来:
“就是!以前打草多累!现在有了收割机,我们只需要等草干了捆起来,往车上扔就是了。轻松多了!”
“家里洗衣服,饮羊,吃水再也不用跑远了。”
“看塔利哈尔家里,冬天要烧煤再也不用拿马一趟趟拉了,有拖拉机,一趟能拉那么多,多好!如果路能修到冬窝子门口,我们也要买拖拉机,我们也要方便一些!”
青壮们虽然有些人不当家,但他们是家里干活的主力,所以在他们开始替李龙说话,或者倾向于修路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也开始争论起来。
老人坚持传统,年轻人却希望生活更加方便。
甚至于到后来哈里木问出了一个诛心的问题,让那些老人们不再用收音机,不再用李龙提供的子弹,不再用冬天打到的皮子、捡到的东西来从李龙这里换东西,不要用李龙修的水管子,把修好的冬窝子弄旧,不用拖拉机开收割机打草,行不行?
这话一说出来,没有一个老人再开口。
虽然他们反对修路,反对破坏传统,真让他们不再听收音机,不再用到冬窝子门口的水管,不用拖拉机打草而是用钐镰打草,他们愿意吗?
肯定是不愿意的。
已经过上了方便的生活,让他们再退回到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哈里木的一段话就让这些老人沉默了。
玉山江及时的解说着修路带来的好处。至少最远的那几个冬窝子,无论是拉草还是拉煤,到时玉山江他们的拖拉机都能开上去。如果他们来年在夏草场上多打到皮子,捡到好东西,在李龙这里换到了钱,也是可以买拖拉机的。
“两张雪豹皮,或者三张熊皮就能换一台拖拉机了。”塔利哈尔抢着说道,“要是能捡到金子,那也能换不少钱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牛羊其实并不怎么值钱,一群羊未必能换来一台拖拉机,但其他的可以……”
“那要是路修通了,那些汉人跑进山里打猎捡东西,我们收获的东西不就少了吗?”有人开了口。
“这大山不光是我们的。”玉山江觉得有必要要给族人们说一下,他认真的说道,“大山是公家的。如果硬要说属于谁,那管理是属于林业队,我们的草场属于牧业队,山里的东西是大家都能捡的,不光是我们的。不能因为我们住在这里,就说大山是我们的——”
玉山江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如果放在很久以前,那大山是部落贵族巴依老爷的,后来解放了,那大山就是公家的了,有公家的单位管着,可就不能说是自己的了。
虽然有些人还会觉得自己的草场就是自己的,但草场只占大山的一小部份。牧民们可以管理草场,但大山里其他的地方,是不归他们管的。
打草、放牛羊、拉煤等重活是青壮们干的。而且老人们终究还是放不下已经过了几年的好生活,最终修路的事情就通过了。
玉山江召集大家让大家同意修路,并不只是为了让老人们答应修路。
“那么,既然大家同意了,咱们就说一说修路的事情。”玉山江示意大家边吃边听着,“修路的事情是李龙提出来的,但他是为了我们。
我们哈萨克人没有让人白白为我们服务的传统。所以修路,我们也得出人出力。
李龙说了,修路的时间是开春过后。到时先修通往各冬窝子的路。那时候各家都要出人,这段路相对要短一些,刚好可以试一试,积累一些经验。
我们也不能让他的推土机白给我们干活,所以各家有家底的都拿出来一些。
正好李龙那里的收购站,他基本上啥东西都收,以前你们知道鹿角、各种皮子、贝母、蘑菇,山里捡的金疙瘩、宝石,还有以前一些破房子山洞里的那些古老的东西,再就是玉石。
各家都要出一些心意,不能让人家白白辛苦。当然,实在没有,宰一只羊到时表达一下心意也可以。毕竟路修好了,春天拉羊毛、秋天打草拉草会更方便,冬天拉煤也会更容易。
先前也有人说了,后面再去夏草场的时候,大家也在放羊的时候多看看其他东西。你们也看到了,我们三家有拖拉机的,干活多方便。所以想要买拖拉机,那就得多找一些值钱的东西。
以前找到这些东西不知道到哪里去换,也不知道应该换多少钱。现在有李龙这个朵森在,他不会骗我们,所以我想很快其他人家里也能开上拖拉机的,只要你们努力。”
既然都已经同意修路了,那这一条肯定是没问题的。有人已经开始憧憬自己也开拖拉机然后拉着东西去夏牧场的事情了。
玉山江看大家没意见,这事就算商量完了,他让自己的羊冈子取出酒来给大家倒上。
有老人家埋怨玉山江不早把酒拿出来,玉山江笑着说:“要是早拿出来,你们喝了酒,到时说的话就不承认了,而且还会胡搅蛮缠的。”
“哈哈哈哈。”老人也不以为忤,笑着接过酒杯,端起一饮而尽,抹了一下嘴巴,把酒杯子还回去。
这时候喝酒还是用一个杯子,一个个传递着往下喝。一人一杯,很公平。
有年轻人也想喝的,那就加入进来,小孩们却都一个个在啃着骨头,有聪明的还专门挑后腿带髀石的腿骨,早早就把髀石啃出来装起来。
吃着喝着到一定程度,就有人开始唱跳起来。有人拿出冬不拉弹了起来——不过大冬天,哪怕有四堆火在四周烧着,天还是很冷,端到盘子里的肉油很快就凉了浸住了,不得不回锅重新加热。
所以这次聚会大家虽然很期待,也很高兴,但却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早早结束了。
玉山江给那些青壮一一安顿着,让他们把家里喝了酒的老人一路照顾好,别摔马了。
青壮还有女人们帮着玉山江他们把这一大摊子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就离开了。
桌子、充当板凳的木头还在外面摆着,篝火只剩下灰烬,锅抬进了屋子里,玉山江也不想动了。
虽然挺累,但总算是把事情安排明白,接下来就是等开春李龙过来,商量动工了。
想想自己作为族长,能带着部落把日子一步步过好,玉山江也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