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第9章 冤枉被自证
葛香儿连忙放下手中的丝线,迎了上去,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钱夫人,您一定是误会了,我们红袖坊的用料都是上乘的,绝不会以次充好。”
“误会?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钱夫人冷笑一声,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件绣品:“你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你们店里绣的!线都掉色了,布料也粗糙不堪,还好意思说是上乘的?”
葛香儿接过绣品仔细查看,眉头微微皱起。
这件绣品确实做工粗糙,线也掉色严重,但绝不是红袖坊出品的。
她正想解释,钱夫人却不给她机会。“少废话!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我就砸了你的店!”钱夫人蛮横地说道,周围的指指点点让她更加恼火。
葛香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耐心地解释道:“钱夫人,这件绣品真的不是我们店里做的,我们……”
“不是你们做的?你当我傻吗?”钱夫人打断了她的话:“我可是在别的绣坊亲耳听到有人说,这件绣品就是从你们店里买出去的!”
周围的议论声更大了,顾客们看向葛香儿的目光也充满了怀疑。
葛香儿感觉百口莫辩,一股委屈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钱夫人,您息怒,老朽可以作证,这绣品绝对不是红袖坊的!”
说话的是红袖坊的老顾客孙大爷,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葛香儿身边,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朽的夫人在红袖坊买了很多次绣品,从未见过如此劣质的货色。红袖坊的绣品,针脚细密,用料考究,是苏州城一等一的好货!”孙大爷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在宣读什么不容置疑的真理。
钱夫人轻蔑地瞥了孙大爷一眼,鼻子发出一声冷哼:“一个老头子懂什么?你该不会是收了他们的好处,故意帮他们说话吧?”
她像一只高傲的孔雀,习惯性地俯视众人。
葛香儿感激地看了孙大爷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有人愿意站出来为她说话,这份情谊比千金还重。
她对着钱夫人,语气坚定:“钱夫人,清者自清,我们红袖坊行的端做得正,不怕您查。”
躲在人群中的吴绣娘见状,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她扭着腰肢走到钱夫人身边,添油加醋道:“钱夫人,我这里还有更多证据,证明红袖坊以次充好,还骗人!她们……”
吴绣娘故意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她们用的是最劣质的丝线和布料,却以高价卖出,赚取暴利!不然满苏州城这么多绣坊,怎么就她们家生意最好?”
她一边说,一边得意地瞟了葛香儿一眼,眼神里满是挑衅。
葛香儿愤怒地瞪着吴绣娘,这女人分明就是故意来捣乱的!上次饶了她一回,竟然不知悔改,还来诋毁她!
她攥紧了拳头,强忍着心中的怒火。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原本相信葛香儿的人也开始动摇。
钱夫人更是被吴绣娘的话煽动得怒火中烧,指着葛香儿厉声道:“好你个黑心商户,竟然敢如此欺骗我们!今天我非要把你押送去衙门报官,让你赔偿我的损失。”
葛香儿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常备的锦盒。
“这是什么?”钱夫人眉头紧锁,眼神狐疑地盯着锦盒。
葛香儿嘴角微微上扬,缓缓打开锦盒。
锦盒里静静躺着几片色彩艳丽的丝绸和几张纸。
葛香儿拿起其中一片,对着阳光展示给众人看:“钱夫人,这是我们红袖坊常用的几种丝线和布料,您看看这光泽,这质感,这可是上等的苏绣专用料子。”
她又拿起几张纸,展开来:“这些是我们的进货单据,上面清楚地记载了每批货物的来源、数量和价格,您可以仔细查看。我们不怕你查,就怕你不查,平白听信小人冤枉了我们。”吴绣娘脸色煞白,身子微微颤抖,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老鼠,眼神躲闪着不敢看葛香儿。
她原本以为抓住了红袖坊的小辫子,可以好好出一口气,没想到却被葛香儿啪啪打脸。
钱夫人接过单据和布料仔细查看,脸色也逐渐变得尴尬起来。
看这进货单据和进货来源,确实是对的上的,不是那些质量差的供货商号。
周围的顾客们也开始议论纷纷,原本怀疑的目光逐渐变成了赞赏。
孙大爷更是捋着胡须,笑呵呵地说道:“我就说嘛,红袖坊的老板娘是个实诚人,怎么会做出那种欺骗顾客的事情呢!”
钱夫人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将单据和布料还给葛香儿,语气也缓和了许多:“葛老板,是我误会你了,还请你见谅。这次是我疏忽了。”
葛香儿微微一笑,大度地说道:“钱夫人言重了,误会解开就好。”
绣坊里的气氛重新热闹起来,顾客们纷纷挑选着心仪的绣品。
葛香儿看着重新忙碌起来的绣娘们,心里松了一口气。
然而,葛香儿回到后院,翻看着账本上微薄的利润,眉头紧锁。
其他绣坊的低价竞争还在持续,红袖坊的生意虽然恢复了,但利润却越来越低。用简单的设计虽然也能让她们卖出去绣品,可到底失去了她们最大的竞争力。
这价钱是不能再往下压低了。
绣坊里依旧忙碌,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愁容,生怕哪天绣坊倒闭,她们也只能跟着喝西北风。
这天封越朗照例过来看望香儿,这会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葛香儿紧皱的眉头,陷入了沉思。
封越朗温声劝慰:“香儿,别太担心了,总会有办法的。”
葛香儿烦躁地在绣坊里来回踱步,绣鞋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红袖坊里弥漫着低沉的气压,绣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针线活,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愁容。
往日热闹的绣坊,如今门可罗雀,冷清得仿佛能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
封越朗默默地坐在葛香儿身旁,时不时投去担忧的目光。
“不行,我得去看看那些绣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葛香儿猛地停下脚步,封越朗担忧地拉住她的衣袖:“香儿,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葛香儿拍了拍他的手,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接下来的几天,葛香儿乔装打扮,化名“云娘”,分别去了几家低价竞争的绣坊应聘。
当她亲眼看到那些绣坊使用劣质丝线、偷工减料的绣法时,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窜了上来。
回到红袖坊,葛香儿激动地对封越朗说道:“我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了!”
她把这几日看到的内幕一股脑地告诉了封越朗,并且想出了个办法解决红袖坊眼下的困境。
绣坊里静悄悄的,只有葛香儿激动的声音在回荡,连绣娘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屏息凝神地听着。
封越朗听完后,眉头紧锁:“香儿,这样做风险很大,万一出了事……”
葛香儿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放心,我有办法。”她凑到封越朗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封越朗听完后,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地问道:“这样真的行吗?”
葛香儿神秘一笑:“能不能行试试不就知道了!再说不还有你在么?”
她走到绣坊中央,拍了拍手:“姐妹们,都过来一下,我有事要宣布!”
葛香儿召集绣娘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她决定举办一场“绣艺大比拼”,邀请苏州城有名望的夫人小姐们前来品鉴,让大家亲眼见证红袖坊的绣品质量,以及其他绣坊的偷工减料的成品。
这样不仅能曝光其它绣坊,还能让夫人小姐们相信红袖坊确实是最好的绣坊。
绣娘们听完葛香儿的计划,一个个都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葛香儿雷厉风行地安排好了一切。
她亲自设计了邀请函,以品鉴苏州顶级绣艺为噱头,邀请了城中众多权贵家的夫人和小姐,从前的郑夫人,李夫人都在受邀之列。
同时,她还暗中派人去其他几家绣坊放出风声,说红袖坊要举办一场绣艺比赛,邀请他们前来参加。
吴绣娘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以为葛香儿没了生意,黔驴技穷,自寻死路,一个个都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葛香儿的笑话。
比赛当天,红袖坊内宾客云集。
葛香儿一身华服,自信地站在绣坊中央,向众人介绍红袖坊的绣品和制作工艺。
她巧妙地将其他绣坊的偷工减料的作品融入到介绍中,让在场的人们都对其他绣坊的绣品产生了怀疑。
随后,葛香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其他绣坊的绣品,和红袖坊的绣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大家请看,这些绣品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葛香儿指着几件绣品,侃侃而谈:“红袖坊的绣品,采用的是上等的丝线,绣工精细,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绣娘们的心血。而其他绣坊的绣品,则使用了劣质的丝线,绣工粗糙,甚至还有一些偷工减料的地方。”
众人仔细对比,果然发现了其中的差异。
那些原本对其他绣坊绣品赞不绝口的人们,此刻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吴绣娘等人脸色惨白,她们怎么也没想到,葛香儿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揭露她们的阴谋。
“这,她是怎么做的?原来她怀揣的是这个目的!”
吴绣娘结结巴巴地说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葛香儿微微一笑:“我相信有眼光的人都知道谁家的绣品是苏州城的翘楚。”
看到其他绣坊的阴谋被揭穿,在场的人们都对红袖坊的绣品刮目相看。
红袖坊的口碑愈发好起来了。虽然说红袖坊的绣品价格更高,但人家的用料确实好啊,技术也更精湛。
葛香儿看着诸位夫人小姐对红袖坊的绣品赞不绝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封越朗走到葛香儿身边,轻声道:“香儿,你真厉害,你想的法子成功了。”
葛香儿转头看向封越朗,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这还多亏了你。”
要不是托封越朗的关系,这些苏州城的权贵夫人小姐还不一定赏脸呢?毕竟她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商户,但封越朗开口就不一样了。
封越朗的目光如同春日暖阳,温柔地笼罩着葛香儿。
他的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爱慕与欣喜:“香儿,为了你,我多付出些也心甘情愿。”
葛香儿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像熟透的苹果,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从前的矮冬瓜封越朗,现在越来越像一个成熟的大人了。怎么还用这个眼光看着她,真是难为情。毕竟葛香儿只是把他看作弟弟啊。
算了算了,别想这么多,赚钱要紧。香儿拍了拍发烫的脸颊,避开封越朗的灼灼的目光。
绣品评赏会之后,红袖坊的生意,那叫一个火爆!
之前的门可罗雀,现在变成了人挤人,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毕竟苏州城的人都知道,虽然红袖坊价格高一些,但是东西好啊,绣品也好看。给女儿当嫁妆,给新生儿当肚兜,给老人家的护额,送出去都有面子。
绣娘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下不用担心红袖坊倒闭,她们又要吃不饱饭过喝西北风的日子了。
那些之前使绊子,搞价格战的绣坊,现在都蔫了,一个个关门大吉,比吃了黄连还苦。
可是,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暗流涌动。
葛香儿和封越朗站在热闹的绣坊中央,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绣坊外,街道上人来人往,看似平静,却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远处,几双眼睛闪烁着嫉妒的光芒,紧紧盯着红袖坊的招牌。
没过几天,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红袖坊门口,拉住一个正要进店的客人,神秘兮兮地说道:“姑娘,我劝你一句,这红袖坊的绣品不要买,里面有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