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漾并未理会他,而是对着百座坟墓磕了三个响头:“黑壮、小慧,我来赴约了,我曾承诺,十年内必将修为提升到元婴期,如今我做到了,接下来该给小虎哥报仇了。”
小慧说过,要亲眼看到真凶死在面前,他便将这名修士带来了。
“小虎哥?”
修士想到什么眼瞳猛地放大,一种无形的恐惧感笼罩在心底:“你……你该不会是当年那个……筑基巅峰期少年?”
当年的事,修士记忆犹新,他从未见过修炼速度如此恐怖之人,因此在听到小虎哥这熟悉的字眼时,便立即想到了当年的事。
司漾回过了头,将一把长剑抵在他的脖颈:“今日,我要你血债血偿,为小虎哥以及这一整个村庄偿命。”
“小虎哥的事是个意外!杀小虎哥的人不是我呀,那名修士不是已经死了吗?我就是在边上旁观的啊!”
修士汗流浃背,顷刻间额上已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诚惶诚恐:“至于村里的百来条人命也不是我害的啊,害死村民的另有其人,你可不能将什么黑锅都往我头上扣。”
司漾轻挑眉头,眸色冰冷,这双眼似万丈深渊,让人心生恐惧,不敢对视。
他露出好奇的表情,从嘴里缓缓吐出了一个字:“哦?”
修士为了自保顾不得太多,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拼命地将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当年你突破修为时,周围的灵力发生了奇异的转变,我便将此事告诉其他人。
我可不知道你体内流淌着司懿的血脉,也从未打过灵气之力的主意,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村庄被人屠了!”
司漾沉默不语,眼神看待死物般毫无波澜,他的手稍稍一使劲,锋利的长剑,便将修士的脖颈划了一道细微的口子。
“啊!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只要你愿意放过我,我一定能助你抓住屠村之人!”修士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因恐惧流下了两颗泪珠。
司漾面不改色,玩味地看向他:“看来你知道屠村之人是谁。”
“我知道!只要你放过我,我定当知无不言!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我与当年的事虽有间接关系,但并非真正的幕后真凶!”修士胆怯地吞咽着口水。
他放下了手中的剑,掌心一挥解除了修士身上的禁制,随后丢下了笔墨:“将当年与这件事有关的人名都给我写下,写完后你便能离开。”
修士颤抖着手,在纸上写下人名,因手颤抖得太厉害,笔还掉了两次。
“我……写好了!”
修士将纸递上,脚底抹油般,撒腿就跑,同时还不忘从储物袋中掏出符篆。
他迅速将灵力注入符篆,想借助符篆上的传送阵离开。
然而,符篆只是亮了两下,传送阵并未启动。
修士忍不住在心中痛骂,撒腿逃跑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看到司漾站在原地无动于衷时,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后一刻,有股强大的灵力袭来,他的身体动弹不得,一把长剑从后背直入胸口。
司漾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上百座坟墓,轻动唇瓣,从嘴里缓缓吐出一句话:“我答应让你走,可没说让你活着离开。”
他垂头看了眼纸上的名字,屠村之人共有五人,皆是天音宗之人,一位宗主四名长老。
一个月后。
天音宗宗主与四名长老,一夜之间被人杀害,几具尸首皆是无头尸,身体遍体鳞伤,只能通过这几具尸首穿着的衣物以及随身物品辨别身份。
天音宗宗主的修为是元婴中期,另外四名长老有两人是元婴初期,有两人是金丹巅峰期。
天音宗虽不在六大宗门之列,但也不是太小的宗门,能在一夜之间同时伤害宗主和四名长老的,又岂是等闲之辈。
一时间各大宗门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一首童谣流传在大街小巷:九年前,天音宗宗主及四名长老屠害张家村百条性命,今我为张家村复仇。
童谣不仅流传在大街小巷,也流传在修仙界,家喻户晓。
修士们皆在揣测九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天音门要对张家村动手?来复仇的又是什么人?能有这等本事,以一己之力杀害宗主以及四名长老,修为起码在元婴期以上。
各大宗门皆派人前往天音宗调查此事,也去了张家村一窥究竟,最后,天音宗内有知情者道出实情。
九年前,有弟子发现一名少年并无修为,却在顷刻间从毫无灵力修炼到筑基巅峰,此子极有可能拥有灵气之力。
这个消息传出的那一刻,整个修仙界都轰动了。
“灵气之力,居然还有人拥有灵气之力!”
“我若记得没错,上一个拥有灵气之力的修士是司懿,此人被修士围剿,宁可将一身精血化为白骨,熔于天地间,也不愿将灵气之力落入他人之手,如今竟又出了一个拥有灵气之力的修士!”
“若是能将此人抓住,我们便能得到灵气之力,何愁不能得道成仙?”
没有修士不想得道成仙,哪怕是六大宗门也都心动了,暗暗调查拥有灵气之力修士的消息。
一间客栈内。
得知这些消息,司理理有些无奈:“这孩子一下山便将修仙界搅和成这样,动静还可真大。”
不过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积压了九年的情绪,既然是要爆发,动静又怎么可能小。
“主人,我们要不要去找小公子?”
暗影站在司理理身后,轻声开口:“现在各大宗门都将小公子视为眼中钉、囊中之物,都想得到他体内的灵气之力,我们要不要去帮他?”
司理理轻轻摇了摇头:“派两个合适的修士暗中守护即可,现在还不是露面的时候,他既选择了复仇,那就该亲身去体验一下何为修仙界何为人心。
我不能一辈子都陪在他身边,他得自己长大,你将我们的人都聚起来,传消息给旧部,就说我们回来了。”
司懿在世时,行侠仗义,因此有不少人甘愿追随他,他不愿牵连旧部,便将这些人遣散,旧部念着恩情,一直想着复仇,便在暗中蓄力,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