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逐渐消散,十字街上的灯火一盏一盏亮起,点亮了昏暗的街道。.l+a^n¨l_a?n-w-x¢..c~o?m¨
徐颂坐在若品阁二楼靠窗的雅座上, 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街上往来的行人。
玄同在门口徘徊了好一阵子,又来问道:
“主子,咱们还不回去吗?姜夫人都递信来说今天来不了了。”
徐颂摆摆手,拿起茶盏。
“不回,家里烦。”
玄同忍不住噗嗤一笑。
最近府里的事情太多了,三公子不停歇地闹腾,侯爷脑袋都大了。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竟是不想回去了。
刚才还吩咐不让家里来的人打搅他,真是小孩子心性。
说话间,徐颂看到楼下走过一辆熟悉的马车,赶忙招呼玄同下去将车拦住。
不消片刻,梁丛举便推门进来了。
他牛饮半杯茶水,腿翘到了长凳上。
“你作甚将我拉上来和你品这没味道的茶水?”
徐颂斜了他一眼,“陪陪我不行吗?心累。”
梁丛举来了兴致,“你心累什么?独自一人在这里自斟自饮,是又来感怀你那个压寨夫人?”
眼看着徐颂脸色变了,玄同赶忙插话解释,说他们是来见徐颂的未来侄媳,姜府二小姐的,又抱怨了一下对方的爽约。*0~d^i*a′n′k-a?n¨s¢h_u′.?c\o!m·
“哦?”
梁丛举摸了摸下颌,“这么说起来,我下午见到了姜夫人和姜二小姐,她的确是半路发病回去了。”
“你见过?”
徐颂疑惑道。
梁丛举皱眉,“也没看太清楚,只是透过帘子扫了一眼罢了。”
风吹帘动的时候,梁丛举曾无意一瞥。
虽然觉得那身形似是在哪里见过,可京中贵女嘛,都那个样子,他并没有在意。
徐颂闻言垂下眼帘,重新转着手里的茶杯。
他心情一不好就喜欢做这个动作。
梁丛举看到了挑了下眉,“怎么,你对这个姜二小姐有意见?”
徐颂抿了抿唇,还是和梁丛举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你是说,你担心这个姜二小姐并不像姜氏夫妇说的那样人品端庄,所以犹豫要给徐砚青退亲?”
徐颂轻轻点头。
梁丛举并不当回事,“不至于吧?不过是一个弱女子,砚青不喜欢,娶回来在后宅放着就好了,反正他们姜家能给砚青安排职位,这算是一桩好买卖啊!”
徐颂顿时不悦抬眉。$,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婚姻大事,岂能当做买卖来交易?!
我之前答应姜府换亲,一是看清那姜大小姐己经嫌弃砚青,不肯嫁过来了。
二是觉得她们是姐妹,长相性情相似,或许砚青会转而喜欢上姜二小姐,走出痛苦也不一定。
这安排职位不过是锦上添花。
我堂堂建安侯府子弟岂能全依赖姻亲买卖往上爬?岂不堕了我侯府名声?!
况且,妻子娶回来是要相敬相亲,好好过日子的,怎能说丢在后院不管了?那岂是有担当的男子所为?!
梁丛举随口一句,没想到徐颂反应这么大,赶忙解释。
“好好好,是我说错了,你说得对!
不过......这婚事毕竟是砚青的,你最好还是问问他的意见,若他还是执迷不悟,不愿意娶二小姐,那退了也无妨。”
徐颂点头,心里拿定了主意。
若徐砚青执意不愿意娶姜二小姐,那便罢了。
等他离开若品阁,回到徐府,己经是子时了。
没想到侯府一派灯火通明,众人根本没有休息。
徐颂当下严肃起来,快步来到正堂,迎面就被华氏扑了上来。
“五弟!你去哪儿了呀!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他赶忙扶正华氏的身子,“三嫂,你别哭,出什么事了?”
正堂里,其他人全都沉着脸叹气,华氏撕心裂肺哭着:
“找你找不到!找你找不到!砚青留下一封信就去和那姜大小姐私奔去了!
他腿不好,出了事可怎么办啊!你快去找他啊!”
“你说什么?”
徐颂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
建安侯府一夜未眠。
首到第二日卯时,徐砚
青才被找了回来。
他和姜姝约定的是在城北出城处的一处茶摊相见。
姜姝没来,徐砚青硬生生从前一日的申时等到第二日寅时,首到昏倒在地,被徐颂手下的骁骑卫找到,才送回了建安侯府。
此刻他被华氏裹着厚厚的棉被抱在怀里,依旧昏迷不醒,而华氏挨着他的脑袋,嘤嘤哭泣着。
侯府老夫人也一夜没睡,来了若甫园,手杖重重顿在地上,厉声道:
“这姜府简首欺人太甚!”
徐颂沉默地坐在一旁,低头看着手指上的墨玉扳指沉思。
“自己要换成二女儿成亲,可却管不好大女儿,将我们砚青害成这个样子!!”
老夫人一向疼爱徐砚青,此刻说着说着,竟然带了哭腔,痛苦气愤极了。
其余两房的夫人和少夫人赶忙上去将老夫人搀扶起来。
“母亲,您别太伤心了,小心气坏自己身子。”
“是啊,万事有五弟做主呢,是吧五弟?”
二嫂嫂乔氏望向徐颂,一副全等着徐颂拿主意的样子。
徐颂沉默片刻,缓缓抬起眼帘,望向老夫人。
“母亲放心,我必不会让姜家如此得意。”
......
出了若甫园,徐颂沉默的步伐更加坚定。
玄同亦步亦趋跟在后面,问道:
“主子,三公子这样执着,可该怎么办啊?”
徐颂扯了下唇角。
“既然砚青如此执着,那当然是要让他如意了。”
“姜府不是不愿意大小姐嫁给一个瘸子吗?我偏要让她嫁!!”
玄同心里咯噔一下,侯爷为了三公子,这是要用强权压人了。
“那......姜二小姐怎么办?”
“呵,让她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
婚期前三日,巳月二十三。
春光明媚,骄阳微燥。
徐颂刚离开建安侯府,然而,姜府的反应却更快。
辰正,建安侯府的大门便被吏部的小官敲开了。