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知道张晓芸吧?

“这事是真的啊?你说说他是咋想的?工资都不要不说,还打算自掏腰包跑这一趟。”

顾天朗打算先去羊城,走之前在沈家小院落脚。周秀莲是个大方人,村里有人来又是女儿茶厂的工人去出公差自然要好生招待。都是半大的小伙也不怕生,吃得满嘴冒油走得开开心心。

沈照在上班没遇上,等她回来就听到阿妈说起村里的八卦新闻。

杨二武要一起去羊城的事顾天朗打电话和她提过,其实一开始因为卖黄鳝他对这人有些看不上甚至是防备。可后面这人吃了教训好不容易安稳没几天又打起了茶厂的主意,这让顾天朗不得不多留个心眼。

沈照重活一世知道杨二武不是池中物,比起普通人更有拼劲不会轻易满足现状。

“你要觉得人家可信就随他吧,可能人家也就是想出门涨涨见识。”

杨二武虽然功利但顾天朗深思熟虑之后也觉得,这人不会在大事拖自己的后腿。杨家爹爹走得早,家里五个孩子全是当妈的一个人拉扯大。村里为了照顾杨家人,还专门给了一个进厂的名额。杨二武不是一个能安份坐着上班的主,家里弟弟妹妹又还小最后是杨家阿妈进了茶厂食堂。

杨家除了他以外的孩子都被顾承平赶进了学校,杨二武也没有闲着天天踩着自行车东奔西跑。日子和以前比起来那真是天上地下,他再怎么混也不该想要坏了村里的正事,坏了家里的生计才对。

周秀莲也想起当初卖黄鳝的事,不禁唏嘘,“这孩子还真不是一个肯安分的主。”

沈照笑:“人只要遵纪守法不害人要那么安分干什么?肯出门闯荡见见世面多好的事,等哪天有时间我也带你出门转转。”

周秀莲哪会舍得自己的卤菜生意又怕女儿说自己财迷,只说:“你天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哪有时间带我出去玩?”

这话说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精明如沈照都没察觉到阿妈甩锅的小心思。不禁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该做出取舍,这样才好把时间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还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就听到电话响。沾了陈江海的光,沈照家里也拉了电话线。

“阿照姐不好了,我听今天来进货的供应商说闽省那边也出了一款八宝粥。”电话那头的是章怀秋,被陈老太太教了一段时间现在是厂里的销售主管。国内现在的销售模式还处于买家找卖家的时代,很多东西都是供不应求。可沈照知道这种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建立完整的销售体系抢占销售渠道刻不容缓。

听到这个消息沈照并不觉得意外,这世上没有多少独门生意。她也只是仰仗重生才抢占先机,八宝粥这东西又没有什么高端技术被别人复刻出来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也不知道是受了她的影响,前世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八宝粥品牌居然提前出炉了。

面对新鲜出炉的竞争对手她丝毫不慌,甚至安慰起了自己的员工:“证明我们的产品很成功啊,要是卖不掉人家也没胆子跟这阵风啊。不过没关系,你要有时间帮我出门跑一趟西边的永顺县。”

沈照重生前因偷税漏税沉寂多年后又东山再起的某位女明星热度正高,正好这一年女星在离定县不远的永顺拍那部赫赫有名的《芙蓉镇》。她对这位活成真大女主的大明星很有好感,要不是自己没时间肯定要亲自跑这一趟。

章怀秋第一次被外派出差本来心里还有点打鼓,可自从知道竞争对手出现就满心满眼都是该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更多。虽然他看不太懂沈照的用心,听了安排就立马收拾好行李给家里去了一个电话直接去了火车站。

周秀莲在旁边听着明白了一个大概,听说八宝粥有了竞争对手下意识也开始发急。女儿这个食品厂现在有上百号人,这一天天的光供人吃喝都是不小的开销,更不说每到月底给员工开出去的工资。这要是有个万一,那可怎么得了?

想到这个又不禁埋怨自己,当初要不是当初沈高星瞎掺和,女儿原本打算做的应该是卤肉罐头。这东西味道千差万别,一般人还真难做出一样的味道来。

可现在再提这茬说什么都晚了,只能压下心里的不安问起派人去隔壁市的事。

要说知母莫如女,沈照虽然不知道自己亲妈把锅偷偷甩在前继兄头上,但也能猜到只怕她只听了一个大概会东想西想心有不安,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你之前不是看过《火烧圆明园》吗?里面那个演太后的女演员在那边拍电影,我让章怀秋去送点八宝粥。”

“啊?”

沈照没法说这部《芙蓉镇》会有多火爆,3毛钱一张的电影票能创下12亿的观影人数这个纪录。也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这位女星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到时候他们的八宝粥再打出“晓庆同款”,妥妥又是一波低成本高收益的爆款广告。

只可惜她现在工作太忙实在是走不开,不然真想亲自去见证一下这段历史的诞生。

沈照还在忙活自己的事情无暇他顾,没想到有的人先自己跳出来了。

纺织厂这天收到了举报信,说有人公然违反前段时间市里下发了通知国营厂员工不得在外做技术兼职的通知。

现在各种私人开始搞企业,大家没资源没技术只有钱。资源还好可技术人才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培养出来,没办法只能花大价钱去国营厂请。为了防止国营工厂的技术外漏,市里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国营厂员工严禁在外兼职。可这条规定本身只是针对那些技术性人才,像沈照这种在支持部门工作的干事完全不搭边。

可这封投诉信偏偏就是针对沈照的。这事能缓也能管,主要看上面的领导人怎么想。毕竟规定是说国营厂员工不得兼职,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事是针对技术工种,可没说供销科这类人员排除在外啊。

童国庆在公在私都打算把沈照保下,这个年轻人脑子灵活能力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人家的投诉信都放到自己桌面上来了,完全没点表示也不行。于是就和孟长安提了一嘴,让沈照注意些。

孟长安是少数几个知道沈照不仅在茶厂有份子还在外面开了一个食品厂的人。他知道自己手下人生意做得大更知道她的能力强,这么一个得力干将别说把人开除了,就是他自己还时不时地心虚害怕人家看不上这几十块钱的工资干脆辞职出去自己打拼。

听说投诉信的事就在自己老领导面前发了一通邪火,“这人怕不是得了什么红眼病吧?沈照在外面搞的那些能损害咱厂子什么利益。可别忘了,茶厂的单子也是人家作主给咱厂的。”

当初在广交会上沈照和国际大茶商签了长期订单,因为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单子没法全部吃下,可还是尽可能的把好处留在了自己县里。像包装用的竹制品还有无纺布都必须用定县的产出,这些东西看着不值钱可架不住他量多啊?纺织厂为着这笔订单还新开了一条生产线日夜不停,为着这事省里纺织大会上别的厂厂长都对着童国庆阴阳怪气说他有福气用神人。

听到爱将报怨,童国庆倒也没劝。只是这事来得蹊跷,让下面人收敛收敛还是很有必要的。

孟长安听了自家领导的分析,更是心惊肉跳,忙不迭就找到了沈照,张口就是“你知道张晓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