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比赛方式,和宣扬的东西都重新进行了改变。
甚至就连比赛名字他都给改掉。
但是他做的这一切,获得包括省里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支持。
至于程国胜背后投资人,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做过一些据理力争。
想要把比赛的主办权重新拿回自己手上。
为此他们也找过齐鲁的省里,甚至是邀请老师傅们一起给冯正明施压。
只可惜,冯正明早有准备。
没等对方施压,开会的现场,冯正明领着他邀请的赞助商出场。
程国胜背后投资人瞬间就明白他们已经输掉了。
冯正明这边赞助商里,港城和澳城分别来了一位名声在外的大亨。
同时在羊城那边汪老板帮忙牵线搭桥之下。
还有国内好几位企业家出面赞助。
更重要的是,冯正明作为泉城酱园厂的大股东,他自然成为这次比赛的赞助商之一。
这样豪华的赞助商阵容,程国胜背后投资人哪里还有资格争什么
虽然多少是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是默默交出主办权。
冯正明接手主办权,他既是赞助商又是主办方,自然他一个人可以主导整个比赛的流程。
也因此,冯正明当众表态:“我是主办方,也是赞助商代表,所以我自己参加比赛显得不公平,我还是把机会让给更多年轻厨师,我作为评委,各位应该没有意见吧”
他这么表态,大家哪里会有什么意见呢
本来省里和老师傅们也都觉得,冯正明搞了这么大阵势,他继续比赛确实有点胜之不武。
然后冯正明提出他和老师傅们来一场表演赛。
算是给这次国际鲁菜的比赛做个开场。
这事很自然获得省里和赞助商们支持。
至此,冯正明也就彻底完成把自己拉到和老师傅们平级位置上。
程国胜觉得结果非常荒谬和不可思议。
但在其他人看来,这样的一番设计反倒是很合适。
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冯正明早就有资格和老师傅们平起平坐。
毕竟前三届的全国烹饪大赛上。
鲁菜取得的成绩一直不算很好。
在冯正明之前最好成绩,是颜老师傅在第一届上拿下优秀厨师奖。
冯正明用鲁菜最传统的技法,融合了创新的元素,再加上他扎实的基本功,一举拿下了状元的大奖。
很说明他的实力,老师傅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指教他的东西。
可能如果不是确实太年轻,早就被奉为鲁菜大师。
因此,冯正明和老师傅们交手的表演赛。
也就成为了这场国际鲁菜比赛最受关注的地方。
很自然,也因为冯正明和老师傅们要上演表演赛。
当这个比赛,真正成为海外都在关注的大赛。
冯正明回到泉城,专程迎接受邀来观赛的科夫曼夫妇。
科夫曼夫妇到来,也引起不小的哄动。
之前冯正明因为是在港城和科夫曼夫妇接触。
虽然有不少传言,但大家还不能确定他和科夫曼这位国际名厨的关系。
现在科夫曼夫妇专程受邀来到泉城。
而且科夫曼夫人还和罗晴亲热拥抱,还送给罗晴了一套专程带来的葡萄酒。
这么一来,也就坐实了之前的传言。
大家都认识到,冯正明和科夫曼关系确实很好。
甚至连科夫曼夫人和罗晴的关系也很好。
程国胜得知了消息,他在面对自己投资人时,都感到自己有点硬气不起来。
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和冯正明的差距不大。
虽然冯正明是全国状元,但他觉得自己手艺上不会比冯正明差。
可是如今看到冯正明的人际关系。
能轻松化解他背后投资人商量出的计划。
光是这份雄厚实力,程国胜明白自己确实不是对手。
难怪人家能和老师傅们平起平坐,可以自己去当评委。
人家请来的赞助和评委,身份上已经超出程国胜和他背后投资人能力范围。
冯正明在汇泉楼接待了科夫曼夫妇。
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融合中西方的菜品给科夫曼夫妇品尝。
吃到冯正明做的融合菜,让科夫曼感到相当惊喜。
“冯,你,手艺进步。”
听到科夫曼这句很别扭,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
冯正明微笑:“谢谢科夫曼先生夸奖,我还在摸索中,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我们的鲁菜,带出国门,让更多其他国家的人能够喜欢。”
在给科夫曼夫妇的菜品里,冯正明专门做了那道自己师父的拿手菜,温拌腰。
这道菜是同样把猪腰打上刀,但是并非是爆炒,而是用温水将腰慢慢冲熟。
如今在颜家菜馆里,要想吃到这道菜是需要提前预定。
冯正明向科夫曼夫妇推荐了这道菜。
科夫曼夫妇吃的时候感到非常惊奇。
没有想到腰能做出这样一种滋味来。
尤其是在拌腰的时候,冯正明用了一些西式口味。
使得这道菜的滋味更符合西方口味。
当然,冯正明也专门分出一小盘,用了最传统的鲁菜口味拌了。
两种口味上,科夫曼夫人还是更喜欢西式口味。
不过科夫曼倒是觉得中式口味也很特别。
“哇,冯你的手艺真是很棒,这道菜你不告诉我,我真的吃不出是猪腰子,竟然是没有一点点的腥臊味,而且你的刀实在是太漂亮了。”
科夫曼夫人也同意这点:“对啊,这个菜真的很漂亮。”
冯正明笑着介绍:“刀功算是我们中餐厨师的基本功,每个厨师都必须要练好这个。”
科夫曼夫人听了很惊讶:“每个厨师都能切出这样漂亮的”
冯正明微笑:“这是基础,厨师要想上岗,肯定要能做到这一点。”
为了证明给科夫曼夫妇看,冯正明在饭后邀请他们参观汇泉楼后厨。
让后厨里青年厨师分别向科夫曼夫妇展示了一番。
看到几乎每个青年厨师确实都能轻松办到。
科夫曼夫人是非常惊讶。
科夫曼微笑为每一位厨师鼓掌。“冯,你这里厨师都很棒。”
冯正明:“是啊,他们都是我们鲁菜厨师里年轻一代,将来他们中可能会有超越我的厨师。”
科夫曼微笑:“超越你是必然,我们应该希望他们超越我们。”
陪同科夫曼夫妇参观过汇泉楼,冯正明亲自开车送他们回酒店。
酒店这边早有安排,让科夫曼夫妇顺利入住。
接下来几天,不少人都来拜访科夫曼夫妇。
对大多数人的拜访,科夫曼夫妇都会见,但都会拒绝赴宴的邀请。
程国胜背后投资人也拜访了科夫曼夫人。
他背后投资人里,还有一位和科夫曼认识的。
科夫曼听了他们的一番介绍。
他很淡然地表示:“我还是更相信冯,他的厨艺,和他对美食的执着,让我觉得他值得信任。
至于你们说他窃取了你们举办比赛的成果,我倒是觉得如果不是他,你们比赛应该不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
我应该也不会来观摩,更不会受邀来当这次比赛的海外评委。”
科夫曼的话已经说的很直白。
让程国胜背后投资人也无可奈何。
科夫曼最后说:“承认冯的优秀并不丢人,你们应该更多跟冯合作,而不是抵触和他交流合作,或者是想要打倒他。”
科夫曼的这话,是说给投资人中跟他认识的那位。
只不过,科夫曼也看出来,自己的话没有获得这些人的认同。
科夫曼很清楚,这些人就是想要击溃冯正明那样一位受到本国民众喜欢的大厨。
然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鲁菜,甚至是定义中餐。
科夫曼对他们的手段很熟悉。
他在不出名前,也被他们用相同的方式打压过。
只是科夫曼的办法是,在他们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标准。
让自己成为标准中的标杆,所有人都更加认同他的标准。
最终科夫曼以对自己的严苛要求,无可挑剔的手艺,让这些人无法左右他的餐厅。
现在他们想用相同的方式,只是这次他们的标准要想获得认同。
他们确实遇到了比较大的阻碍。
最大阻碍就是冯正明。
冯正明在他们来之前,已经动用了各种手段,把自己的名气抬到了极高。
他还在齐鲁全省和沪城分别作出推荐指南。
借助他状元名气,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同了他推荐指南的标准。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全国烹饪状元。
又有着获得全国大多数人认同的手艺在。
而且他的推荐指南上,那些被推荐的餐馆,也多是以大众口味偏好为推荐标准。
这就很自然让冯正明做出推荐指南很容易获得所有人认同。
人家是有名望,也抢占了大众认同。
这段时间,程国胜背后投资人也已经看明白了。
他们和程国胜一样,都高估了国内的发展进程。
因为之前他们看到的是沪城,是东南沿海的深城和羊城,是过去的港城和澳城。
这一切都让他们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
认为泉城也可以搞和沪城一样的高端酒楼。
结果证明,大多数国内的普通人,依然是不会愿意为高溢价的菜买单。
反倒是冯正明更加亲民的一番设计,才是大众更加喜欢的。
便宜、适口,再加上对大众的尊重。
这些就最能收获大多数人支持。
不得不说,程国胜背后这些投资人,他们确实会对市场进行细致调查。
通过调查他们也能够很快发现自己决策上的失误。
而且这些投资人,他们也已经发现了。
如果他们在冯正明之前,先把海外的那套标准引入国内。
现在话语权他们应该是可以轻松拿捏住。
可惜,他们就是晚了那么一小步。
眼下他们找到科夫曼,是希望科夫曼可以帮他们一起,对冯正明进行一些压制,扭转对他们不利的这种局面。
但很明显科夫曼不愿意跟他们合作。
应该说,科夫曼不想跟他们一样,去插手别人地区的美食标准定义。
科夫曼虽然不懂中式文化,但他还是信奉一条道理。
每个地区的人,都有各自餐饮习惯。
这是大家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东西。
不应该去强迫别人改变。
如果想要进入别人的市场,那么就应该去进行一些主动的迎合改良,而不是一味用一些其他手段,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习惯和标准。
听完了科夫曼说的这番话,这些海外餐饮集团投资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说服科夫曼。
最终这些人也只能是告别离开。
他们走了之后,科夫曼夫人才走出来。
“你已经受到冯很多的影响。”
科夫曼点头:“对,他确实对我的影响很大,你知道的,过去我也是坚持认为,我的手艺是最棒,应该可以让所有人喜欢。
但是和冯接触后,我发现过去我可能错了,我去迎合了那些制定了标准的人。
我没有像是冯一样,更多关注大众的口味,去迎合不同地区人的口味。
这是我的一些失误。”
科夫曼夫人微笑:“但其实大家很喜欢你的食物不是吗你也用你的方式,加入了各地区独有的特色。”
科夫曼笑了:“过去我是无意识的,但是和冯接触后,我在有意识做改变,你应该能感受到。”
夫人:“对,我知道,你在做着一些改变。”
科夫曼又问:“还记得我们来这里之前,我们抵达沪城,在那里我们去吃冯的那家,获得很多到沪城人们喜欢的餐馆吗”
夫人:“哦,对那家餐馆让我太喜欢了,我喜欢那种风格。”
科夫曼微笑:“我也很喜欢,有西方的元素,但更多是很中式的样子,他们竟然还有蛋挞,味道很棒,不是吗”
夫人:“是的,一家融合了东西方美感的餐馆,让人难忘。”
科夫曼:“所以我选择支持冯,我希望他来主导自己家乡菜的标准。”
夫人同样露出微笑:“这难道不是应该没有人会比家乡的厨师更了解自己家乡菜的标准。”
冯正明在各方的支持下,很顺利把比赛推进下去。
他为了平衡省内各地,学习之前全国大赛,在省内三地设置了三个比赛场地。
分别放在烟城、岛城和博山。
三个地区分别决出20名优胜厨师,一起到泉城和受邀的40位鲁菜大师傅进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