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后锡金的命运如何,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东非只是给个机会,如果连这个机会他们都把握不住,那最后亡国也不值得同情。
现在,锡金依旧是英国的保护国,也就是殖民地,万一他们、或者说纳姆加尔把东非告发,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所以,这次察尔森到锡金来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东非在南亚的这处布局烟消云散。
而此时,纳姆加尔内心里正在天人交战,作为锡金国主,他已经相信察尔森是东非的特使。
但让他们锡金配合东非,在英国人眼皮子底下搞事情,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
别说配合东非,哪怕是知情不报这一条,如果让英国人知晓,那未来还能有锡金的好日子!
纳姆加尔国王咬着牙问:“察尔森大使,这件事的风险可是很大的,如果让他们知道……”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察尔森说:“之前我也提到了,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你们做太多,仅仅是配合我们东非的行动就好。”
“我们东非也不是蛮干,也知道绕开英国人的眼线,就像我们大使馆,在锡金的伪装是一家名为贝查尼的澳大利亚茶叶公司,而且都有英国的身份证明。”
“目前,我们的存在,也只有你知道,只希望纳姆加尔国王陛下,能够配合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就比如在土地征收,工人招募,材料获取等方面,给予我们一些便利。”
这些都是为了在锡金建设机场做的准备,想在锡金建造一座机场,并不是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选址问题,锡金是一个山地国家,包括其首都甘托克,都建设在山坡上,所以锡金的平地很少,适合建造机场的平地就更少了。
不仅要考虑地形问题,还要考虑气候因素,锡金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距离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很近,多暴雨和云雾雾,这显然对于发展航空不利。
所以,在锡金想建造一座机场,不仅要地形平坦,同时还要兼顾气候上的考虑,从而提高飞机起降和飞行的安全性。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锡金本身就是个小国寡民的国家,交通也不发达,这也不利于大型工程的建设。
不过,利用当地的资源建设机场,也并非不可能实现,因为锡金当地不少寺庙就是建设在人烟稀少,地势复杂的区域。
不过,察尔森并没有把东非的这个打算告诉锡金王室。
他对纳姆加尔和外界的说辞是“开辟茶园”,毕竟贝查尼茶叶公司这层伪装的主业就是在锡金种植茶叶。
相较于锡金,实际上甘托克的英国官员才是东非这个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
对于这一点,东非也不担心,毕竟锡金的英国官员不多,只要掏点钱,收买他们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锡金这个地方,对于英国官员何尝不是“流放之地”,旁边就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富得流油的印度,他们却只能在锡金作威作福,哪怕使出全力也捞不到多少油水来。
别说印度,哪怕隔壁的尼泊尔,不丹显然也比锡金这个地方有前途的多。
现在居然有“澳大利亚企业”跑到锡金来投资,这对于锡金的英国官员们来说,也是上下其手的好机会。
当然,东非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至少接下东非在锡金的行动,他们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有人不识趣,东非国家安全局不介意让他们尝一尝东非情报部门的特殊手法。
这也是察尔森大使上任锡金的底气所在,背靠东非这个强大帝国,即便真让英国政府发觉,英国人也不敢拿他怎么样,顶多把察尔森驱逐。
察尔森说道::“现阶段,东非在锡金没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打算,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把你当做牺牲的棋子。”
“对于帝国而言,锡金只能起到遏制未来印度发展的一点作用,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压制印度发展的方式有太多选择,相较于锡金,不丹,尼泊尔,缅甸等等国家,显然更有价值,而且能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这次政府派我来锡金,也算你们锡金的一场机遇,如果你们能把握住,对于锡金未来的命运绝对是好事。”
“毕竟,东非已经是印度洋事实上的霸主,英国终有一天要从南亚地区撤走,早上船和晚上船的区别,我相信纳姆加尔国王,你也有自己的判断。”
纳姆加尔自然也知道现在东非开出的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可这张现在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也让他有些心动。
正如察尔森所言,东非已经是印度洋区域的霸主,而未来这一地位和趋势也会越发稳固,因为,英国确实在不断的衰退之中。
从一战到现在,这几年时间里,东非不断在印度洋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是中东地区,英国可谓节节败退。
虽然英国的殖民地损失并不大,可原本许多中立国家,已经动摇,比如奥斯曼帝国,波斯,阿曼,也门等等,这些国家过去只有英国一个选项,而现在他们越来越多的向东非靠拢。
而这也进一步加剧英国印度洋殖民地内部的反抗趋势,就像一头狮子,到了年老力衰的时候,稍微状态有些不佳,就有可能受到挑战和试探。
现在南亚地区,作为英国在印度洋的核心利益,受到的波及比较小,但是印度的那些王公贵族还有地方武装,他们也不是没有外部渠道,对于英国衰落这件事完全一无所知。
甚至已经有一些印度人,和苏联取得了联系,这都说明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并非铁板一块。
印度本土势力有这种见识不足为奇,毕竟英国本身对于印度的限制就不严格,有许多印度商人随着英国在海外的扩张游走,他们的见识也不少。
就比如阿富汗战争,南非战争,一战这些战争中,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早就在印度部分上层社会里破灭了。
他们只要知道,英国在面对其他国家也会遭遇失败,那就不可能继续老老实实的服从英国人的安排。
即便他们现在不敢直接反抗英国,也完全有胆量和其他国家眉来眼去,尤其是苏联和东非这两个距离印度不远的世界大国。
而锡金这个国家,因为地方偏僻,和外部世界接触少的原因,反应和动作就慢了许多,现在察尔森亲自到锡金,把外部的一些局势变化告诉纳姆加尔,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纳姆加尔终于还是狠下心来,对察尔森说道:“既然察尔森大使,能够如此坦诚的把这些事情告知,那我们锡金愿意和东非进行这场豪赌。”
“锡金贫弱,但是我们还是有些能力,来帮助贵国实现一些战略的。”
察尔森满意的说:“我相信纳姆加尔国王陛下,未来有一天,会为今天的抉择感到满意,以后,如果碰到什么问题,可以派信得过的人,到贝查尼公司,和我们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愿意给予锡金一些帮助。”
……
东非在锡金的小动作,实际上也是目前东非对外新一轮势力扩张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事实上,自1925年以来,东非外交人员,情报机关,企业和军队在全世界的活动都变得越发频繁起来。
从南美的热带雨林,到北非的沙漠,再到南洋的岛屿,东非正在串联一张巨大的势力范围网络,通过培植和扶持亲东非势力,将东非的影响力辐射到世界上更多的区域和国家。
虽然,这些区域里,很多国家依旧是别国的殖民地,缺乏独立性。
但是,东非对地方势力的扶持,勾结也让东非在当地不至于完全没有话语权,这进一步保障了东非海外市场的稳定性。
就拿也门这个英国殖民地来说,假设英国不让东非商品进入这片区域,那东非完全可以扶持也门东部山区的反抗势力,把桌子给掀了,不让东非强吃这口饭,那大家就都别吃。
到时候,也门局势乱成一锅粥,英国人肯定比东非更着急,万一镇压不下去,那有极大概率,直接导致也门从英国殖民体系中脱离出去。
不仅仅是也门,诸如南非,印度,波斯,阿曼,埃及,尼日利亚,西澳大利亚等等英国殖民地国家和地区,都有东非培养的代理人。
他们的实力参差不齐,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即便不能推翻英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也能给英国人造成麻烦。
而这仅仅是针对英国殖民地,其他国家,比如法国,美国,荷兰等等显然也有这种待遇。
这就可以看出,如今东非在全世界寻找和扶持“代理人”的目的所在,这本质上还是东非新殖民主义政策的一环。
除了新殖民主义以外,传统殖民模式,东非也没有放弃,东非海外殖民地扩张也重新活跃,只不过都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避免冲突扩大化。
这也和现在东非殖民地的特点有关,那就是东非的许多海外殖民地,实际以岛屿为主,这本身限制了他们对外的延伸。
传统殖民模式和新殖民主义,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和扩大东非海外市场,从而保证东非工商业的发展。
而这次东非打的是一套组合拳,不仅仅是军事援助上,在经济领域,外交领域,政治领域,文化宣传领域等等都有诸多手段实施。
而面对东非这种非正面性的“进攻”,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太好的反制手段,比工业,东非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现阶段世界工厂,比经济,东非是和美国一样强大的新型国家,比军事,东非海陆兼备,并且都很强大,其他诸如领土面积,人口,资源就更不用说了。
东非已经成为了“六边形战士”,除了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以外,这个世界上几乎很难找到克制东非的办法。
可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也不是万能的,从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东非本身,前世历史证明了,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更容易在欠发达地区和殖民地成功,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有断尾求生的办法,来限制苏联的发挥,只不过代价比较大,但这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是可以实现的。
把苏联的那一套拿过来,抄一抄,就变成了罗斯福和凯恩斯的那一套,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用。
然后是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他们显然不敢让东非变成苏联那样的国家,否则这是相当可怕的,毕竟如果东非变成了苏联体制,那谁还能遏制住工党在全球的扩张?
一个苏联就已经够麻烦了,如果东非和美国这种规模的国家,变成工党政权,那资本主义世界可以直接升白旗投降了。
最后是苏联,别看苏联自称工党政权,但苏联实际上有一大帮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这些人只是被压制住,但不代表他们在苏联没有影响力。
毕竟,就算苏联再如何宣传和教育,也改变不了俄罗斯人的本性,它从沙俄尸体上新生,就必然要继承沙俄的一些特征和本性。
就比如一部分苏联工党,他们天然的认为苏联应该成为全世界工党的领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
也就是把本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同小国和弱国的关系上表现出大国民族优越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不尊重以至侵犯别国的主权和独立。,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沙俄。
但是,在1927年的匈牙利事件还有远东帝国事件里,苏联都表现出了和沙俄几乎一模一样的外交策略延续。
用远东帝国的一句俗语就是“狗改不了吃……”
而这也就意味着,苏联部分人可能未必想世界上出现比苏联更强大的工党政权国家,因为一但这种国家出现,这个国家就必然会威胁到苏联在工党世界里的地位。
就拿美国举例,假设美国成为工党国家,那到时候,世界其他各国工党是听美国的,还是听苏联的?显然美国比苏联更具有吸引力。
而这一点对于东非同样适用,所以对于苏联的民族主义分子还有大国沙文主义主义者来说,最好不要出现比苏联更强大的工党政权国家。
所以,苏联内部本身就是分裂的,有他们国内的投机分子,还有蛀虫拖后腿,苏联本国的世界性理想主义者的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