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雾月 作品
第139章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广播里响起的悠扬激昂的红色歌曲,盘旋在七一五厂区的上空,身穿蓝色工服的车间工人从车间出来,朝着食堂走去。
七一五的上班时间是早八晚五,中午十二点休息,一点半上班。
广播站每天中午12点准时放歌,一听到广播里传出歌声,就是提醒工人们吃饭的时间到了。
财会科,是一个大办公室,除了科长田前进,所有人都在这个大房间里面。孟晚秋的办公桌在窗户附近,桌上整齐地摆着各种文件。
说是办公桌,其实就是四个角一个平面的普通桌子。
七一五成立不久,各方面都很简陋。条件艰苦,倡导大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然,这个时候,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小一辈几乎都是吃过苦的人。这点小问题,大家都不在意,为七一五努力搞建设搞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样简单的是其他人桌子。
孟晚秋的办公桌子则不太一样,桌上面摆放了两个木架子,一个是竖着的,一个是横着的。
桌子下面放置了一个简单的抽屉,桌子周围被一圈芦苇编成的席子挡住。芦苇席子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是黄褐色。跟桌子的颜色十分接近,看起来并不突兀。
之前孟晚秋说想要学怎么编出又软又好看的席子,经过一番研究后,真的弄出了把芦苇泡软且保持韧性的方法。
孟晚秋兴致勃勃编了两天,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拿在手上编。本来她孕期就有点嗜睡,在好几次编着编着就睡着了后,裴行之看不下去了,直接熬了一个夜,帮孟晚秋编完了。
当时孟晚秋震惊极了,她没想到裴行之竟然还会编席子。明明之前他还不会,怎么突然就会了。
对此,裴行之淡定地表示,看孟晚秋编了几次就会了。
孟晚秋:……
而自那次之后,孟晚秋对编席子已经不感兴趣了。没想到的是,裴行之竟然对编席子有了兴趣,除了席子,后面他还自己琢磨出一种新的编织手法,编了门帘,窗帘等等。
安装窗帘的时候,他弄成了拉帘的样子,只要拉绳子就能控制窗帘的挡光程度。
两人上班后,裴行之特意来财会科看看孟晚秋的工作环境怎么样。见到简陋的办公桌后,就给她重新改装了一下。
并没有做多大改动,就是桌子上面多了两个书架,下面多了一个抽屉,边缘围了遮挡的席子,让人看不见孟晚秋下半身的情况。
因为上班时间,孟晚秋需要大量用眼,裴行之特意从白奉尧家里的兰草上移栽了几株兰草,就摆在桌子左上角,抬眼就能看到,又不耽误操作。
而右边就是孟晚秋干活的家伙,一把十五档的算盘。
“唉,孟会计,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啊?”
“马上就去,我等人事科的高大姐,我们一起去吃。”
跟孟晚秋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娘,叫吴桂芬,是财会科的杂勤。吴桂芬是个寡妇,丈夫生病没了,一个人带着一儿一女。原七一五附近农村的村民,后来七一五建厂,因为地域优势就被招了进来。
财会科男人多,女人很少,只有三个。一个就是孟晚秋,一个叫张月,高中毕业比孟晚秋早来一年,干的是出纳的活。还有就是吴桂芬。
吴桂芬拿着扫帚走到孟晚秋桌子前,摸了摸钉在桌子旁边的席子,“唉,孟会计,这个席子是自己做的吗?做的真好,能教教我吗?我也想做几个。”
第55章
教她?
孟晚秋笑道:“这不是我做的, 是在供销社买的。你要是想要的话,可以去供销社看一下。”
这是裴行之编的,她怎么可能让他花心思给别人。而且就算孟晚秋自己会编, 她那么忙, 不可能花时间去教吴桂芬。
想要就自己去供销社买吧,正好胡家小媳妇编的席子就在里边卖。
吴桂芬一听,松开桌缘, 不信地说:“在供销社买的,怎么可能, 孟会计你之前下班不是经常去割芦苇吗?那么久还没学会?”
孟晚秋挑眉,身子往后靠, 手也放在了桌上,脸上的笑容消失,整个人的气质冷冽下来, 变得格外有压迫感。
“不好意思,我就是不会。”
吴桂芬被孟晚秋突然的变脸,弄得有些不自在, 来科室这么久,孟晚秋对谁都是笑眼盈盈的, 态度十分温和。
以至于让吴桂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对方是科室里的顶梁柱, 而她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杂勤。
吴桂芬还想起了她听到的一些传闻。说孟晚秋当初来七一五的时候,是小汽车专门送来的。而且, 还有人说孟晚秋夫妻跟白副厂长关系不简单, 好几次看见几人一起吃饭。
想到这, 吴桂芬心里直打突突,孟晚秋要是去跟科长告状, 结果没有丝毫意外,田科长一定会让她离开。
想到家里的孩子,吴桂芬瞬间回神,讪笑道:“那个,没关系,孟会计你是学问人,都忙着工作,不会正常,正常。”
孟晚秋露出一个笑容,“吴婶你要是真的想要的话,可以帮你问一下,反正我也要去供销社一趟。”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