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很一般。”豆沙的口感太细腻了,要有一点颗粒的感觉,才适合。
好的,于穗岁不打算让康熙试下去了,她说:“皇上,我们今日吃烤肉吧。”罢了,罢了,她也没有厨艺的天赋,她还是以后专心将自已的钓鱼事业发扬光大。
准备将畅春园的鱼都好好的喂肥。
日子过得很平常,就是太过于平常了,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但是真的没有什么事发生,到了康熙四十三年,年羹尧都外放了,于穗岁还是过着平淡的日子。
当然这对于穗岁来说,是平淡的日子,对于德嫔他们来说,就是煎熬的日子。
四福晋对这样毫无波澜,风平浪静的日子,非常的喜欢。
四阿哥这几年,潜心向佛,身边的美人也都遣散了,真的做起了自已的‘居士’来。
五公主因为之前的事,生下来一个一个身体比较弱的孩子来,但是也不要紧,只是比起其他的孩子来说,稍微有点弱,好好养着,长大了就跟正常人一样了。
太后盼望的五阿哥给她生的曾孙,是一个没有看见。
反而是五阿哥在于穗岁看来,他现在是走起了‘追妻火葬场’的路来。
听说了不少的五阿哥跟五福晋之间的事。
只不过,五福晋没有回头。
她跟佟贵妃说:要是自已回头了,那之前所受得苦不都是白受了,所以她宁愿这样两个人厌恶的过一生,也不要回头去跟五阿哥两个人演什么当年还小不懂事错过,她现在这样很好。
以后她若是老了,真的没有了依靠,她自已也认。
于穗岁当时听了之后,还想着要是五福晋能离开最好,不过也是想想。她没有说出来,她可以这样想,但是五福晋不一定是这样想的。
不过这两年,于穗岁多了一个笔友,就是四公主,她总是在给康熙写信的时候,给她夹带一封。
问的都是一个问题:最近连字如何。她写了什么字,能否寄一副最近的字过去给她,她想看看自已是否有进步。
于穗岁不烦,还觉得挺有趣的。
康熙近几年践行他的独宠路线,去哪里都带着于穗岁。
比如说这一回的南巡。
于穗岁对南巡也不感兴趣,她去过太多的次了,现在已经不感冒了。
不过到了济南,就啪啪打脸,她想要去看看大明湖,再去看看有没有夏雨荷。
娇娇跟着于穗岁,俩人神神秘秘的,跟做贼一样,到了大明湖,四处打量,一眼望去,不是侍卫就是树。
夏雨荷是没有了。
不过有白清欢。
太子殿下的艳遇。
于穗岁听到康熙说的时候,捂着嘴偷笑,“皇上,太子殿下这颜值又往上升了。”起因是太子殿下微服私访,路过了一个地方,见正在‘抛绣球招亲’,太子殿下只是想要看一个热闹的,不过热闹没有看到。
拿红色的绣球,径直的往他怀中去。
就这样,太子殿下凭着一张脸,赢得了人家的欢心。
不过太子是不会娶她的,但是白姑娘觉得绣球都给了他,他肯定是要娶自已的,当即叫了自已的护卫将太子殿下给拦住。
她家是这里的富户,家底殷实,当然是想找一个长得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的男子,给自已家当上门女婿的。
太子殿下是被梁九功带着人去解救回来的。
差点就被人家强行给……那个了。
这回太子殿下的爱美之心,可算是真的淡了一半。
康熙看于穗岁偷笑,说:“别捂着嘴,想笑就笑。”他自已也觉得好笑,他这么多年了,一回也没有遇上。
倒是太子,这一回,差点成了人家的衙府的夫君。
笑过之后,于穗岁问:“那那个白姑娘要怎么办?”太子既然不能娶人家,但是人家又是子啊众目睽睽之下抛绣球招亲,若是太子不认,那白姑娘不会要自已再扔一回?
康熙说:“叫济南的知府认做了义女,太子自已出一份嫁妆,送白姑娘出嫁。”这个是太子自已说的,不过康熙没有拒绝。
于穗岁一听,这样总比嫁给太子好。
“这倒是个好办法。”白清欢既然抛绣球招亲,就说明她是要成亲的,这样的话身份提高了,又有了太子出的嫁妆,日后夫家的人,看在这个上面,也不敢真的太为难白清欢。
不过这个事,就说说过去了,等到于穗岁趁着雨天再去找一回夏雨荷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传说中的白清欢。
白清欢也不是一个人,她是跟着太子妃的。
太子妃见着于穗岁先请安,她们之前本来能维持相对不错的关系,可惜当时太子问她的时候,她说了实话。
也就只能这样远远的隔着一条线看着。
白清欢是个长得特别高壮的女子,娇娇一看她,就觉得这世上竟然有跟自已一样审美的人,眼睛都亮了许多。
于穗岁想起了康熙的那个坏笑,什么压府的夫君,什么差点,就是太子殿下技不如人,没有这个白姑娘能打。
不过这样一想,又觉得太子更好笑了。
“雅贵妃娘娘万福。”白清欢不是满人,也不在旗,她是个很纯正的汉人。
于穗岁看了一眼她,又发现她没有裹脚,天知道最近她在济南的城里遇到了多少裹了脚的女子。
那有八九岁的小姑娘,脚都已经裹好了。
这样的事,明文禁止也是没用的,这样的社会文化下,女子不裹脚就等于不好嫁人,这样的话,每个人为了自已女儿的前程,也会给女儿裹上的。
不过到了江南地区,这样的人只会更多。
于穗岁想起之前自已做的事,她打算回去见议一下康熙。
这样的畸形审美,早该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起来说话。”于穗岁虚虚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